笔趣阁 > 后宫锦桦 > 第41章太子

第41章太子


北威边界上接连几次不大不小的战事,虽然送回来的是捷报,但是朝堂上已经是人人警惕了。

        左相莫宇慎难得和右相荣杬永看法相同。

        北漠如今是在试探晋安的实力,有出兵侵略的意图了。

        莫相担忧的说“如今大战一触即发,北漠素来强悍,兵强马壮。咱们这些年来储备粮草,铸造兵器,只怕大战突来,有兵无将啊”!

        荣相也说“镇北大将军郑先楚,坐镇北威倒是可以稳定军心。只是,年纪大了,一旦上阵,只怕难以预料胜负。”

        郑锦康态度坚决“只有大战,才能有勇将辈出的机会!”

        皇帝大声赞叹“说的好!如今咱们晋安这些年也没有闲着!厉兵秣马,储粮铸器!郑大将军如今也是数十万的兵马,难不成还真没有几个浴血奋战杀出来的年轻将士?”

        莫相沉声说“道理虽然如此,只是,北漠的骑兵很是骁勇,马背上的民族,不可小觑”!

        荣相叹口气,沉声说“北漠王当年也曾经踏马晋安,而咱们当年整整二十万晋安壮年兵丁,都随荣昌老伯爷埋骨边疆,才换来这几十年的太平日子!二十万!二十万啊!”他禁不住落下泪。

        朝堂上一片黯然。

        皇帝也红了眼睛。

        良贤提笔的手哆嗦着,滴下墨滴。

        郑锦康抬头决然说“为国捐躯,乃将士之荣耀!臣愿亲赴疆场,与将士同守国土!”他面容坚毅,毫无犹豫!

        几位武将出身的老臣也一并出列,齐声说“臣愿同镇北大将军郑先楚一同迎战!”

        良贤也放下笔,站起来,刚要说话。

        皇帝沉声说“朕今年四十有五,若大战成定局,自必当御驾亲征。”

        莫相,荣相脸色大变,带领诸臣跪下劝阻。

        皇帝面色凝重说“此一战,必是死战!就是北漠不来犯我,朕也有心灭北漠而得长太平”!

        他仔细看着这些臣子,也很是感慨。故作淡定的说“朝中大事,由莫相,荣相共决。粮草乃是大事,由各地军需总都督调送,由军叔冀总管粮草。”他犹豫了一下,苦笑着说“至于,谁来监国,自然是太子最为合适,只是,太子年幼,朕心不安”。

        荣相,莫相两人相视一眼,一同开口“请皇上明示。”

        皇帝眼睛里是淡淡的笑意,声音里有他自己都没有觉察的信心“太子,瑶华宫淑贵妃所生皇四子良恒。”

        他笑着重复说“太子良恒,年十三。”

        晋安德宗二十五年,四十五岁的德宗皇帝终立太子,为瑶华宫淑贵妃所生皇第四子,十三岁的良恒。

        瑶华宫里,良恒,良和,良逸,良辉,良安,良睿,都巴巴看着锦桦。

        锦桦淡淡笑着说“就算你们四哥是太子,你们也得先明白,他是你们的兄长,兄友弟恭,是第一。有时候,他有什么事情做的不妥,你们可以说。”

        良睿高兴的说“父皇也是做了太子以后才做的皇帝,是不是四哥以后就是皇帝了?”

        锦桦摇摇头说“咱们晋安,也曾经有过太子因德行有亏被废的事情。做了太子,你们四哥就得收敛性情,遇事要学会冷静。你们二哥就做的很好,通旧史才能明时事。”

        良和大声说“我以后要和三哥一起,守卫咱们晋安的边疆,不让那些北漠人踏进咱们北威一步!四哥以后就能安心做太子了!”

        良恒一下子搂住良和,眼圈红红的。

        锦桦真没想到他小小年纪能说出这样的话,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

        “说的好!”

        只见良和的生母,宝春堂刘贵人和良安的生母,宝嘉堂莫嫔,一面夸赞一面进来。

        莫嫔笑着说“整日里他们哥儿几个形影不离的,嫔妾都忘记了自己还是良安的生母呢”!她揽着自己的儿子,满面笑容。

        刘贵人看着良和,这个自小就不在自己跟前的儿子,品性这样良直,也让她心有所动。她伸出手,犹豫着,还是去摸了摸儿子的头。

        锦桦请她们入座,刘贵人笑着说“莫姐姐请嫔妾说了好一会子的话,就一起过来给贵妃娘娘请安,没想到孩子们都在这儿呢”。

        锦桦笑了笑说“男孩子们就喜欢什么弓箭骑马的,整日里凑在一起,也闹得我头痛”。

        莫嫔笑着打量着良安,说“若不仔细瞧瞧,真不知道这是你竟是个小笨蛋。听听刚才你五哥说的话,真真是个有见识的好孩子!平日里瞧你,也是个伶俐的,怎么今儿就哑巴了?”

        良逸忍不住说“老八年纪还小呢”!

        锦桦笑着把自己的几个儿子都揽在身边,略有感慨的说“母妃看你们都是小孩子呢,怎么就这几年的光景,你们一个一个的都长大了呢”!

        良恒一本正经的说“母妃是真糊涂了!我们若是都不长大,谁替父皇分忧啊?您看三哥,都走了七年多了,听赵公公说,大大小小的,都受伤几十次了。有几次还差点要了命”!

        刘贵人听了,也有点黯然的说“虽说荣妃娘娘病的糊涂,但是,好歹两个儿子都知道争气”。

        站在锦桦身边的良和,定定的看着自己的母亲,坚定的说“母妃,儿臣也会争气的!日后,就听太子四哥的话,像三哥一样,给母妃争气”!

        刘贵人自生下这个孩子,就没有亲近过他。这孩子在太后处养了几年,却和良恒亲密无间,随着良恒又住进瑶华宫。如今,眼看着这个十三岁的儿子,站在那里,俨然一个英气风发的少年!说出的话,像滚烫的热水,直烫得她的心一阵阵热腾腾。这个孩子,还知道自己,知道自己是他母亲!

        她感激的看着锦桦,笑着笑着落了泪。

        莫嫔知道她的心事,见她这样,心有不忍。随口问了锦桦“娘娘可去了长乐宫,甘泉宫”?

        刘贵人也连忙擦拭泪水,儿子这样懂事,可见已得锦桦几分教导。不自觉间,她也自然而然站在锦桦这边。

        锦桦淡淡的说“带着孩子们一早就去了长乐宫,太后虽有恙未见,还是在宫门磕了头才回来。”她复又笑着说“倒是皇后娘娘,一早就送了消息,说是要我提前知道了,一时不会太震惊,晚间再去甘泉宫谢恩。”

        莫嫔低声说“也幸亏今天皇上直接顺势立了太子,否则,想想都后怕。十皇子如今也都有五六岁了吧,到底身上流着冯家血脉”。

        刘贵人站起来拉过儿子,仔细看着,摩挲着儿子的脸,声音颤抖着说“如今也长大这些了,这样高大,这样懂事。”良和红着脸,想躲开,到底还是忍住了。刘贵人低声说“可要寸步不离你四哥,无论怎样,都要舍命护住他”。

        锦桦忙阻拦他的话,却听良和认真的说“这个儿臣知道,二哥也是这样说的。”

        莫嫔倒是笑了说“瞧瞧人家荣妃娘娘,人虽然糊涂,儿子却明白着呢!”

        刘贵人低声说“这就是荣妃的福气呢”!

        她抬头看着锦桦,不无担忧的说“太后那里,娘娘该如何呢”?

        锦桦淡淡一笑,看着自己跟前的儿子们,平静的说“本宫自当谢太后恩典,每日清晨,带着儿子们去长乐宫磕头。太后一日不见本宫,本宫就一日不停的去磕头。”

        刘贵人,莫嫔相视一笑。

        刘贵人笑着说“太后娘娘身体素来康泰,念在娘娘和几个孙子这样孝敬,只怕没两日就无恙了”。

        莫嫔也笑着说“太后若是一直不妥,嫔妾们也都去磕头”。

        大家会心一笑。

        莫嫔低声说,几位皇子呆在这里只怕太拘谨了,只管书房里说兄弟们之间的话罢。又叫过来跟过来的紫茵,叫跟着去看顾,一时送茶递水的有个人服侍。

        良恒带着一众弟弟早已经安耐不住,得了这个话,笑着行礼簇拥着离开。

        莫嫔收起笑容,迟疑着问“皇上,真的会亲征吗”?

        刘贵人也急切的看着锦桦。

        锦桦平静的说“皇上一直以来都没有放弃这个念头,如今来看,势在必行”。

        刘贵人担忧的说“皇上一旦亲征,后宫之中就没有人能抗衡太后了!”

        锦桦浅浅一笑说“未必。咱们只要缩减各宫各处的开支,省下的银子都是有用处的,打仗,打的就是银子和人”!

        刘贵人低声说“嫔妾银子虽然没有多少,但是整个宝春堂上下,也做了一百多双鞋子了。”

        锦桦笑着看着她,赞叹着“你就是有一颗玲珑心。做的极好,行军打仗,粮草先行,行就要穿鞋子”。

        莫嫔也笑着说“到底刘姐姐心细,我回去就和宝嘉堂上下也做点什么,保管边疆用的上就是”。

        锦桦笑着说“宝庆堂的苗嫔最擅吃食,你们可以想想做什么干果干粮的,将士们能带着轻便,吃着方便就好”。

        莫嫔高兴说“这话很是,针线上不行,但是给苗姐姐打下手还是可以的呢”!

        只听门外有人说“不如立个章程,看看缺什么,要什么,各宫各处的有主意的都出个力岂不是更好”!

        锦桦笑着站起来说“难为丽姐姐来一趟,恐怕提笔立章程的事就劳烦姐姐了”。

        莫嫔,刘贵人慌忙站起来,只见柳贵嫔,苗嫔,陈嫔,敏嫔,邢贵人拥簇着丽贵妃而来。一时间,瑶华宫里,群芳汇聚,笑语盈盈。

        柳贵嫔也笑着说“嫔妾素来懒惰,别的只怕没有,但是上等的好酒倒是存下来不少。算起来也有几十坛子,听说北威大风大雪的,有了好酒也好暖身”!

        陈嫔挽着苗嫔笑着说“我们几个把酒都送你那里就行,旁的也做不了,就跟着苗姐姐做些肉干什么的就好”!

        邢贵人也笑着说“刚听刘姐姐做了那些鞋子,我们宝悦堂就跟着刘姐姐做鞋好了。”

        丽贵妃故作玄虚的说“东西是不少了,千里迢迢的,怎么送去呢”?

        锦桦笑着说“剩下的事自然都是丽姐姐的了,卫家门生遍晋安,我们哪里比得上呢”?

        丽贵妃眉飞色舞的说“偏你有算计!我也是这个主意呢,我娘家侄媳妇是个堪大用的人,这事交给她再合适不过了”。

        大家一起拍手叫好。

        只听一个娇滴滴的声音喊了一声“母妃”!一个女孩子跑过来,扑进锦桦的怀里。

        锦桦又惊又喜,抱着她,赶紧站起来。

        后边的邓姑姑笑着说“皇后娘娘听说瑶华宫淑贵妃娘娘这边人多热闹还齐全,赶紧让奴婢带着公主过来,也请丽贵妃娘娘算我们甘泉宫一份呢”!

        锦桦搂着女儿,只听邓姑姑接着说“这些年公主也得了不少好东西,娘娘那边只嫌没地方存放。这会子只忙着把稀罕贵重的留下,日后给公主做嫁妆。旁的东西,都准备送出宫去折算银子。”

        锦桦赶忙说“皇后娘娘最有心了”。

        丽贵妃笑着说“她是拿着咱们宝贝公主的东西做好事呢!倒是难为她,估计这些年也存下不少值钱的东西”!

        邓姑姑笑着说“难得丽贵妃娘娘能说句好话,皇后娘娘说了,赶紧的给卫家写信吧,别到时候耽误了大事”。

        丽贵妃郑重的行了一声。

        邓姑姑也不多停,留下长平就离开了。

        一下子大家都围着长平,都是一脸笑容,个个都慈爱无比,你一句她一嘴的,长平只是咯咯咯的笑着,偶尔的回句话。

        一听长平来了,良恒带着一群孩子们又跑过来。

        瑶华宫里装满了笑声和喧闹声。

  https://www.biqugebar.net/95587_95587494/1144299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