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后宫锦桦 > 第24章谁家红叶飘零去

第24章谁家红叶飘零去


德宗十八年,连绵小雨的清明,一下子让人徒增伤感。

        每到清明,偏这样的雨天,难免不叫人思念故去的亲人。

        德宗皇帝这个时候,不会留宿后宫,每日必去太庙上香祭祀。不是重要国事,官员都居家沐休,上坟祭祖或是自家家庙里拜祭先人。

        唯独后宫,不得香烛焚纸,不得行私祭之仪。

        烛影摇红下,是李妃生机渐失的脸。

        静妃忍不住小声啜泣,玉珠,玉秀看着哭肿了眼睛的秋荷,秋菊,也难免凄凉。

        主位娘娘贴身服侍的姑姑,看起来风光无限,那也是主位娘娘在的时候。但凡一宫主位的娘娘殁去,最风光无限的管事姑姑也只能是殉葬这条路。

        李妃气息微弱“姐姐不要伤心,早早晚晚不过都是这条路罢了”。

        静妃恨恨的说“那也不该是你,最恨就是她,禁足几个月就出来了,难道就为她有两个儿子”?

        李妃看着她,那双秀丽的含情目满是不舍“也是姐姐待我最好,若不是姐姐,只怕当年我也一并去了。”

        静妃低声自责“如果不是我想着,她进宫了,你们姐妹也算是能在一起了,就断断不会出了那样的事”!

        秋荷哭着说“我们娘娘早说了,都是命。”

        静妃流着泪说“咱们也是自小相识,又先后入宫。谁又和她争什么恩宠富贵呢!她有了三个儿子,谁不都是为着自保,一碗一碗喝着避胎的汤药!如今,就是得了那点机缘,只怕也生不出孩子来了”。

        李妃低声说“快擦擦泪吧,小心哭坏了眼睛。姐姐不必伤心,我也一去,一家子也算团圆了。”

        她又看着秋菊说“你去外面瞧瞧,只怕是快来了”。

        静妃不禁气急说“她惦记的只有太庙里的皇帝,宫外的儿子,哪里顾得……”

        秋荷忙说“不是荣妃娘娘,是锦妃娘娘”。

        静妃忙站起来说“我还是先避一避的好”。

        李妃苦笑着说“我只怕姐姐一去,从此就不能再见了。姐姐若是疼我,就略坐一坐。锦妃娘娘不是那样的人。”

        秋荷低声说“锦妃娘娘倒是一直想着我们容华宫,暗里总让彩霞姑姑送些药材吃食的。两三个月里总会来个几回子呢”。

        静妃坐下说“这个,我居然不知,她倒瞒得住着许多眼睛”。

        秋荷说“她每次来,都只带一两个姑姑,从没有摆过阵仗”。

        秋菊小声又恭敬的说“娘娘这边走,我们宫里没掌那些灯,是暗了些”。

        锦桦语气平和的说“不妨事,也是你们娘娘太过俭省”。

        秋荷打了帘子,果然是锦桦带着彩萍,彩霞过来,身后竟再无一人。

        秋菊接过两人的琉璃灯,小心放置灯架上。

        锦桦拦住行礼的静妃,俯身看了看床上的李妃,回头看着秋菊说“去请太医过来”。

        李妃轻声说“不必了,白日里太医过来瞧过来,妾想着,就是今日了。这个时候请娘娘过来,也不过是见最后一面罢了”。

        锦桦看着她,问了一句“几年前,是你往我宫里送的画吧?”

        李妃浅笑着“是,这画没几日就成了一张白纸,娘娘当时一定奇怪。”

        锦桦平静的说,“不过是一点植物的汁液而已。”她坐在床边,看着静妃说“当年你们三人一同去太子府,侍奉太子。又一起入宫,也算得上是有点情义。本宫怎么瞧着,这些年只有你们两个还有走动,倒是荣妃那里,成了孤家寡人”?

        静妃眉毛一挑,嘲讽着说“荣妃娘娘那时候,宠冠后宫,妾等岂敢高攀”?

        锦桦握住李妃的手,只觉得消瘦冰冷。

        李妃低声说“妾本是罪臣之女,苟活于宫中,幸得静妃姐姐多年来看顾,又遇到娘娘照拂,也是妾的福气。如今,想求娘娘成全”。

        锦桦看着那摇曳的烛火,正色说“你是皇帝的妃嫔,本宫替皇帝照拂你,是本宫位份的责任。你如有所求,不在本宫能力内,只怕也是无用。”她缓和了语气说“若是寻常小事,但凡能尽心,自然不会无情至此。”

        李妃轻笑着说“妾不以为是,娘娘能来,妾,所求有望”。

        她有点微喘的说“当年李家倾覆,姨娘趁乱将小妹藏于假山之中得以逃生。”

        锦桦听的这样的事,却丝毫没有惊诧之色。。

        静妃接口说“卫李两家通家之好,是卫家接走了小妹。妾见她整日愁苦,不忍她姐妹分离,就把小妹也送入宫中,这其中也是颇费周折。”

        锦桦垂下眼睑说“你们都没有争宠之心,不过求宫中方寸之地容身罢了。自然也没有想到,她居然有了身孕”。

        静妃叹口气说“有了身孕应该也不是什么大事,荣妃那时已有三子,难不成皇帝就不能再有子嗣?”

        李妃悲戚不已,秋菊秋荷扶起她,用软垫将她支起。她喘息着说“妾同静妃姐姐同去求了荣妃,跪在她脚下发誓,绝对不会影响她的地位,只求有这个孩子成人,我们也好有出宫去往封地的机会”。

        锦桦低声说“谁知道,你妹妹位在美人,尚有皇帝两分怜惜,却一朝香消玉殒。”

        她接着说“陈年旧事,即便是珍珠发钗依旧,谁也不能将数年往事翻出。你若求本宫为她报仇,只怕是要失望了”。

        李妃摇头说“那是她的命,头几年妾有心为她报仇。如今,妾也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有什么话,到了地下,见了爹娘,见了她,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呢。”

        她费力示意秋菊秋荷跪下,看着锦桦说“她们两个,服侍我多年。虽说是做奴婢的本分,到底妾也不是石头心肠。自去年,娘娘将身边的平安给了嫁妆放出宫,妾就有了心思。只求娘娘看在妾一向本份的份上,给她们两个一条活路。”

        秋菊秋荷伏地悲泣。

        李妃强撑着,只等锦桦开口。

        锦桦站起来,看着地上跪着的两个人,再看静妃也是心有所动的模样,轻轻说“一件小事罢了,若是她们愿意出宫,本宫应她们各自一桩好姻缘。若是不愿出宫,日后,就当是本宫自己的人了。”。她看着李妃,怜她身世可怜,感念她这些年的苦楚,如今人之将死,不禁伤感低语“我当尽力为你筹划,将你葬在李家祖坟。”

        她转起身,眼中有泪说“若事不成,你别怪我”。

        李妃挣扎着伏在床上,权尽跪拜之礼说“娘娘恩德,来事必报。娘娘能有此言,妾已心满意足。成与不成,都永世感念娘娘的恩德”。

        锦桦不忍见她如此,黯然离去。

        静妃隐约听了,震惊感激之余,失神片刻。待反应过来,只见秋荷秋菊跪在床边哭喊娘娘。

        静妃慌忙过来,拉住李妃的手,悲痛不已。

        李妃已是气若游丝,脸上微笑,神态安详“姐姐,我这就去了。姐姐待我,如同亲妹。姐姐一定要保重,要和锦妃娘娘互相依傍。日后锦妃娘娘若有那一天,也是咱们的福气!姐姐,姐姐,姐姐……”

        她喃喃呓语着“姐姐”,渐渐气弱,无声。

        哭声一片中,李妃生前所居容华宫,一片白幔,茫茫冷雨。

        德宗十八年,清明。侍奉德宗二十余年的李妃,无子无女,病殁于容华宫寝殿。

        德宗定李妃谥号为恭。念及李恭妃二十多年恭谨侍上,礼谦随和,赦免李恭妃父母亲眷,族人谋逆罪名。追封李恭妃生父为承恩侯,可享族人香火。德宗念及容华宫李恭妃近身管事侍奉李恭妃尽心,恩加六品女官之职,由内廷司择婿配婚。

        李恭妃生前备受冷落,死后尽享哀荣。

        停灵三日后,太后旨下,念李恭妃素来纯孝,太后怜其早失父母,又无子女,不忍其骨肉分离,故准其大葬于李家墓园。

        静妃紧闭房门,合拢木床。看着香炉中一缕轻烟,慢慢跪下,喃喃低语着。卫李两家相交数辈,如今李家得享香火,也算慰藉了重臣之心。

  https://www.biqugebar.net/95587_95587494/1144300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