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后宫锦桦 > 第29章默契

第29章默契


皇帝到底抵不过太后的心思,高兴而来扫兴而归。

        太后看着刘公公,很是欣慰的说“到底你在跟前还是机灵。”

        刘公公低声说“也是为了太后分忧,奴才多嘴了,只怕皇上记恨奴才呢。”

        太后哼了一声说“他不敢,哀家活着一日,他就得尽孝。你是哀家的奴才,打狗还得看主人不是”!

        皇帝前脚出了长乐宫,后脚就到了朝华宫。

        雕花紫檀木大床真是舒服,皇帝搂着静妃感慨的说“真是皇家无母子啊”。

        静妃平静的说“太后久握权势,自然舍不得放下。只是如今儿大不由娘了……”她闷声低语着“臣妾记得晋安仁宗时,太后当权,仁宗仁孝……”

        皇帝沉声说“太后养育仁宗幼子,情同母子。后仁宗暴毙,太后扶仁宗第五子登基,号敬宗。自己位为太皇太后,复垂帘数载。”

        静妃语气也沉重起来“记得祖父讲‘仁敬之祸’的时候,你还说过,都是仁宗过于仁孝,导致皇权旁移,才致外戚趁机而入。”

        皇帝没有做声,只是紧紧拥住她,低声说“卫太傅回中山的时候,最后一课就是在马车里给朕讲的‘仁敬之祸’,朕还想着是不是太傅舍不得京城,惦记朕的课业。如今想起来,大概是太傅那时候就已经对太后心存忌惮了。想想也是,朕登基时已经年长,太后还以不放心国事为由垂帘听政”。

        他只觉得心口不适,一阵憋闷。

        静妃不敢多言,毕竟太后和皇帝有母子之实,当年仁宗必定也体察到母亲的野心,最终不也是被仁孝所困,最终暴毙无因。

        皇帝附在她耳边低语“朕真的需要卫太傅啊,你一定要联络卫家,万一朕真的如仁宗一样有个不测,一定要有忠贞的臣子舍命扶持太子”。

        静妃脸色一变,捂住他的嘴。突然,脑子里猛然想起一些东西,她看着皇帝,压低声音,声音里轻微颤抖着说“太后这样疼爱良恒,不仅仅因为良恒聪慧,而是他年幼,且是锦妃长子。你不立太子,难道就是防备弃子而立孙”?

        皇帝转过身,久久才“嗯”了一声。

        静妃揽着他的腰,紧紧贴在他后背。低声说“卫家什么样的风骨你不知道?当年‘仁敬’之乱,我们卫家有多少人被刘太后处死!就是‘韩王之乱’,我们卫家不也是为着你这个国之正统的太子和先帝作对,若不是先帝病倒,只怕卫家最后就会是李家的下场”。

        皇帝只是两个字“知道”。

        赵诚德在门外干咳了几次,才小心翼翼的说“太后身边的刘宣德刚才来过了,只说是把内务府暂时拟定的封号呈送过来,等着皇上裁夺”。

        静妃接口说“皇上困乏,已经歇下了。劳烦赵公公去甘泉宫一趟,只说是皇上惦记甘泉宫的安神汤,请皇后娘娘派人送一盅热热的过来。”

        赵诚德侍奉皇帝多年,第一次后宫有妃嫔这样嚣张,假传圣意。他迟疑了一会,不见皇帝发话,还是亲自去了甘泉宫。

        皇帝想问却没有问,他对静妃有一种说不出的信任。

        静妃轻轻起来,柔声说“你且踏实睡会,皇后一会子必来,我只能请她寝殿里说话。”

        皇帝没有说话,闭上眼睛小憩。

        皇后这边看着眼睛里都是问号的赵诚德,只是问了一句“是皇上亲口让你来传话,还是静妃”?

        赵诚德面有难色。

        皇后从容吩咐“邓姑姑,去煎一盅安神汤来,里面放一枚红枣”。

        邓姑姑应声而去。

        赵诚德看着皇后的脸色,迟疑着说“皇上近来为了国事日夜操劳,近来确实是……”

        皇后冷冷的说“自然,皇上夜夜宠幸静妃,那样结实的花梨木大床都禁不住,皇上好歹也是血肉之躯,却如此不顾念自己的身子。从前看着静妃稳妥,如今倒是露出样子来了”!

        她转身出去,留给赵诚德一句话“你先回去吧,煎药需要火候”。

        赵诚德灰头土脸的退了出去。

        邓姑姑捧着药盅,里面没有一滴汤药,唯独一颗红枣。

        皇后平静的说“走吧,她要的不是这个,要的是本宫去一遭”。

        邓姑姑不解。

        徐嬷嬷笑着说“去吧,老奴就不去了,一会子,老奴带着凤撵过去接娘娘”。

        皇后眼睛里是一闪而过笑意,却还是一言不发。

        赵诚德对着禁闭的房门,低声说“皇后娘娘说了,一会子着人送过来”。

        静妃淡淡的说“皇上最不爱发苦的汤药了”。

        赵诚德赶紧说“皇后娘娘吩咐了,汤药里加一颗红枣”。

        里面静妃不满的哼了一声,外面赵诚德出了一脑门子的汗。

        静妃放下帐子,坐在软塌上,想起数年前,还是太子妃的徐皇后喝着汤药的情景。记得那个时候,荣妃还是侧妃的时候,就荣宠不断,她只能本本分分的时常和同是妾室的李妃去太子妃那里侍奉汤,比自己年纪还小的太子妃并不是难以相处。

        她看得出太子妃心里惦记太子,也暗暗同情过太子妃。她记得有一天,看着心事重重喝着汤药的太子妃,她还是没有忍住,安慰说“殿下只管放宽了心,心宽自然无恙。太子的女人不过就是这样那样的汤药,只是味道有区别罢了。而殿下,永远就是汤药里离不了的红枣。”

        她看着太子妃的眼睛,真诚的说“汤药永远是汤药,但是这枚红枣却是不能没有的药引。万分重要,万分重要”。

        而那一天之后,太子妃就是做了皇后,会为难那些入宫的新人,却始终没有难为过她,没有难为过李妃。

        今天有了赵诚德的传话,她明白,皇后知道她的用意。也就是说,皇后很快就到。

        皇后冷着脸,看也不看跪在地上的赵诚德,冷冷说“跪到廊子去!没得看着心烦”!

        赵诚德老老实实躬身出去,规规矩矩的跪在殿门外的廊子里。

        皇后接过药盅,看着邓姑姑说“去廊子看着,谁也不能进来”。

        邓姑姑躬身退下。

        皇后推开门,就看到红着眼睛看着她的静妃。不动声色的把药盅递过去,看着垂下来的床账,一边的高几上整齐叠放着皇帝的外服。

        她眼神一顿,还是转过去,找个舒服的姿势靠在一边的软塌上。

        静妃打开药盅,只看了一眼就轻轻放下了。

        她坐在皇后身边的脚踏上,低声说了几句话。看着皇后身体渐渐紧绷,她犹豫了一下最后说了一句“娘娘是皇上发妻,可愿意为自己的夫君分忧?”

        皇后看着静妃,低声说“富贵已久,胆子还是太小了,如果不能呢?”

        静妃看着她,诚恳的说“娘娘体弱,久病成疴。即便是胆子小,受不得惊吓,就把妾交给太后,妾愿意在长乐宫自尽,绝不带累任何人”。

        皇后静静的看着她的眼睛,慢慢笑起来说“咱们也是二十多年的情分了,你是什么人,我怎么会不清楚。只是你这突然争宠,倒是真吓坏我了”。她说着忍不住轻笑,低声说“你是为了她,也是为了他”。

        静妃含泪点头,皇后看着她,淡淡的说“本宫也是世族大家,不过没落在太后的手段里。她想效仿刘太后,只怕不能如愿。仁宗过于仁孝,而皇后早逝。当今皇帝,正值壮年。本宫,尚在。”

        皇帝听着,再也躺不住了。

        皇帝从没有好好看过这个女人,美丽的女人太多了,反倒是这个一直陪在自己身边的女人被自己遗忘了。

        皇后看了他一眼,别过头去,轻声说“你要我怎么做”?

        静妃低低一句话。

        朝华宫里大乱,皇后与静妃争执,不仅失手摔了药盅,还惊扰了皇帝的好梦。

        皇帝在盛怒中斥责皇后,而皇后哭泣着被宫人用凤撵抬回甘泉宫,据说是惊动了太医院,更惊动了太后和整个后宫。

        而朝华宫里,据说是静妃哭闹不休,皇帝为了哄美人一笑,亲口晋封静妃为贵妃,去静字而赐丽,是为丽贵妃。

        后宫各宫各殿各处,自然各有心思。

        兰芳殿里,刘贵仪心事重重。她在五小仪的位份上多年,如今,兰芳殿里除了新进殿选的李,刘二人,过去的五小仪,张德仪殁,莫芳仪晋贵人,陈贵仪晋贵人。整个兰芳殿,只有她这个五仪之首的刘贵仪和邢安仪。

        说是五仪之首,却是说不出的嘲讽。五仪之下,才人,御女多年未晋一人。

        而静妃一夜之间晋了丽贵妃,不说上面四妃还殁了李妃,空了两个主位。就是妃位之下的二贵嫔,四嫔,六贵人也是没有齐全的时候。作为皇子的生母,她心有不甘。

        宝庆堂的苗贵人,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早早安歇了。

        凝香宫的柳嫔冷笑着说“锦妃断断想不到她也有今日!皇后娘娘,你是不是也恨不得一下子跪断丽贵妃的腿!”她心情大好,哼着小调躺下睡得香甜。

        锦桦喝了安胎药,睡得踏实。等她知道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早上了。

        陈贵仪自贵仪晋贵人,又有皇帝赐号,敏。她素来谨慎,她和姐姐同为贵人,彼此相伴,也没有什么心思。

        后宫出了这样的事,她更是禁闭殿门,严令宫人不得多言多语。

        【作者题外话】:后宫的女人们都会是有些智慧的。生于勋贵名家,自幼的见识自然是对得起她们的出身的。

        更有些名门,根本不把皇权放在眼睛里。

        静妃,如今的丽贵妃,并不是爱慕皇帝,而是骨子里忠君,维护朝廷正统。

        皇后爱慕皇帝,长久的冷落以后,自己也习惯了这样的日子。

        锦桦意识里就是好好活着,为了爱自己的家人,她谨慎。她心底里有着善良,她才会对李妃真诚照拂。

        荣妃是爱慕皇帝,可惜就是有野心,却没有和野心匹配的心智。

        太后疼爱儿子,但是更放不下无上的皇权。她的心,永远都是皇权第一。

        李妃活着,如同死去。最终也终于一家团聚。

  https://www.biqugebar.net/95587_95587494/1144300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