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边疆十二载 > 第22章 往事

第22章 往事


女人结婚是为了什么呢?

        小小的顾词听着妈妈的家长里短,妈妈是个典型的中国式的家庭妇女,一辈子为着家庭团团转。顾词是她的宝贝,也是她的中心。

        和所有的家长一样,望女成凤,相信棍棒下出凤凰,顾词听话温顺,所有的一切都听大人的,成绩不好的时候会受到惩罚,顾词一直觉得打手心这事儿是很平常的,因为自己做的不对,是该被打。

        好像被打之后成绩也会好一点,小的时候顾词的成绩算是名列前茅的,除了读书这事,顾词没有其他的娱乐,她没有朋友,也许是因为自身孤僻的原因,顾词不喜欢在人堆儿的感觉,她不喜欢交朋友,或者说,她根本不懂怎么与他人相处。

        小孩子会玩的跳绳,顾词不会,因为羞涩怕出丑,也不学,一群小女孩在玩过家家,顾词也愣头愣脑地站得远远的,像一只呆头鹅,不爱笑不活泼,是个怪小孩。

        内向的顾词走亲戚也总是拉着妈妈的衣角,躲在身后,低眉顺眼。

        “顾词你一定要读好书,比你其他的表哥表姐都厉害。”妈妈利索地扎着顾词的头发,编了一条又一条的辫子。

        头皮勒得紧紧的,甚至有些疼,顾词一声也不吭。

        “你的外婆走得早,哎,我从小没妈,你外公老早就再娶了,我是个没人要的,嫁到你爸爸家也没一天好日子。”妈妈像是陷入了某种回忆,口气幽怨。

        “你爸爸也是个没个主见的,这家里就数他最窝囊。还有你奶奶,顾词我给你讲,以后不准孝顺她,她一直欺负我,让你爸打我。”说道这里,顾词妈妈眼里带着恨意,手下的劲又中了几分,顾词张了张嘴,忍不住哼出了声。可是妈妈像是没察觉到似的,继续说道:“你爸打我的时候,你奶奶还在一旁添油加醋,说女人就是要打。”

        头发终于扎完了,顾词摸摸自己的头皮,静静听着妈妈的话,小小的脑袋充满疑问,为什么?为什么妈妈要被打?

        “我只是和你爸拌嘴,她凭什么指示你爸打我?”妈妈的声音有些哽咽,顾词不知道如何安慰,像是天生少根筋,顾词只是呆站着,慢慢等眼前的人平复情绪。

        对于爸爸,小顾词的感情是复杂的,她喜欢爸爸举高高,会在作文里描写爸爸的威武,只是随着年岁的增长,这种亲近变成疏离和无话可说。

        他是一个执拗充满大男子主义的男人,家里说一不二,只是这个家里指的是她们娘俩儿,他拥有绝对的权威,嘴唇一抿的样子让人害怕,顾词害怕他严肃的样子。

        顾词像他,沉默寡言,是个闷葫芦。

        可是顾词讨厌他与人说话时,明明什么也不懂,却夸夸其谈的样子,反反复复揪着某个词某个道理,明明是错的,他却一脸不容反驳,还刻意提高音量掩饰自己的浅薄。

        最最令顾词讨厌的莫过于,当家庭聚会的时候,一群人明里暗里贬低着他们一家人的时候,他总是默不吭声,这个时候,顾词多么希望他就算是为了自己可笑的自尊支棱起来,像在顾词和妈妈面前时那样“权威”。

        他们一家人像是猫猫狗狗一般被人评头论足。奶奶瘫痪的时候,叔叔伯伯都不愿接手伺候的时候,直接将她扔给了爸爸,爸爸连个屁都不敢出一声。

        不是说他该如何如何,只是一群人像扔烫手山芋一般将一个大活人就这么甩给他们家里,他也不出声,奶奶不喜欢他们一家人,却默认住到顾词家里被他们照顾,还要时不时挑刺说哪儿哪儿伺候得不好。

        爸爸是个好儿子,也是垂着头在饭桌上听着数落,不看自己的妻子,利落的吃着饭,最后还总结一句:妈想吃什么你就做,妈年纪大了,生气不得。

        顾词问妈妈,为啥叔叔伯伯更有钱一些,却不愿照顾奶奶?

        妈妈满脸不屑:“你爸孝顺呗,家庭会议的时候,说起那是讨论,却一锤定音,说你奶奶最喜欢我们家,说你奶奶的意愿要在我们家养老,还假模假样地说:要是妈愿意,每个月每家轮着照顾也可以,只是大家都忙,没人照顾妈。”

        顾词妈妈活灵活现地描述着当时的场景,谁家不忙呀?就她们家不忙?顾词妈妈爸爸也天天工作,只是那段时间,顾词妈妈做了个小手术,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这就被家族群里的人推断为她们家是最闲的,能照顾奶奶。

        可是家里本来就有一个病人,还得伺候另一个病人?直到后面,顾词妈妈也没出去找工作了,没办法,得照顾家里这个,一刻也离不得人,况且顾词家也实在拿不出请护工的钱,算来算去,还是只有顾词妈一直在家照顾最划算。

        还在上高中的顾词不常回来,住校,周末某天在家的时候,顾词问道:“叔叔伯伯不是给了生活费吗?”

        顾词妈妈轻轻一笑:“嗯,你奶奶的退休金都在我们这儿,也够了,也就是多一张嘴的事,不然我可得和他们闹。”

        顾词没在多问了,一个月退休金大概一两千?也是,多一张嘴,一个人吃饭能花多少呢?

        不仅顾词这样想,其他人也这样想,甚至觉得是他们家占了便宜,可是,顾词妈妈时常忍受着婆母的冷嘲热讽,给她翻身给她洗衣服做饭,嘴上说着讨厌,可是该做的一样没少,但是大家习以为常,觉得理所应当,没人会想,顾词妈妈当时的身体也不好,顾词奶奶又是真的喜欢她们家吗?

        对于奶奶的印象,顾词只是觉得那是一个话不多的老人,生平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佛经念阿弥陀佛,卧室有一座观音,手上一串佛珠,身上有着檀香味。

        所以当顾词知道这样的一个老人也曾拾掇着自己的儿子打儿媳妇的时候,也是惊诧甚至不信的。

        直到多年以后,懂了一些道理的顾词,终于明白一些不对味的事。

        比如奶奶从来对着她都是表情淡淡的,看着堂哥的时候,嘴角才挂起慈祥的笑;又比如家里过年给糖的时候,顾词得到的糖都是堂哥给她的,而堂哥的糖总是奶奶塞给他的。

        “你奶奶就是嫌贫爱富重男轻女。”顾词妈妈愤愤地说着,拿着老人的衣服使劲抖了几抖,将它抖得平整些,挂起来。

        顾词对此没什么感觉,或许是真的天生少一根筋,顾词知道奶奶不对,却也恨不起来,仿佛自己只是一个局外人。

        小的时候,顾词常常听妈妈的愤懑和哭诉恨意,她不明白既然不喜欢那就不要照顾好了,和爸爸说,和大家说开。

        “我没说过吗?”顾词妈妈满脸无奈,“你爸一点也支棱不起来,我们家在这几家里面是最穷的,没什么话语权,他只听他兄弟的,他那几个兄弟就是欺负我们家老实,妈妈没什么本事,顾词你要好好念书,比他们的儿子女儿都厉害,给妈妈争口气。”

        争气这个词也是从小听到大,顾词小时候也是别人家的孩子,不聪明但是在棍棒教育下,成绩也还是看得过去的。

        其实顾词讨厌读书,可是除了读书她也什么其他会的,她知道自己不聪明,学习死记硬背,小学初中的时候还能应付过去,高中的时候顾词才慢慢吃力起来。

        那是第一次,顾词感到自己的平庸,只是一次的落下,之后的顾词就再也追赶不上了,成绩一落千丈,甚至落到了中下游。

        可是追赶不上就是追赶不上,顾词那时对读书十分厌倦,只要回家就听着父母的念叨:“怎么回事呀?我们不在你身边你成绩就下降了?顾词,你得争气呀!家里靠着你呢!出人头地,顾词,你要好好努力。”

        为了顾词能挤出时间学习,顾词妈妈带着顾词去剪了头发。

        班里小透明的顾词,因着那次剪头发成为了众人瞩目的中心。短短的发甚至遮挡不住顾词难堪地面容,她像是被剥光一般被拉到市集中间接受大家的打量。

        “顾词,这样节省了你的时间,就能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了。”顾词妈妈自以为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满心期待地等待着她的女儿重新恢复“学霸”的风姿,顾词无力反驳,呐呐无语。

        每一次成绩退步,她的内心都无比煎熬,甚至是羞愧的,只是到了最后,这样的愧疚变成了麻木和摆烂。没办法的呀,自己就是笨,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可就是不会,每次的期待都变成失望,久而久之,顾词妈妈对着顾词也是一脸恨铁不成钢,甚至带了几分埋怨。

        “顾词,你知道吗?妈妈的一个朋友的女儿,你小时候还和她玩过,人家以前成绩可差了,可是现在呢?比你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顾词人家都知道努力奋起直追,你看你,快要高考了,顾词,要争气呀!奋斗那么多年,咬咬牙冲一冲。”

        高三的顾词像是隐形人,面色蜡黄眼神呆滞,只能小声地保证:“嗯,好的。”

  https://www.biqugebar.net/50544_50544563/1065587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