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江湖烟雨录 > 第二十二章 杨荣

第二十二章 杨荣


“贤弟有所不知啊,这杨大人可与那些寻常文官不同,平日里甚是公正,只管对错,只要是错的他就会指出,从不会偏帮何人,因此陛下才会如此信任于他,不过他曾于永乐八年随陛下北征蒙古,而且多次到各处视察和规划边防事物,因此和军中的将领关系都较好,而此次纪纲陷害周大人天下皆知,只要我们将这万民书送到杨大人的手上,以他的性格,见到这样的证据,必定不会不管,肯定是直言上奏,弹劾纪纲,以陛下对杨大人的信任,肯定会对纪纲怀疑,那时就会派人追查,而以纪纲的作为,随便一查便能知道,到时皇上知道纪纲背着他做的那些事情,肯定就会慢慢的疏离纪纲,同时将锦衣卫的权力收回,那时我们就可以全力出手对付纪纲了。”

        原来这杨荣的官位如今虽说不高,但是却是深得朱棣的信任,这还要说到当年朱棣向建文帝发难,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在朱棣进了京师应天时,杨荣迎谒在朱棣马前说:“殿下是先拜谒太祖陵呢,还是先即位?”

        朱棣这才反应过来,若是他不拜太祖便即位,那就是不尊太祖,那么便是乱臣贼子,怕是会有很多的大臣反对他坐上皇位,所以朱棣便马上驱驾拜谒太祖陵,杨荣从此受到朱棣任用。

        同年,朱棣即位,把杨荣选入文渊阁,为他改名为荣。一同当值的七人中,杨荣年龄最小,也非常警敏。有天晚上,宁夏来报告说被围,当时内阁正是杨荣当值,朱棣将奏报给他看。

        杨荣说:“宁夏城很坚固,人民又都习战,从发出奏报到现在已过了十几天了,宁夏之围应该已经解了。”

        到夜半时,果然有奏报来说围已解。朱棣对杨荣说:“你怎么预测得这么准?”

        江西有盗贼起事,朱棣派使者去招抚,而令韩观率兵随后出发。贼人接受招抚的奏报传到,朱棣想赐敕慰劳韩观。杨荣说:“推算奏报发出时,韩观还没到达,不应给他论功。”朱棣更加敬重他,再升他为侍讲。

        永乐二年,朱高炽被立为太子后,杨荣升任太子右谕德,仍兼前职,与在内阁当值的诸臣同被赐给二品官服。

        杨荣评议各部门事宜,都能符合朱棣的意旨,又受朱棣赏赐衣服及钱币。朱棣非常威严,与大臣们议事无法决断时,常常发怒,大臣们战战兢兢,无所适从。但杨荣一到,朱棣脸色便转好,而事情也就决定。

        永乐五年,杨荣受命前往甘肃经营筹划军务,杨荣观察了所过之处的山川形势,了解军民情况,检查城堡。回来后他在武英殿向朱棣汇报,朱棣非常高兴。

        当时正值盛暑,朱棣亲自切瓜给他吃。不久,杨荣升任右庶子,仍兼前职。

        永乐八年,朱棣率军北征,只有两位文官随行,其中之一就是杨荣,行军之中,甚至将玉玺交给杨荣保管,让他协助自己处理事务,明军进抵胪朐河,朱棣赐名为饮马河。

        由于侦知了鞑靼军队的行踪,朱棣亲选精锐进行长途奔袭,轻装前进,每人只带二十日粮,命杨荣率勇士三百人作为亲兵跟随。

        明军追至斡难河,与本雅失里率领的鞑靼主力相遇,经过激战,明军大获全胜,本雅失里只率少数轻骑逃走,朱棣下令班师回朝。

        由于轻装前进,在回师途中,明军的粮草供应紧张起来,士兵几乎断粮。

        杨荣建议朱棣将御用的储粮散发给将士,并且让军队中粮多与粮少者借贷互济,还京后加倍偿还。朱棣采纳了他的建议,使明军顺利地度过粮荒,胜利班师回朝。

        永乐九年,朱棣更是将诸位皇孙都交由杨荣教导。

        由此就可以看出杨荣有多么受朱棣的信任,而且杨荣为人正直,从不参与朝廷党争,都是谁有理就帮谁,而他又不像纪纲一样独自掌握着一个衙门,手中不具备力量,不会引起朱棣的猜疑。

        由杨荣将这些东西呈报给朱棣,就不会让朱棣觉得这是朝中重臣在进行党争,那样朱棣才会对自己的直属亲卫锦衣卫进行调查。

        陈嘉德想了一下说道:“大哥,我对朝中的事情不清楚,不过我听你述说的我觉得挺有理,就按你说的办吧。”

        “嗯,不过还需要你出去一趟,去应天将这万民书悄悄的送到杨大人的府中,最好不要露了行迹。”

        陈嘉德问明了杨荣的府邸的地址,这就回去收拾东西准备前往应天。

        应天的夜晚,吹着温和的春风,月色朦胧,星光迷离,一片静谧祥和,陈嘉德借着昏暗的月光前行着,偶尔还会跳上街边的屋顶,躲避着晚上巡夜的守卫,前往文渊阁学士杨荣的府邸。

        陈嘉德来到城东,隐藏在街角,看着面前的房子,院外粉墙环护,绿柳周垂,显现出了一丝的春意,正面的大门上挂着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杨府”两字。

        “应该就是这里了。”陈嘉德观察着四周,做着最后的确认。

        来到正门边的院墙外面,陈嘉德看了下高度,大概也就一丈左右,脚下用力一蹬,就攀上了墙头,再双手用力就翻身进了院子,没有发出什么太大的响动。

        见到没有惊动到人,陈嘉德便顺着曲折的廊道悄悄的往内院行去,进入内院,就见到有一间房间内还亮着烛光,当下就往那边走去。

        陈嘉德在来之前就已经向赵立诚问清楚了,知道杨荣每天晚上都会在书房看书,会一直看到子时才会睡下,所以这时候杨府中还亮着光的房间一定就是杨荣的书房了,陈嘉德轻轻的靠近书房,生怕发出声响惊动屋里的人。

        陈嘉德来到书房前,在窗户下偷偷的将窗户纸开了一个洞,然后往内看去,只见房内摆着一个红木书桌,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正端坐在书桌前看着书,此人身穿便服,留着短须,一身为官者的气势自显,看清了这人的面相正是杨荣之后。

        陈嘉德捏着脚步,来到门口,从怀中掏出一个箱子,然后将箱子轻轻的放在门口,放好箱子后又慢慢的往外退出,退到了一定的距离之后,觉得就算是发出什么响动,房内的人也听不到了。

        陈嘉德这才运起轻身之术,直接跳上了一间屋子的房顶,隐藏在屋顶的背面,这才从口袋中掏出两颗石子捏在手上,对着杨荣书房的房门射去,“啪”的一声响起。

        “谁在外面?”书房中传出声音。

        在说话声响起之后陈嘉德又再次将剩下的石子向着房门打去,然后就开始将身形隐蔽起来。

        听到没有人回应,杨荣慢慢的走到门前,将门打开往外看了看,见到没有人,有些疑惑的摇了摇头,正想关门却是看到脚下有一个盒子放在门前,当下有些疑惑的将箱子捡起拿到手中,走出门来往四周再次看了看,见到还是没有人这才拿着箱子回屋。

        陈嘉德见到杨荣拿着箱子回到屋里,这才再次跳下,然后顺着原路出了杨府。

        杨荣拿着箱子回了屋内后,坐在椅子上默默的看着箱子。

        “是什么人这么深夜的送来的呢,而且还不露身形,先看看里面有什么东西再说吧。”

        杨荣慢慢打开箱子,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卷丝绸,下面还有着几张纸张,打开丝绸看了看,脸色慢慢的变得有些阴沉。

        之后又将那几张纸拿出来看完,脸色都快变青了。

        杨荣坐在椅子上想了一阵之后,才缓缓的叹了口气。

        “这人给我送来这万民书和锦衣卫敛财的罪证,是想要让我给周新翻案吗?”杨荣自语道。

        杨荣心中暗想:“还是想得太简单了,这其中并没有纪纲的直接证据,其实对纪纲并没有什么影响,以陛下的心性,刚刚下了诏命将周新处决,怎么可能现在就收回诏命,这不是直接承认自己犯错吗,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到那时陛下最多就是随便处决几个人了事,但是那样有什么用,不能证明纪纲对周新的指证是诬陷,毕竟现在陛下认为是周新放跑了那人,若是直接将这万民书呈给陛下,只是说明周新在杭州为官办事做的好而已,怕是还会让陛下认为周新在杭州收买人心,包藏祸心,那样就更难翻案了。”

        “必须能够证明是纪纲诬陷,然后才能给周新翻案,所以这万民书现在还不能呈上去,不过这些敛财的证据倒是可以呈报陛下,想让陛下知道那许应先并不是像纪纲所说的那样,是去杭州查案的,而是去敛财的,到那时陛下就会渐渐的约束锦衣卫,那肯定会对纪纲心生怀疑,那样就能慢慢的消除陛下对纪纲的信任,这样才能收集足够多的证据指证纪纲,等到将纪纲拿下之后,再将这万民书呈递给陛下,那时才能给周新翻案。”

        “对,就要这样,明天我就将这些许应先敛财的证据呈交给陛下。”

  https://www.biqugebar.net/41_41769/1406626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