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之不做当家主母 > 第25章 第25章

第25章 第25章


不消一会儿,苏锦与李姨娘送蟹、王玉瑶与李姨娘送黄酒的事便在府中传开了。

        四少夫人向来大方,逢年过节,各房收到其上等的时令节礼已是惯例,众人都见怪不怪了。

        怪就怪在一向对外手缝紧的二少夫人竟也跟风送了上等的雄黄酒,一时间二位少夫人对张氏与李姨娘捧高踩低、两面三刀的风言风语霎时席卷了整个府邸,成为下人们津津乐道的下饭家常。

        锦绣园里,春琴禀报消息时,姜婉莹正在打理今晚参加家宴用的衫裙钗饰。

        她叹了口气道,“这府里一个都不是省心的主儿,走吧,到晓竹轩走一趟。”

        去之前还不忘捎上几只昨日派人出府采买的澄阳湖大闸蟹。

        到了晓竹轩,正巧张氏也正闲在小花厅里吃果子,见姜婉莹笑盈盈地走过来套近乎,心中便也明了七八分。

        先寒暄一番,拉了会儿家常,姜婉莹便将晨日里,苏锦与王玉瑶给李姨娘送节礼的事,抱怨着说了出来。

        “不过是个寻常中秋节,这泽儿和若晴,一个赶着送蟹,一个急着送酒,我这个做嫂嫂可什么也没准备。”

        张氏冷哼了一声道。

        “我做主母的时候也没见她俩这么热络。”

        “就是。”

        姜婉莹一旁帮着腔,接着道。

        “如今二房、四房都做了表示,我这个大房真是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张氏闻声翻了姜婉莹一眼,知道她此番前来的意图不过既不想得罪自己,也不想做出头鸟,拂了李姨娘的脸面,倒挺像姜婉莹一贯的作风,墙头的冬瓜——两头滚、都不得罪。

        见张氏没出声,姜婉莹便唤来春琴,当着张氏的面吩咐道。

        “你去账房取两锭银子,去杏香楼提两笼桂花糕给李姨娘送去,省的就像我一人没主意似的。”

        张氏闻声倒也不恼,她坐直身子、用手理理发髻,轻飘飘地道了句。

        “时候还早,走着瞧。”

        见状,姜婉莹忙请辞,说是日头高了,也该回房用膳了。

        张氏抬眼揶揄道,“留下一起用膳吧,反正都是孤家寡人。”

        虽说张氏正失宠、世子在外当差,她们俩都是一人居多,不过这“孤家寡人”确实有些太揶揄了人了,姜婉莹有些不悦,却也只能瘪瘪嘴应下了。

        自昨日秦王造访,居于嘉禾苑,陆逸辰就没闲过。苏锦独自在小花厅用完午膳,正吃着切成小块的蟠桃解腻,翠枝便将王玉瑶与姜婉莹跟风送了酒和桂花糕的事一并禀了。

        苏锦倒显得很淡定道,“随她们去。”

        还以为她苏锦还是前世那个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不过是个失势的婆母,她从前就没将她放在眼里,如今更不会,有那个心思去想法子堵住悠悠众口,不如闲下来吃几口饮子。

        还没来得及换身睡衣困个午觉,李姨娘身边的伺候的梧桐便火急火燎赶来翠云轩报信,说是李姨娘请四少夫人尽快到大厨房走一趟,有事商量。

        苏锦带着翠枝与几个婆子顶着日头,撑着油伞去了大厨房。老远便看见李姨娘一身丁香色的衫裙,在大厨房门口焦急地来回踱步,走近了些询了缘由。

        原是午膳过后,按照惯例,大厨房有一个时辰的休沐。厨房生火燥热,几个厨娘和仆妇都寻地方歇息去了,就派了一个小丫头看着水池里的大闸蟹,谁知就去了一趟茅房的工夫,整缸的蟹都被人捣了壳。

        看着水缸里闸蟹乌七八糟的一团乱,一股刺鼻的腥味袭来,苏锦别开眼去,拿着帕子捂着鼻子。

        “四少夫人,真对不住,晨日里你派人送过来活蹦乱跳的大闸蟹全给遭了。”

        “不妨。”

        苏锦摆摆手,不过一网兜蟹罢了,这很明显是张氏动的手脚。想来也是,李姨娘才接管中馈几日,不过撤了个管家,这府里的人,大都还是她张氏的。

        不过苏锦现如今更想知道,除了她,还有谁被针对了。

        “那大少夫人送来的糕和二少夫人送来的酒呢?”

        李姨娘忙派人去查看,说是二少夫人送的黄酒坛子,不知怎地裂开了,酒漏了一地,大少夫人的糕倒是完好无损地仍在锦盒里码着。

        苏锦嘴边不觉露出一丝哂笑,果然论人情世故还是姜婉莹老道。

        “黄酒倒不碍事,库房存的有,只是四少夫人,您那边还能弄得到大闸蟹吗?”李姨娘面露难色,支支吾吾道,“不用澄阳湖的,体格大一些便可。”

        “我方才派人去集市问了,今日中秋节,一大早所有的大闸蟹都售罄了,只剩些小个头的青蟹,都上不了台面。四少夫人苏府嫡女,想必比我一介妇孺有本事地多,若是不便,我们可以走中公折钱给你。”

        苏锦忙推辞到,“婶婶,提钱就生分了,只是苏府的家宴向来开在午时,况且今日一早便派人送来了蟹,怕是自留的和余下的都分了下去,即便我派人回府禀报,怕是也所剩不多,最快也得明早才能有。”

        “这可如何是好。”

        李姨娘一脸愁容。

        苏锦站在一旁也有些过意不去,若不是早晨她自作主张送了她一网兜闸蟹,拂了张氏的面子,她也不会遭到报复,中秋家宴连只像样的闸蟹也没有。又恰逢秦王造访,若是其在府里用晚宴,落了伯爵府的面子,怕是伯爷也要迁怒于她。

        思来想去,苏锦突然记起前世陆逸辰赴淮扬当差,曾带回过一位当地的厨娘,会做一道蟹黄汤包的名菜,十分美味。因着陆逸辰爱吃,她也亲自动手做过几回,工序虽繁杂些,但也值得,不需要整只的蟹,只要分离蟹黄蟹肉即可。

        她忙命翠枝传信到苏府,说是若府里有剩余的澄阳湖大闸蟹,就立马派人捎过来。吩咐完将李姨娘拉到一旁,附耳告诉她蟹黄汤包的做法。

        苏锦的意思是池里的闸蟹壳虽破了,但都还在动,没有死绝,若立马剖开,蟹黄和蟹白剥了应该还能用。今夜的晚宴就主打蟹黄汤包。这道菜还未传到京城,头次吃,大家图个新鲜,光吃汤包便能吃饱,蒸上几只闸蟹摆摆样子即可。

        李姨娘会意点头称赞,立马命人准备起来。

        怕张氏再度搅局,苏锦又交代这蟹黄汤包不宜交由大厨房做,得悄悄在小厨房进行。

        李姨娘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晚宴伊始,秦王来信留宴在皇宫,众人皆松一口气,换了寻常家宴的大圆桌,齐聚一堂。

        虽说张氏与王玉瑶皆被禁了足,但看在此次秦王来访的面上,都被允了参加家宴。

        张氏看热闹不嫌事大,一身正红色的牡丹织金褙子搭配大红牡丹妆花马面裙,戴了一头金灿灿的百鸟朝凤头面,大喇喇地往主位的一侧一坐,虽说她如今大权旁落,但好歹也是伯爵府的正头娘子,光衣服的颜色就能压李姨娘一头。

        李姨娘一身粉色的妆花褙子,头上插几根玉花簪,也不恼,笑盈盈地坐到了另一侧。她嫁入伯爵府十来年,这还是头一回参加府内家宴,自是满心欢喜。

        一旁的张氏瞅了一眼李姨娘泰然自若的样子,嘴边微微“嗤”了一声,心想一会儿有你哭的时候。

        待众人坐定,陆明昌方缓缓入席,席面上已经摆上了几道开胃小菜,又一齐举杯敬酒,说了几句吉祥话,席面方热络起来,众人皆自如享用。

        很快晚宴重头戏的澄阳湖大闸蟹就被端上了席面,偌大的青花梅盘,中间拢共就码着五六只,还是苏府剩下的。小小的一盘,一桌子人围着它干瞪眼,伯爷的面色有些难堪,转头望向李姨娘,她笑着缓缓道。

        “今年我有幸筹备中秋家宴,就想着弄些新鲜玩意儿尝尝鲜,特地去请教了淮扬的厨娘,将大闸蟹做成当地特色的蟹黄汤包。”

        话音刚落,梧桐便领着一众丫鬟端上了一个个青花小瓷盘,每个瓷盘里盛着小碗那么大的汤包,还是头一回见这么大的汤包,热气腾腾、新颖别致,一时间众人皆议论纷纷。

        张氏脸色微变。

        “这汤包可是用蟹黄蟹肉做的?”

        苏锦故意发问,捧个场。

        “是的”,李姨娘点点头,又开始传授汤包的吃法,要先用筷子戳开一个小口,用莲蓬管将汤汁吸出来,再享用,并称今日的蟹黄汤包多做了些,诸位尽兴享用即可。

        几位未出阁的姑娘,就丹姐儿淡定些,黛姐儿和青姐儿尚年幼,跃跃欲试地捣鼓起来,是不是交头接耳说着悄悄话,一时场面热闹纷纷。

        伯爷也尝试了下,饮入第一口汤汁便被惊艳住了,蟹香浓郁、入口即化,突然就觉得这么些年的闸蟹都白吃了,望向李姨娘的目光多了几分赞许。

        本来只是想给李姨娘一个教训,当家主母可不是这般好当的,不料反而为其锦上添花了一把,张氏憋了一肚子火,又见伯爷与李姨娘一把年纪还眉目传情,更是怒火中烧,右手攥紧了木箸。

        一旁看着戏的王玉瑶见张氏脸色暗下去,嘴角的弧度微微上扬。

        正厅里的家宴正热闹,后花园的凉亭里,沈姨娘、陈姨娘与银盏就着满园月色也开了席面。

        檀香缓缓自香炉升起,晚风习习,凉亭里的珠帘叮咚作响。

        沈姨娘与陈姨娘是府里的老人了,分别为伯爷诞下陆逸辰和青姐儿。原先还在感叹,这李姨娘得了中馈,日后逢年过节便少了一人相聚,谁成想银盏正好补了这个空缺,倒也无憾。

        “虽说我们都快大你一轮,但在我们面前不必拘谨。”

        沈姨娘见银盏有些紧张,安慰道。

        “之前总听闻这伯爵府与其他府邸不同,几位夫人斗来斗去,姨娘们倒相处自如,今日看来倒是真的。”

        银盏谈谈道。

        “不争不抢罢了,守好自己的本分。”

        陈姨娘答罢,便饮了一口建盏里的老黄酒,辣的直咂舌,抱怨道。

        “你们说这酒这般辣,那些爷们是如何喜好饮酒的?”

        见陈姨娘五官都拧到一块了,其余两人笑作一团。

        “你又不是爷们,你当然不懂爷们的乐趣。”

        沈姨娘打趣道,拈了一块桂花糕塞进嘴里,顿时满口桂香津甜,赞叹道。

        “托大少夫人的福,这杏香楼的桂花糕果然较其他地方香甜些。”

        一提起姜婉莹,三人心照不宣地想起了今日三位少夫人赶着给李姨娘送节礼的事,互相对望着笑了笑。

        银盏却格外的伤感。

        “不知明年我还能不能坐在这里,同你们一起赏月了。”

        沈姨娘听出了其中的深意,知道她是暗指二少夫人不会轻易放过她,她望着银盏的眼睛淡淡道。

        “在伯爵府,只要你婆母待你好,你便不用惧怕任何人。”

        一句话倒是点醒了银盏。

        话音刚落,小厨房的蟹黄汤包就被端了上来,气氛一下热闹起来。

        “季姐姐还真是个有心人。”

        陈姨娘吸着汤汁道,想着李姨娘不仅心思巧,还念着她们姐妹几个,晚宴的大菜都端了一小份送来。

        这句话却让沈姨娘有些惆怅,她微微低下头去。如今张氏与李姨娘剑拔弩张,见惯了这府里的风雨,倒让她颇有些担心李姨娘。

        早先接了信,秦王夜里要回府,陆明昌与陆逸辰皆不敢多饮,只到微醺,匆匆吃罢,便退出家宴,在府门口候着。

        一直等到人定,早晨那架象辂才缓缓停在府门口,陆明昌一马当前上车,扶了醉的不省人事的秦王下来,没成想,昏黄的月光下,一个人影也陪同秦王下了马车,待走到亮处,陆明昌才认出原来这人是无忧子。

  https://www.biqugebar.net/39116_39116594/967890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