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妃爱难逃柳安然龙枊翔 > 第208章 昭帝

第208章 昭帝


昭帝从表面上来看,是个很慈祥的老人,老的理所应当。他已经五十四岁了。这个年纪在古代,已经是长寿的了。

        在历朝历代的皇帝当中,年纪已经很大了。

        他的眼角都是皱纹,像是一朵盛开的菊花,鬓角发白,又整齐的梳好,显得极为工整,就像这个人一般。他的声音很沉稳:“大秦的使者,来了,跟朕要大秦的皇贵妃,柳安然。”

        东娘的目光有些一瞬间的尖锐,随即平静了下来:“陛下要怎么做?”

        昭帝淡淡道:“皇贵妃,不是死在了大秦皇帝的面前么?”

        “是。”东娘立刻明白了过来,开始漫不经心的下棋:“人都死了,找陛下要什么人。”

        他的嘴角含起一抹笑意,似乎对于这样的回答,极为的高兴,他又想起了什么,笑意浓厚道:“大秦的太子也来了,朕会在御书房私下里接待。”

        御书房,私下,这是两个很重要的一点,这代表,她是有机会和自己孩子说上话的。

        东娘手里的棋子落下,毁了整个棋面。

        昭帝仿佛不觉,平静的问:“你要入宫在朕的身边,做女官么?”

        女官代表着,可以见到自己的儿子。

        “要。”

        东娘,是这么回答的,说的理所应当。一个母亲为了孩子,自然什么都能做,何况是入宫。

        他们两个并未在交谈,就这么摆弄着棋局,坐了一下午。淡淡的安静氛围缠绕在身边,格外的令人舒服,两人之间似乎并不需要交谈,只要下着棋,哪怕厮杀在猛烈,都是宁静的。

        这便是血脉相连的力量,让人悸动。

        待离开十七的王府之后,两人上了一辆小马车,外边看上去其貌不扬,里面却是别有洞天。小桌子上有茶点,茶壶坐在小火炉上,梁九功倒了热茶之后,问道:“陛下既然想让公主到自己身边,为何不直接给她公主的名位,而是要她入宫做女官?”

        为了将火炉的热气降下去,车内摆放着不少装着冰块的青瓷器。昭帝靠在引枕上,慢悠悠道:“朕不是要一个公主,朕是要一个女儿。若是突然说了,你是朕的公主,她只会反感,一点点接触吧。”

        “陛下英明。”这一声恭维,湮灭在了蝉鸣与马车咕噜的响动之中。

        其实,树上的蝉鸣声,也渐渐弱了下去,只有一个月寿命的它们,已经可以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外边的石榴花的花期也过了,艳丽渐渐不复存在,落在地面之上,任人践踏,扫走。

        一些美好的东西,都会衰败,然后周而复始。唯有人与动物是不同的,他们从生到死,只有去,没有返。

        所以人何尝不是一种动物,人与动物的区分,大约就在于聪明的脑子以及天性。

        动物在受到危险的时候,会尝试保护幼子,若是对方太过于强大,就会放弃。唯有人,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第一个想要保护的,都是孩子。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

        母爱,便是如此。东娘无比的思念自己的孩子,自然而然的选择了入宫。

        十七听到她的决定之后,并不意外,仔细的嘱咐道:“东姐姐入宫,切忌两人是不能得罪的。”

        东娘知道他身为皇子,关于后宫的事情一定有自己的见解,便细细的听着:“你说。”

        “五哥的母亲,瑶贵妃。贵妃十四岁选秀入宫,十五岁生子,从贵人,累进为贵妃,倒如今已经掌握了六宫。她老人家今年刚过了五十岁的生日,平日里虽然威严了一些,但并不会主动为难谁,最在意的事情,大约便是五哥至今都没有孩子。所以万万不要在她面前,夸奖别人家的孩子。”

        东娘觉得挺有意思,点了点头。

        十七继续道:“其次便是琳妃,我的养母。”他犹豫了一下,似乎在掂量着措辞:“琳母妃十三岁入宫,性情温顺,虽然是秀女出身,但出身并不高贵,家族薄弱。膝下只有十二妹妹一个孩子,养子有我,但非常得到父皇的喜爱。”

        “据我所知,皇后还在世吧。”东娘不紧不慢的提问道。

        十七脑海之中,对于皇后的印象格外的浅薄,思索良久,方才道:“我记事起,母后便一直生病,偶然能见一面,也是病歪歪的。她平日里也不怎么出来,除非是极大的盛典,否则连除夕家宴都不出现,想来也是病的厉害。”

        东娘却觉得没那么简单,巽玉给她的资料里面是,朝霞公主去世当年,十岁的十皇子便被送上战场,同年皇后禁闭,若说这其中没关系,定是不信的。

        十七没有过多与纠结皇后,而是数落起了其他的一些妃嫔:“除了琳母妃以外,九年前入宫的惠充容因为生育了父亲最小的十九弟,颇得父皇喜欢。还有九哥的生母静昭仪,因为九哥征战沙场,也得父皇敬重。其余的妃嫔,都或多或少生育过,但位份都不算太高,都是婕妤之类的人物,其中沈婕妤生育最多,一共三个公主,最为出色的便是十姐,已经及笄,但父皇始终没有指婚。”

        女子及笄,在大唐是一个讯号,就是你必须要嫁人了。

        除非是有丧事,守孝三年耽搁了,否则及笄之后还不嫁人,是要罚款的。这也是出于对人口繁衍的考虑,和男子的束发是一样的。大唐男子十八岁束发,若是不娶,便要交上罚金。

        在大秦也有这样的条例,只不过是二十不娶,十八不嫁。

        在皇族,对及笄的女儿迟迟不指婚,就是有留在京都,参与挣权的意思。十七苦笑:“为此,沈婕妤很是得意。对了,在她面前,不要夸男儿好。对于她的痛脚就是,生了三个女儿。”

        东娘深深的看了十七一眼,这孩子,竟然将皇宫里的人,所有的性情以及逆鳞都摸清楚了。甚至知道自己能得罪谁,不能得罪谁,躲着谁,这样的心智,着实难得。

  https://www.biqugebar.net/12903_12903607/2175497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