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妃爱难逃柳安然龙枊翔 > 第370章 登基为帝

第370章 登基为帝


除夕之夜,皇族齐聚,妃嫔们花枝招展,眼眸流动。

        东娘坐在众人上首,背脊挺直,端的是储君的贤德样子。

        今日除了亲族,还有朝中大臣,整个大殿几乎坐不下,一直排到殿外,仍有坐席。

        酒过三巡,气氛热烈,昭帝眯着眼睛,瞧着场间自己五十八年间,集赞下的全部,不由得哈哈一笑,清了清嗓子。

        在场之人,又有哪个不是人精,立即便看出来,陛下这是有话要说。

        “朕登基在位,共有三十三年,常常忆起先帝,先帝为朝政鞠躬尽瘁,也不过在位三十四年,一想到朕越过先帝时日,便有感愧疚。”

        昭帝说完这话之后,众人一怔。

        先帝唤作唐安帝,安这个名号,说好了便是平安,说不好了就是太过求安稳。

        安帝在位之际,边界摩擦,皆以公主和亲来敷衍过,他所执政的三十年,对外大唐不强盛,对内大臣不俯首,几次险些掀起战事。可以说,大唐能有今天的强盛,和安帝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怎么这个时候想起来了?

        接着就听昭帝随意的说:“为了不越过先帝,朕准备禅让。”

        禅让分两种,一种是给外人,一种是内太子太女,第二种又称内禅。

        群臣自然是蜂拥而起,纷纷连表不妥。

        昭帝看着他们,询问道:“那就来说说不妥之处吧。”

        朝臣面面相觑,谁说什么不妥,储君可是在上面看着呢。

        昭帝今年五十八岁,虽然看上去身体还算硬朗,但谁知其能执政几年,眼下还是不得罪储君来的要近。

        这下子没人反对了,东娘离席跪地。

        昭帝招了招手,梁九功高声道:“乾道统天,文明於是驭历;大宝曰位,宸极所以居尊。在昔勋华,不昌厥绪,揖逊之礼,旁求历试。三代以降,天下为家,继体承基,裔嗣相袭。故能孝飨宗庙,卜世长远,贻庆後昆,克隆鼎祚。朕膺期受命,握图阐极,大拯横流,载宁区夏。然而昧旦丕显,日昃坐朝,驭朽兢怀,履冰在念,忧勤庶政,九载於兹。今释累遗尘,有同脱屣,深求闲逸,用保休和。

        皇太女珍元,久叶祥符,夙彰奇表,英图冠世,妙算穷神,伐暴除凶,无思不服。既而居中作相,任隆列辟,百揆时总,三阶以平。地属元良,实维固本,万邦咸正,兆庶乐推。晷纬呈象,休徵允集,华夏载伫,讴颂知归。今传皇帝位於珍元,所司备礼,以时册授。公卿百官,四方岳牧及长吏,下至士民,宜悉祗奉,以称朕意。

        夫政惟通变,礼贵从宜;利在因民,义存要。条章法度,不便於时者,随事改易,勿有疑滞。昔汉祖拨乱,身定大功,群臣推奉,光宅帝位,而事父资敬,五日一朝,备礼尊崇,号称太上。朕方游心恬淡,安神元默,无为拱揖,宪章往古,称谓之仪,一准汉代。庶宗社之固,申锡无疆;天禄之期,永安勿替。布告天下,咸使知闻。”

        一番阴阳顿挫的诏书下来,下面静谧无声,东娘先是叩首,然后方才接过圣旨,起身面对众臣。

        众臣齐声浩荡:“谨遵太上皇帝旨意,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振奋人心的声音,让人荡漾。

        除夕夜,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当晚,这个消息飞入各个家族,有多少人震惊,又有多少人实际上心中早有预料。

        她身为储君,登基是为顺理成章。

        礼部早就开始布置,一切都有条不紊。

        东娘因为登基在即的缘故,又清闲了下来,但是却不能在随意出宫。为此洛阳特意进宫探望,自然也将巽玉带进来。

        洛阳一见,就恭敬的行礼:“皇上金安。”

        身后的巽玉有模有样的学着,却好无规矩的直视东娘,眼中闪烁狡黠的光芒,无疑是在调侃。

        东娘笑着摇了摇头,不以为忤,示意将人无需多礼。洛阳知道两人肯定有话说,挤眉弄眼的瞧着东娘,末了掩嘴一笑,说道:“我要去静娘娘那看看红袖姑娘,她昨个还教了我一个好玩的东西,就先告退了。”

        东娘的确有事,就没留她。

        人都下去了,巽玉眼睛勾人似的一转,笑道:“陛下?”

        东娘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说:“爱侍?”

        两人听着这两个称呼,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遗忘。明明是想要恶心对方,怎么被自己恶心到了。

        “你觉得,这次庆云太子能来了?”巽玉若有所思的说道。

        东娘冷静地回答:“朕觉得不能。”

        巽玉含笑:“我也觉得不能,那么,谁能来?”

        东娘抿了抿嘴,和他同时吐出一个人的名字:“龙枊翔。”

        她分析之后,觉得有百分之七十的把握,来的人会是大秦的皇帝。

        大唐讲究强者为尊,而大秦则是男尊女卑。女人嫁出去,便是泼出去的水,只有男子才能延续血脉。一旦东娘表示,庆云是她的孩子,并且以武力索要,那么大秦的大臣十有八九是同意的。

        毕竟这样大唐的江山继承者,就有大秦地血脉,而还有景云可以在立为新任太子。

        这样对于谁来说,都是双赢的局面,除了一个人,龙枊翔。

        东娘了解他,他是一个擅长隐忍,有些自卑又十分自负的人,即便是明知道,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他还是会问问自己的心,肯不肯答应。

        问一问,他是否真的甘心,从此以后,和东娘各居半壁江山,在无相见之日。

        谋算,算计的不就是人心么。

        巽玉挑了挑眉,有些意味深长的问:“你就真的觉得,他放不下你?”

        东娘浅笑:“有什么比得到了又失去,更加的不甘心,何况,我比昔日更加的让人有征服的欲望。”

        巽玉的笑容加深,她能如此淡定的说这样的话,就说明,她能冷静,而一个陷入爱情里的女人,绝不会有这样的头脑。他站起身来,欺身靠近,两人相距不过一尺,甚至还能闻到对方身上幽幽的兰花香味:“你可想好了,在见他如何?”

        东娘不躲不避,声音不大,却铿锵有力:“我见他,需要如何?”

        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两个人势均力敌。

        “我等着看那一天。”巽玉只觉得,见到了最好玩的东西。他的兴致被无限度的挑起,当初决定要来大唐,果然是最正确的决定。

        东娘没有理会他,而是推开窗户,看向窗外,晴雪初落,太阳的光芒,开始照耀大地。

        三个月后,天气微微暖和,权利的交接定在了这一日。

        动念头戴衮冕,金饰,垂白珠十二旒,着玄衣,纁裳,衣上由金线绣出日、月、星、龙、山、华虫、火、宗彝,裳上绣着藻、粉米、黼、黻,衣褾上,领为升龙,金线织造而成。白纱中单,黼领,青褾、襈、裾,黻。绣龙、山、火。革带、大带、剑、佩、绶与上同。

        登基大典,远远比立储君来的更加盛大。

        而东娘也从被掌控着,一跃成为了掌控着。

        这天的天气并未有太炎热,但沉重的一身,仍旧压的她喘不上气来。若是昔日的柳安然,只怕顷刻就会到底,好在她是元太女。

        禀明天地,祭祀宗庙,年号元凤,史称,元帝。

        这一刻,她坐在龙椅上,俯视朝堂。不在是乾清宫娘娘,而是被人堂堂正正的唤一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位爱卿免礼平身。”东娘如是说道。

        太阳高升,雨水洗涤过的天空蔚蓝澄清,朝堂之中新旧交替,开始了新一天的篇章。

        东娘登基之后,追封元一皇后为太后,至于坤宁宫里的那一位,在新帝登基的早上,就被发现死亡,自始至终,无人提及。她三十三岁被幽禁,至今已经二十五年,她的禁足,早就已经让人遗忘了她的存在。至今,不提也罢。

        女帝无夫君,只是面首。第二日便册立后宫,巽玉和方元照顺势入宫。

        昭帝退位之后,与东娘说要浩荡出游,后宫妃嫔有子女可随子女居住,无子女可留在皇宫,亦或者回到家族之中,算作是和离。至于子嗣年幼的,可居住在寿康宫之中。

        此懿旨一出,百官无不推颂。

        寿康宫顷刻便少了不少人,剩下的因为能随女儿离开,不由得皆是满怀欣喜,待祝贺完毕之后,一些公主便将生母带走。

        诺大的后宫之中,竟然只剩下了惠充容,沈婕妤等人偏居一隅。

        因为后宫空缺,朝堂上开始提及新帝选秀,东娘以后宫有侍君为由回绝,开始执政的伊始。

        登基之初,一些老臣看着昭帝的面子,不敢放肆,但是随着昭帝当真出游,一时间开始有些不规矩。

        下面的小动作断断续续,就没停过。

        其中以苏家余孽,和支持过五王爷的皇室宗亲为首。四王爷老老实实的做着闲散王爷,谁也猜不透他的想法。

        而东娘,早就料到了朝堂上出现的情况,对于这些事情心知肚明,多半是一笑置之。

  https://www.biqugebar.net/12903_12903607/217541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