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后宫锦桦 > 第22章水波

第22章水波


太后靠在榻上,看着良恒小小人儿摆弄点心。

        良和巴巴的瞅着,强忍着等他分配。

        良恒怎么也摆弄不明白了,他歪着脑袋快要哭出来了。

        太后心里一软,柔声说“祖母不吃,都是我们四哥儿的”。

        良和一听,紧闭着嘴,眼泪骨碌碌的掉下来。

        良恒恨恨瞪了他一眼说“你怎么总是这样一副受了委屈的样子?你这个样子怎么去给父皇建功立业?!你这样没出息的样子,以后就做刘公公吧”!

        两个嬷嬷,几个宫人一下子都笑起来。

        良和委屈的说“我不要做刘公公,刘公公没出息”。

        太后问他“刘公公怎么没出息了呢?”

        良和抽噎着说“上次刘公公出去给皇祖母办事,哭着说自己没出息,说他不放心咱们长乐宫”。

        良恒没好气的说“就是你多嘴”。他几步迈过去,吓得周嬷嬷赶紧伸手去护着,就怕他没站稳,砸在太后身上。

        那知道他轻轻坐下来,慢慢靠在太后怀里,把手里的一块糕喂给太后,眼神明亮,很是真诚的说“皇祖母,等孙儿长大了,就不让刘公公出去办差了,孙儿好好待孙公公,孙儿去替皇祖母做事。”

        太后听他说的坚定,心里一下子软的稀里糊涂,她柔声说“皇祖母不用四哥儿做事,只要四哥儿赶快长大”。

        她又看着满屋子里的人说“都说哀家偏心疼他,你们听听,你们瞧瞧,他嘴里心里都是哀家”。她抱住良恒,慈爱的笑着说“皇祖母知道咱们四哥儿,心里都是皇祖母”。

        周嬷嬷擦着眼泪说“奴婢瞧着也打心眼里觉得四哥儿可人疼呢”。

        太后笑着说“多少孩子这样大的时候话都说不明白呢,就是皇帝这个时候也没这样伶俐。”她突然想起来什么,对周嬷嬷说“去把我那只金凤衔珍珠的簪子找来,送去瑶华宫。锦妃给哀家生了这样好的孙子,哀家心里高兴。她如今是四妃之首,当得起这样的好东西”。

        冯嬷嬷笑着说“太后的好东西奴婢们只当都留着给四哥儿呢”!

        良恒看着太后,认真的说“皇祖母等着孙儿,孙儿长大了,把最好的宝贝都给皇祖母”。

        一屋子人都笑起来。

        太后更是高兴,又嚷嚷着催冯嬷嬷去找几件玩意儿给四哥儿。

        良恒倒不贪心,阻拦着“孙儿不要皇祖母的宝贝,孙儿只要皇祖母高兴”。

        太后哪里肯依,吩咐着“记得从前有一匣子的金球,快找出来给四哥儿玩。再有前年哀家生辰皇帝送来的那个什么,什么……”

        底下一个姑姑人笑着说“太后的好东西太多,一时都想不起来了,不如都抬出来,奴婢们也开开眼!”

        一片笑语中,太后兴起,命人去抬库房的两个装小玩意的箱子来。

        冯嬷嬷笑着说“奴婢跟着去瞧瞧吧,他们哪里找得到呢。”

        太后笑着说“真是须得你去,再拿些料子出来,赏了你们做衣裳吧,白收着也是糟蹋了”。

        众人一起谢恩,太后大笑。

        良恒小声说“皇祖母,不能都赏了人,回头皇祖母做衣裳了怎么办”?

        太后更是高兴,抱着他说“皇祖母等着我们良恒长大了给皇祖母做衣裳”!

        锦桦过来谢恩,正赶上两个大箱子大开着,良和,良恒拨弄着里面各式玉珠,金锁,精巧的手串,把玩的各类翡翠,玛瑙,或小如意,或寿桃,或红枣形状的东西。一些金挂件,小金镯凌乱的缠在一起。

        太后看见她来了,忍不住让她也挑两件,说回去赏人再没有比这些更好的了。

        锦桦笑着说“臣妾今儿是知道了,太后娘娘有多少好东西!只怕普天下最好的东西都在太后的长乐宫里!怪不得良恒这个小财迷整天守着长乐宫,只怕是替太后看家呢”!

        太后看她头上簪着自己刚赐的金钗,金凤嘴里那一串小珍珠晃动之际隐隐荡着一点点的光晕。倒衬得锦桦的美貌中有耀眼的皇家气派,忍不住对下面的人说“还是年轻好啊,哀家年轻的时候,这样的东西真是不少。如今你们倒是懒了,装扮自己都这样省事,可是不行。不说皇帝看了不喜欢,就是有个皇亲诰命的进宫请安,瞧见了只怕不好。”

        锦桦笑着说“臣妾们都年轻不懂事,哪里比得上太后这装扮的本事?就是头上这钗,宫里也难见有这样的样式了。偏是臣妾得了,可见太后偏疼臣妾了”。

        太后指着她说“这话说的好听,哀家爱听”。

        她看了看身后的周嬷嬷,周嬷嬷就带着底下人退出去,姑姑们抱起良和,良恒退到后殿的花圃里玩去了。

        太后笑着说“这宫里,皇帝的妃嫔不少,哀家还就是偏疼你。”

        锦桦赶忙站起来说“臣妾只怕担不起太后偏爱”。

        太后看着她,赞赏的说“哀家偏疼你,自然是你担得起。皇帝总理国事,难免有顾全不到的地方,难为你用心也谨慎。昨个儿要不是你提点,只怕刘贵仪那点赏赐就坏了皇帝的大事了”。

        锦桦低着头说“那是臣妾该做的,皇上操劳国事,臣妾提点一下后宫的小事也是分内的。”

        太后示意她坐下,低声说“如今跟前没有人,倒不必这样拘谨。到底你的祖母还是哀家年幼时的手帕交呢,一晃这些年,你给哀家做了媳妇,也是咱们的缘分”。

        锦桦低头不语。

        太后接着说“荣相是个人才,哀家一直也很赏识他的能力。他把两个儿子都弄到河道当差,也是为了替朝廷分忧。”她看着窗外说“荣妃有三子,也难免他会有心思。换做是哀家,哀家只怕也会意在东宫。”

        她语气有悲的说“良誉是哀家一手带大,仁厚至孝。只有他去了,荣家才能绝了不该有的念头。”

        锦桦忙出言说“也是故太子感念太后养育之恩,舍身而去,也算是皇室血脉为了咱们晋安朝百年基业尽了责了”。

        太后微微一笑,点点头说“倒很是这个话。荣妃还有二子,良贤,良阔,待日后封地为王,也是荣妃的福气”。

        锦桦看着太后,笑着说“那是太后疼惜孙子,顾念其生母。”

        太后看着她,说“哀家知道你是个谨慎的人,皇后不是个能操心的人。后宫的事,你得用心。就是一滴水,不小心抹试,天长日久也会是有所隐患。”

        锦桦赶紧站起来。

        太后说“你不必着急谦逊推脱,你给哀家生的孙子,哀家喜欢,哀家要替皇帝,替恒儿看好这大好的江山。你回去也好好想想我的话,得空就去陪陪皇后,公主远嫁,她又总是不离汤药,有你开导,哀家也能放心”。

        锦桦只觉得冷汗森森,惶恐又不知如何应答。

        太后满意的看着她,摆摆手说“留着四哥儿住哀家这里罢,哀家老了,含饴弄孙的,也是哀家的福气。你跪安吧,哀家的那两个孙子你得用心。”

        锦桦恭恭敬敬的跪下行礼退下。

        冯嬷嬷,周嬷嬷从屏风后出来,给太后换了热茶,又问太后是否午睡。

        太后问了一句“河道有什么消息”?

        冯嬷嬷低声说“荣相两个公子很是能干,治理贪腐,挖掘河道。”

        太后笑着说“荣相虽有私心,到底明白国事为重。刘德福可以回来了。去信,嘱咐他路上小心。”

        冯嬷嬷应了“是”,退了出去。

        太后瞧着地上的大箱子,笑着说“把这个送去瑶华宫。”

        周嬷嬷小声问“太后这是……”

        太后脸有倦色,低声说“皇帝的天下,咱们还能看顾多少年?不过是些没用的东西,哪里还能舍不得。如今,她还是个有大用的。”

        周嬷嬷轻手轻脚指人收拾箱子,抬去瑶华宫。自己服侍太后入寝殿安置小憩。

  https://www.biqugebar.net/95587_95587494/1144300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