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后宫锦桦 > 第38章长平

第38章长平


晋安十九年初,德宗后宫最年轻的淑贵妃郑锦桦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德宗第九子良睿和晋安二十年里唯一的公主,长平公主。

        同年年底,崇华宫冯贵嫔生下了德宗第十个儿子良南。

        面近四十的德宗皇帝和徐皇后,因为长平公主的出生,难得的夫妻和睦。

        皇后体恤淑贵妃生育双生胎的不易,长平过了百日,就被她就亲自接到甘泉宫,日夜不离的照看。

        皇帝想看长平,也只能是亲自到甘泉宫陪着笑脸,说几句好话,才能多呆那么一时三刻。否则,不是公主午睡,就是公主乏了,或者是奶嬷嬷喂奶呢。

        皇后的甘泉宫一时热闹起来,就是丽贵妃,也时常带着些稀罕物件儿来看公主。更别提柳贵嫔,苗嫔,陈嫔这些没有儿女的妃嫔,不是给公主送来新做的衣衫,就是给公主送来刚缝制的软被。

        皇后得了长平在身边,整日离不开眼睛的高兴。长平长了第一颗乳牙,她也是给各宫送了喜讯,一定要大家一起同乐才好。

        长平咿咿呀呀开始学语,她就带着长平各宫走动,什么宝庆堂苗嫔的蛋羹嫩滑,长平爱吃。什么宝禧堂敏嫔声音甜,长平爱听。就是丽贵妃那里,她也照去不误,只说是朝华宫的大床,孩子学走路稳当。

        长平长的越来越好看,眼睛黑溜溜,笑起来直甜到人的心里。

        就是五皇子良和的生母宝春堂的刘贵人,也笑着说“长平是美人生母生的,如今是美人母后养着,一群美人庶母围着,自然越来越美”。

        说的皇后心情更好,只夸她说的没错,完全就是说到大家心里去了。

        等冯贵嫔生下后宫第十个孩子的时候,各宫只是送去了贺礼,还真没办法稀罕这个孩子。毕竟,就是淑贵妃生下九皇子,大家也都这样平常。而十皇子,母亲这样不招人待见。而皇子确实已经不少了,不如公主让人稀罕。。

        冯贵嫔却不在意,她整颗心都在良南身上。就是太后想把良南接到长乐宫抚养,她都毫不客气的拒绝了。理由是,自己舍不得小皇子,又不舍的太后为了一个小孩子费神,直把太后气的头痛。

        长平成了各宫里的名人。

        各宫走动着,带去欢笑,带走夸赞。而长平的生母淑贵妃锦桦,也笑着抱怨皇后“臣妾想看长平也这样不易,好容易来一趟甘泉宫,还得问问是不是抱出去没有回来呢”!

        皇后则体贴的说“生双胎最是伤身体,不用惦记长平,只管将养身子。长平如今是整个后宫的宝贝,更是甘泉宫的”!

        因为长平,德宗二十年的年节,皇帝皇后给后宫妃嫔,京城里的诰命贵妇都下了帖子。宫里的年节夜宴居然改成了长平夜宴。

        天还没黑,进宫的马车就排着长龙,等着宫门查验放行。

        荣昌伯郑府的马车今年来了两辆,大太太盛装打扮,带着两个穿戴体面的年青女人早早就出了门。这两个女人正是伺候过淑贵妃的如意和平安。

        第二辆马车里坐着的是大太太的大儿媳妇,正四品内阁大学士郑锦安的夫人刘氏。她一身华丽的桃红色短衫搭配月华裙,外披一件青金色鹤氅。头上簪着几只金钗,样式古朴,不见奢华却有古香别致。手腕上戴着几只精巧镶宝石的金镯子。

        出门的时辰不晚,到了宫门却不是最早的。

        幸亏宫门口的侍卫,太监们个个都是伶俐人,一看马车上的徽标,就是紧着过来查验身份,满脸笑容的给大太太问好,只说是前面就是中山卫家的人,只能略等一会。

        大太太一听是中山卫家,自然是明白,是丽贵妃的母家。她笑着说“竟不知道卫家来了女眷,早知道请进府里叙叙旧了。都是沾亲带故的一家子,她家理应先进宫的”如意平安也笑着递上荷包。

        郑锦安的夫人刘氏,一听是中山卫家,自然知道郑家不及卫家的门楣高。她更是气定神闲的抱着手炉,笑着对身边的仆妇说“中山卫家居然也来了,多年不见,只是不知道来的是卫家的什么人”。

        那仆妇面容清秀,是出嫁时跟着来的贴身婢女子墨,如今嫁了郑家的管事,现管着郑锦安这边院子的上下几十个仆妇丫头。

        子墨看着后面乌压压的马车,一面咋舌,一面说“也是太太出来的早,后面只怕几十家子还等在咱们后头呢!”。她想起刘氏的问话,低声说“如果不是皇上有心,卫家也不会来人”。

        马车一路没有耽搁的就到了禁宫宫门外。

        如意,平安扶着郑家大太太刚下马车,早有一个体面宫人过来行礼问安。

        郑家大太太笑着说“也是皇后娘娘有心了,可是当不起邓姑姑的礼呢”!

        来的正是甘泉宫的邓姑姑。她笑着说“郑家太太自然是当得起的。您可是长平公主的外祖母呢!”

        郑家太太也笑着说“看来也是托了公主的福,让皇后娘娘抬爱了”。

        邓姑姑一听公主两个字,就喜笑颜开的说“咱们长平公主就是一个福星呢!如今,满宫里都围着公主殿下转,就是皇上,也没有一日不来瞧瞧的”。又笑着说“夜宴大殿里,您瞧一眼,就明白了”。

        她又低声笑着说“太后娘娘今晚不来了呢”!

        大家都悄然一笑,这可是一个好消息。

        走上中间铺着红毯的石阶,已经是早早在石阶两边的栏杆上挂上了灯,宫人们从红毯旁来回走动,并无忙乱之声,却见笑容满面。

        殿门紧闭,却透出光亮来。可见里面自然是灯火通明。一旁的侧门有宫人打起墨色厚厚的棉帘子,邓姑姑笑着说“从这边进去方不能让大殿里入了冷风,也是皇后娘娘心疼公主的心思”。

        大太太嘴里说着“到底是打心眼里去疼,自然色色想的周到呢”。进来才发现是用高大的木板支架把大殿特意隔断出来这样的通道,左侧有一道门,也垂着帘子。两边宫人打起帘子,这才进入大殿。

        一阵暖意袭来,只觉得浑身舒坦。应该是大殿的夹墙供着热炭,就是脱了厚厚披风也觉得有点热。

        有来得早的,也有跟着大太太后面进来的太太贵妇们,都笑着相互问好,致年节福。

        大殿上地上清一色的是铺着软垫的矮塌和矮几,崭新的软垫上绣着各色颜色鲜亮的樱桃,苹果,香梨等果子。邓姑姑抿着嘴笑着说“为了公主看着高兴,都是各宫的主子们的心意呢”。

        大太太真是脸上也藏不住的惊喜了。可见,长平受宠。

        直走到左边靠近正位下的第二个矮塌旁,有两个宫人笑着上前迎过来说“能劳邓姑姑的辛苦,可见是殿下的外家了”。大太太瞧她们穿戴和邓姑姑不相上下,头上挽着发髻,戴着八宝嵌珠钗,并几只简单珠钗,腰间都垂着精致的荷包,玉佩并香囊。

        邓姑姑笑着说“这是宫里的女官,如今我们娘娘也偷懒了,这上上下下诸事繁琐,有了她们,娘娘就能踏实陪着殿下了”。

        大太太只说不敢当,哪里就这样金贵了。旁边一位靠在软榻上年青的贵妇笑着说“平日里当不起,今日里就当得起。郑家太太,您就当是公主给的体面罢”。邓姑姑并两个女官都笑着说“卫家夫人说的极是,快入席吧”。

        大太太谦让一下就坐下了。邓姑姑笑着说“这才是了。”交代几句,方匆忙出去了。

        后面的刘氏和郑锦安同僚的太太们笑着坐在自己的席位上了。

        大太太打量着靠在软榻上的贵妇,不是有年纪的人,看起来和刘氏年岁差不太多。就是装扮也很相近,只是脸上不经意之间是隐隐的气度不凡。眼神很是淡定,举止从容且优雅。

        大太太笑问何时启程,何时进京,一路上可还顺利。

        那贵妇很是亲切的靠过来,低声说“可是不敢当您这样问我,说起来我是晚辈,您叫我如芸就好。”

        贵妇身后的婢女笑着说“这是我们家现在的当家奶奶,东平李家的大小姐,如今是丽贵妃娘娘的侄媳妇。”

        大太太心里震动,中山卫家和东平李家居然联姻了。两个世家结亲,这可是大事。她笑着说“还是多年前,有幸见过东平李家的李侍郎呢,算起来有十多年了吧”。

        李如芸低声说“正是家父呢”。

        两人有了话题,自然是心知肚明的成了沾亲带故的旧相识。互相说着女人孩子之间的事,更觉得亲近。既然是旧相识,又这样聊得来,自然就殷勤挽留回府过夜。

        待到时辰到了,宫人们上菜的时候,大家突然觉得眼睛一亮。

        不说宫人们一身粉色衣裙,头发都梳成兔子耳朵的形状,没有头饰,不戴耳饰。一个个涂着粉嫩嫩的胭脂,一个个的很是可爱模样。就说送上了的食物,也是让这些女客们个个笑。

        有蛋羹,有各色水果做的果汁,还有香浓的精巧糕饼。然后就是这个季节难得的蔬菜,还有让人胃口大开的清蒸鱼。

        这是孩子们喜欢的,也是女人们喜欢的,美食。

        然后就是,就是皇帝,皇后,丽贵妃,淑贵妃,柳贵嫔,及各位贵人,都满面笑容的拥簇着一个孩子走进来。

        而且,皇帝身边所有的女人,一色都是家常衣裳,身上的首饰都是花朵或者可爱的小动物的。丽贵妃头上戴了一只黄金松鼠发簪,可爱的金色松鼠捧着一只红宝石做的草莓。淑贵妃衣裙上绣满了各色花朵,行动间如百花缤纷踏春而来。而皇后,满脸的笑容,头上是白玉兔子吃着红宝镶嵌的红萝卜的金簪,还有一只葡萄金步摇,颗颗晶莹的宝石,真是又别致又亮眼。

        柳贵嫔,各位贵人也是衣裳家常,心思都用在发簪上了。就是手指上,也都没戴一只戒指。

        有过孩子的妇人自然知道,手指上的戒指容易划伤孩子细嫩的皮肤。这满宫的女人们都空着手指,可见都是为了这孩子。

        皇后直接抱起这个孩子,笑着对下面的人说“今天不必行什么大礼了,也是我们长平来晚了。”

        皇帝嘴里说着“只管一起坐坐,也是年节同庆的意思就好了。”眼睛却看也没有多看下面这些女客们。

        就是入座的妃嫔,也是一脸笑容,总是看着这个孩子。

        大太太进宫多次,总是没见着锦桦这个最小的孩子。这次也是第一次看到长平。眼睛不是特别特别大,而是大又长的凤眼,皮肤白嫩,睫毛浓密,小嘴翘着。笑着,笑起来眼睛明亮,直让人心里暖暖。身上穿的很是精细,最好的锦缎最好的刺绣,就是脚上的鞋子,也是綴满了小小晶莹的宝石。她转过身,笑的看着台阶下的众人,胸前的璎珞才真是难得的宝物。金项圈里侧光滑,外侧点嵌着一色浓正红的宝石。圆润的珍珠串坠着精巧的翡翠葫芦,黄金如意,白玉平安扣,红色的珊瑚珠子,青金福豆。

        大太太的心都快暖化了,只看着这个孩子,打心眼里稀罕不够。

        皇后笑着说“带我们长平下去走走,也好叫你们也见见如今咱们晋安唯一的小公主”!

        邓姑姑对着长平轻轻施礼,才从皇后怀里接过长平。就这样抱着,从左边台阶下来,在每一个女客前都稍作停留。

        女客们没有不稀罕的,一个个都在邓姑姑面前夸赞长平。就这样转了一圈,邓姑姑上了台阶,准备把长平抱还给皇后。哪知道长平嘟着嘴,手指卫家李如芸。

        皇后微微有愠色。

        李如芸却笑着站起来,右手一伸,掌心中一个奇巧的刺猬。小小的,极其精致。

        她出席伏地,手心高举。

        长平笑着说“要,要,要”!声音清脆,又高兴又急切。

        皇后赶紧抱她下来,还真怕小刺猬会伤了长平。仔细一看,笑容满面。这是一只鸡蛋大小的宝贝,黑色的稀有宝石做成刺猬的形状,尖刺上镶嵌着圆圆的小果实一样的红色宝石。刺猬的眼睛更漂亮,是一对小小蓝色猫眼石。

        皇后笑着说“这可是个稀奇物件儿”。

        长平探出身子,伸手去取。

        李如芸伏地低声说“这是丽贵妃娘娘幼年时候的爱物儿,这次娘娘送回家信,只为把这只刺猬送给长平公主。家里到底不放心,必要妾身亲自一路带进京亲呈殿下”。

        皇后看着眼睛里都是长平的丽贵妃,心里很是赞赏!可见心里惦记公主,这样的东西自然是送给公主最合适。

        她就势抱着长平轻轻一送,长平便得了她的爱物儿。高兴的呈给皇后看。

        邓姑姑笑着说“还是公主孝顺,什么好东西都先给娘娘瞧呢”!

        皇后把长平递给邓姑姑,亲自扶起李如芸,感慨的说“到底咱们情分不同,皇上还是卫太傅的学生呢!难为你们的心了,以后年年进京,就入宫来瞧瞧咱们长平吧”!

        底下所有的诰命贵妇,夫奶们,一时只觉得自己一家子失去了一个天大的机会。如今,中山卫家得了长平青睐!

        得了长平青睐,不就是得了皇后,皇帝,整个后宫贵人的眼吗?

        这个晚上,吃的很舒心,笑的很舒心。只是,怎么没费心讨好到长平公主呢?

        夜宴散去的时候,皇后命人送给卫家两坛子果露,并说,这是宫里宝庆堂苗嫔娘娘亲手所酿,赏给卫家女眷们尝尝。

        李如芸不亢不卑的谢过皇后,并请小太监们小心抬到马车上。举止从容的和大太太一起出了宫。

        马车驶入了荣昌伯府大门。

        第二天一早,就离开郑家,离开京城,返回中山了。

        【作者题外话】:这是暮有雾第一部小说,写作还很稚嫩。但是,谢谢大家支持!

  https://www.biqugebar.net/95587_95587494/1144299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