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春闺梦里人 > 第40章 第40章

第40章 第40章


将近傍晚,雨慢慢停了。

        人有些惫懒,也没有坐船,便独自慢悠悠从城北走回来。

        花朝节最热闹的是晚上,整个姑苏城都被各色花灯点得通明。街上人车往来、摩肩接踵,小贩沿街叫卖,各式新鲜出炉的花糕散发着香气。

        我一路沿着城内的河道往回走,身边时而有少年少女携伴提着彩灯擦肩而过,他们欢笑着将手上的花神灯投入水里,这彩灯很快飘满了河道,将整个河面映得亮澄澄的,然后又从怀里取出彩带挂在树上,正笑着说着要比谁挂的时间久。

        这叫我也很容易想起儿时跟家里的几个姐姐妹妹出来放花灯、贴纸红的日子,当时外祖母总会亲自带家里的几个女儿出来游赏,她跟我们说:“这花朝节其实就叫女儿节,本来就是我们这些女儿祈福的节日,才不叫那些臭男人污了眼。”

        每到这时,外祖父肯定就会很无奈的叹上一口气,捻着他的胡子,背着手转身找自己的棋友去了。然后外祖母就会冲着我们哈哈一笑:“别理那个老古董,我们自己玩儿去。”

        正出神想着,等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地就停在曾经外祖父的老宅门口,自外祖母、外祖父相继过世后,舅舅又外放了做官,这边的祖宅也自然就变卖了出去,所以这原来挂着“苏府”的金字大匾早已被换成了别家姓氏。

        门口有看守的家丁斜着眼看我,往我这边走了一步,昂了昂下巴,驱赶打发的意思很明显。

        我拱了拱手以示抱歉,很快转身走了。

        这一年的日子,于我来说仿佛如同发现桃花源般,过得平淡而安宁,也叫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时间一晃而过,春归后是夏往,再往后便是秋来。

        璟明最终还是按旨意同湖州知府的嫡女苏氏完了婚,大婚的日子定在盛秋,今年是个产收的丰年,水稻连着几里都是黄灿灿的,一颗颗格外饱满的挂在穗上。我当时就说他定是个有福的,所以给他添礼的单子上,除了提前备下的礼金,还特意附上了一袋儿自己种的稻米,寓意希望他能多子多福,一生无忧。

        再说说刘姐,随着月份见长,她的肚子眼瞧着跟皮球一样涨得愈来愈大,行动也愈来愈不方便,好在在立冬来临前,生了整整一天一夜,总算得了个大胖小子。是真的胖,那一小截手跟嫩藕似的鼓出来。

        我把提前备好的一个小金锁放到他手里,他那肥嘟嘟的小手一抓,竟然就不松手了,还用着那圆溜溜的眼睛冲我一笑,口水就流了下来。

        我抬头对着刘姐跟郑先生肯定地说:“这孩子以后肯定是个抓钱的手——”

        刘姐笑得见牙不见眼连连点头道:“抓钱好啊。”

        郑先生却摇摇头,犹犹豫豫半天只说:“还是得读书,做商人没出路——名字不如就叫郑考功吧。”

        刘姐没好气给了他一掌:“放你娘的屁——读书就有出路了?你读出个啥来了?”

        他们又开始争论该取个什么名字,我好笑地摇了摇头,忽然感觉小婴儿抓住我的手。我心里一动,低头看他,他小小的手握着我的食指,正瞪着像葡萄一样的眼睛张嘴出神地看着我。

        我冲他弯眼一笑:“健康快乐长大就好——对不对呀”

        他也忽然张嘴冲我笑起来,像是应了我一样。

        从刘姐家出来后,我就回去了。刚推开门,发现门微掩着,便知道肯定是月桂从店里回来了,不由笑着出声唤着:“月桂——”

        而剩下的话突然被涌上来的恐惧吞没。

        我看到院子里的那个人,全身僵在原地。

        而月桂正低头无声跪在旁边,惨白着脸色。

        我深吸一口气,才稳住颤抖的身子,面无表情地走了进去。

        李瑾听见我的脚步声,这才慢慢回头看向我。那一瞬间,落在我眼里,如同放慢了百倍的动作,我清晰地看见他眼里的淡漠,以及微微扬起嘴角——或者说只是嘴角扯起的一点弧度来得更准确。

        他目光慢慢落在我身上,由上至下打量了一番,叫我有一种被蛇盯住的毛骨悚然,凉意从脊椎骨升起。

        “一年不见,太子妃连礼数都不记得了吗?”

        我咬紧牙关,垂下眼,浑身僵硬向他福身行礼:“太子万福金安。”

        我半蹲在那儿,久久没有听见他叫我起来,好一会儿,才见眼幕印入一双石青缎靴子,上面绣着针脚精细的四爪蟒暗纹。

        头顶传来一声嗤笑,他将我下巴轻轻一挑起。我被逼着用一种极为轻贱的姿态看向那人,他看着我的眼睛,带着几分嘲讽。

        “怎么,怕我怕成这样?”他将我一把拽起来,拉到眼前,讽刺道,“你不该怕我的呀——”

        我不愿看他,只是闭上眼,声音带着颤抖:“李瑾,算我求你,放过我。”

        “放过你?”他忽然冷笑一声,一把丢开手,“谁来放过我?”

        他旋即转头朝旁边的侍从道:“带她过来。”

        “是。”

        “娟娘——”母亲的声音忽然从门口传来。

        我有些错愕地抬头望去,一身华服的母亲被两个侍女搀扶着走进来,她一看到我,立即就红了眼,话都说不出来:“你——”

        我眼睛也红了,瞧着母亲头发似是都白了大半,不由心下一酸:“娘……”

        她快步走过来,停在我面前,看着我,却忽然抬手给了我一巴掌,尽是怒其不争:“不忠不孝之女,给我跪下!”

        我捂着脸,脸侧在一边,心整个凉了下去。

        只见她转身先我一步跪在李瑾面前:“是臣妇教女无方,才叫她做出如此胆大妄为的举止,如今臣妇无颜面对天家,也无颜面对范家,但求太子念在夫妻情分,绕过范绮一回,臣妇愿替小女受罚——”

        “此举乃我一人所为,与他人无半点关系。”我打断她,立即低头跪在李瑾面前,木着脸,并不抬头看他,“太子若有处罚,范绮不敢有半句怨言,但求不累及范家。”

        李瑾冷笑一声,忽然蹲在我面前,钳住我的下巴,逼我视线与他平齐,恨声笑道:“范绮,你何曾对我可有过半点情意?”

        他只丢下了这句话,便再不看我,边往门口走边吩咐侍从:“准备回京”,便快步出了院子。

        母亲这才连忙扶我起来,眼里尽是自责和心疼,伸手想摸我的脸:“娟娘,疼不疼?刚刚娘也是万不得已,你不要怨娘太狠心——”

        我只侧头避开她的手。

        她叹了口气,也别过身去,取了巾帕擦泪。

        这时,门口有内侍弓着腰赔着笑脸进来,向我们行了礼,便朝门口一请:“娘娘、范夫人,是时候该走了——”

        我朝他行了礼:“这位公公,容我进屋收拾一些东西——”

        他忙后退一步,侧过身:“当不得娘娘的礼——奴才便在门口等娘娘,还劳烦娘娘快些。”

        我点点头,转身进了屋子。收拾完东西,才发现最终也没什么能带走的,如今想来,这一年,不长不短,跟梦一样,

        最终还是破了。

        我走出院子,便见门前停了几辆马车,而一排黑甲军如同门神一般站在门口,将围过来看热闹的几个街坊邻居隔开了一些距离。

        我一眼看到刘姐,她正冲我挥手:“小范。”她对上我视线,才忙对那个面前的侍从道:“我是她邻居,认识的认识的——”

        那黑甲军看我一眼,见我点点头,才放了她进来。

        我朝她走过去,她忙拉我低声问:“这就是你那主家?我乖乖个神,这么大阵仗来抓你回去?”

        我点点头,便要跟她告辞

        她拉住我:“唉,你要是不愿意,咱们就去报官——再有钱,也不能这样仗势欺人——”

        李瑾忽然下车走了过来,朝我走了过来,一把将我拉到身后,转身命人端上一封银子,朝刘姐一拱手,面色如常:“您是刘姐吧?这一年,内子托您照料,惹了不少麻烦,这里是三十两银子,一些小小心意,略表心意。”

        刘姐在看到他的容貌时已经就愣住了,而在看到他呈上来的一盘银子以及落在耳朵里的“内子”时,就整个人傻在那儿,许久才回过神来,连连摆手,磕磕巴巴道:“不不不……不麻烦,原来是是……是相公的夫人啊……我还以为是……是我眼拙,冲撞贵人了。”

        我看向李瑾,他面色如常,不知在想什么。

        刘姐这才尴尬地搓搓手,不由后退了几步,隔开了些距离,整个人忽然就拘谨小心起来。

        李瑾没再理她,也没看我,转身上了车:“等我请你吗?”

        我收回目光,在一众邻里的注目下,上了后一辆马车。

        马车启动,前面的黑甲军长吁一声驱赶群众,众人才纷纷躲到后面,目送着这一行华贵马车的远行。

        我余光透过车窗的缝隙,看着人群在身后渐渐远去,刘姐跟郑先生站在人群里,探着头远远望着,渐渐变小,转过一个巷子后,便消失在了视野里。

        看着周围的景色化成虚影,一点点倒退回去,我忽然就想起《桃花源记》的最后一段话是:

        遂迷,不复得路。

  https://www.biqugebar.net/85148_85148494/1279025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