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保命为上 > 第22章 太子的姻缘

第22章 太子的姻缘


赵承晋傍晚回来的时候,何林意还在戏院睡得香香的。

        良妈便跑来禀告说太子已在大厅等候多时,两位郡主正陪着喝茶。

        大厅里只有秦恪祯还陪着宋彦启,秦恪敏早已不见踪影。

        赵承晋倒也不觉得奇怪,以她的性格肯定是坐不住的。

        秦恪祯站起身,甜甜地唤了一声晋哥哥。

        蹲在屋外墙角的婢女看见赵承晋回来了,立即起身飞快地跑去通报秦恪敏。

        赵承晋朝秦恪祯微微一笑,又转向宋彦启问道:“太子找我有事?”

        宋彦启起身说:“让你陪我去个地方。”

        “哪里?”赵承晋问道。

        宋彦启想了想又忽然转身对秦恪祯说:“妹妹要么先回去吧,我和承晋要商量点重要的事。”

        秦恪祯觉得有些蹊跷:“什么事我不能听?”

        宋彦启讨好地说:“自然是朝堂上的事,你先回屋去。”

        秦恪祯有些将信将疑,依依不舍地看了赵承晋一眼,才走出出去。

        宋彦启确认秦恪祯走远了,才对赵承晋说:“万香楼。”

        赵承晋微微皱眉:“若让皇后娘娘知道……”

        宋彦启的笑容更加灿烂:“所以才找你一道同去。母后顾念老将军和老夫人的情谊,定然不会处罚你,到时我自然也能沾点好处。”

        赵承晋轻叹口气。

        “今日我可没带随从,这龙蛇混杂的地方若有什么事,还得指望你保护我呢。”

        宋彦启说着就往外走。

        赵承晋颇有些无奈地跟上他的脚步。

        宋彦启对他满脸的不情愿不以为然,讪笑着说:“承晋你放心。不止我母后不会知道,你那刚过门的小娇妻也不会知道的。听说她一早就出去听戏还未回来呢。”

        赵承晋可没担心何林意会不会知道。但经宋彦启这么一提,他原是有些意外,没想到最爱闭门不出的她竟然也会早出晚归,但转念一想便猜到她是为了避开恪祯和恪敏。

        宋彦启和赵承晋年龄相同。当年赵承晋父母早逝,西锦皇帝和皇后感念他父亲对西锦的功勋,便让他与太子一同读书习武,直到他十三岁。他们的少年时期几乎是日日都在一起,明面上是君臣,实则却有手足之情。即便现在都已成年,只有他们两人时,也经常不顾及君臣之礼。

        这会儿宋彦启就有些贱兮兮地凑上前说:“我听说这些日子你都睡在自己房间?”

        赵承晋撇撇嘴,不理会他的八卦。

        宋彦启是少数几个能从赵承晋一贯冷淡的口气中听出些微情绪差异的人。他换上一副明显讨好的笑容说道:“当初确实是我说服父王和母后,说你更适合南兴国的驸马,但我也不是胡说。南兴国公主这温软的性子,若嫁予我,岂有什么美满?与你才是刚柔并济,天造地设的一对。”

        赵承晋忽然想起她为了能够避开他而在雪地里站了一盏茶时间的事情,不禁嘴角噙笑,反问了一句:“你怎知她性格温软?”

        宋彦启略是一怔:“难道不是?”

        此时两人已走到了府门之外。

        赵承晋望着路上的积雪问道:“太子可要乘轿?”

        “当然不。”宋彦启抬头看了看天空,“这会天色刚暗,待我们走到万香楼,正是最热闹的时候。”

        两人迈步走进雪地里。

        宋彦启又说:“我看你对那位南兴国公主也不是全无兴趣。”

        赵承晋反问:“太子似乎也很有兴趣?”

        宋彦启耸耸肩说道:“当初毕竟是我说服了父王和母后,算来我也是你们半个媒人。若是你过得不甚如意,我岂不是罪过?我自然要多加关心。再说赵老将军只剩你这一脉了,不止是我,这西锦国上下可都等着你给赵家开枝散叶呢。”

        赵承晋可不信他这番说辞。“可让太子操心了。”

        “那两个小丫头住在你府里,没少给你添麻烦吧?我可听说恪敏还没住进去就把你那夫人从新房赶到西院去了。”

        提起何林意,赵承晋眼前很自然地便浮现出何林意那同情中还透着担忧的眼神,心情复杂地微微皱起了眉头。

        宋彦启注意到他脸上微妙的表情变化,接着说道:“你那夫人怕是还不知道东院那间新房意义非凡吧?”

        “她知道。”

        “那她竟然就搬出去了?”宋彦启先是惊讶,随即又了然于心地笑了,“当初母后知道此事还曾说,这南兴国公主别的方面不说,性格脾性倒真如传闻那般温柔纯良,夸赞她总还是有些当家主母的气度,识大体有分寸。看来这步棋倒是走得又稳又准。”

        在他们两人屈指可数的几次接触中,宋彦启早就看出她是藏起了脾气和性格的,绝不是什么纯良小白兔。只这一件事,不就轻轻松地让他母后对她平白多了些许好感。

        赵承晋当然知道宋彦启是在暗指何林意借此事博取西锦国皇后的好感。他想起当初她可是高高兴兴地搬到西院去的,外人看着是受了天大的委屈,可分明是阴错阳差顺了她的心,好教她有个正当理由能躲他远远的。他觉得“皇后的好感”这件事,倒更像是她的意外收获,而不是本来目的。

        赵承晋转移了话题:“前天王丞相还请了范侍郎与我去府上做客,他有意将千金许给太子你做侧妃,特找范侍郎与我商量此事。”

        宋彦启蹙眉:“我父王与母后尚且不急,王丞相倒如此着急?”

        赵承晋略微一笑:“我原本也不晓得原委。后来范侍郎同我说起,今年秋天皇后娘娘的宴席上,花楼的灯笼掉下来差点砸到这位王大小姐,当时你正好在皇后娘娘宫里,顺手救了这位王大小姐。于是她便对你一见倾心。”

        宋彦启仔细回想了一番,确实记得曾有那么一次,他顺手挡掉掉落的灯笼,但对灯笼下还有个女子这件事却毫无印象,不过倒记得当时范侍郎可并不在现场。“我都不记得了,范侍郎怎会知道得如此详细?”

        “曾有人同他细细说过此事。”

        宋彦启十分诧异:“女儿家的心事,竟然还会向他提及?”

        赵承晋淡淡地应道:“自然不是王大小姐说的。”

        “这范侍郎,可总是能教人刮目相看。”

        宋彦启由衷地叹道。乍见范世辉之时,只觉得是敦厚内敛的书呆子,不成想他却十分懂得人情世故,圆滑得很。王丞相和张部郎一向不太对盘,大事小事常常都要争上一争才能罢休,谁都不想多掺和。可范世辉却从不避忌,总能轻松机智地化解王丞相与张部郎之间的矛盾,从不叫两人落得不愉快。

        赵承晋和范世辉有过几次往来,也是十分佩服他处事的圆滑从容。

        其实范世辉这种远超同龄人的世故,细究起来丝毫也不奇怪。他祖上十三代均是州官,只是到他曾曾祖父这一辈,突遭变故家道中落,最穷困之时甚至还需亲戚接济度日。不过毕竟是家学殷实的书香门第之后,他的父亲凭着渊博的学识和良善的品性得到了州衙的赏识,不止请他父亲到州府里教授州府公子,还举荐他到书塾讲学。慢慢地,他们的家境也因此好转。少时贫困颠沛的经历,让范世辉与那些自小便养尊处优的公子哥们多有不同。

        宋彦启意有所指地说道:“我父王对他很是器重,看来王丞相对他也很是器重。”

        赵承晋和宋彦启自小一同长大,西锦国皇帝皇后又对赵承晋分外关爱,他们两人在君臣身份之外还多了份兄弟情谊,朝堂上有目共睹。所以要打探宋彦启的心思,找赵承晋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可范世辉刚得官封没过久,与宋彦启关系也不甚亲近,王丞相竟然将他也请来商讨,显然说明是将范世辉当自己人在看待的。这就不得不叫人感叹范世辉的交际能力了,短短时间竟然就获得了王丞相的认可。

        赵承晋听出了宋彦启对王丞相的调侃,笑了笑又问:“那不知太子对王大小姐可有意?”

        宋彦启想了想佯装沉思:“这王大小姐长得如何?”

        赵承晋回答:“太子不是见过?”

        “我见过?”宋彦启惊讶地挑眉,随即失望地摇头,“若是国色天香之姿,我若是见过必定又印象。看来这王大小姐……”

        赵承晋难得调侃了他一句:“那天怕是只顾着灯笼了?”

        宋彦启轻笑两声说:“你这么急着要将王大小姐塞予我,是企图报复吗?”

        “王丞相恳请我私下问问太子的心意,我也不好推辞。”

        宋彦启笑道:“恐怕要让王丞相失望了。”

        赵承晋早料到会如此。

        他们两人边走边聊,走到万香楼时已是夜晚最热闹的时分。

  https://www.biqugebar.net/76875_76875172/1125293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