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回九五发家致富 > 第12章 胡搅蛮缠

第12章 胡搅蛮缠


第11章胡搅蛮缠

        “苗东苗南你们也去休息。”苗勤之躺到竹床上,开始闭目养神。地里的出息有限,靠天吃饭收成很不稳定,更别说他还是个半吊子。

        家里三个小孩,苗东苗南都到了年纪,读书的事不能再拖。还有小喵,她都两岁半了,走路还是晃晃悠悠,得带她去医院检查下,看有没有问题。

        苗老太也是快六十的人,年轻的时候吃多了苦,年纪一大各种毛病都容易找上来,治病也需要钱。哪哪都缺钱,苗勤之没办法把所有寄托都放在分家后的那一亩三分田上。

        可除了种地,他还能做什么呢?

        他厨艺倒是还行,可以去县城找个酒店做大厨,可哪样的话就无法照顾家小。县城离家太远,他没办法每天来回上班。

        那就只能和以前一样,孩子放家里,他在外头租房工作。但——大嫂的态度摆在那儿,苗勤之已经无法相信自己离开家后她能好好照顾几个小孩。

        还有一点,苗勤之也隐隐担心,厨师都有圈子,省城发生的事情未必不会传到他们县城,到那时在县城找的工作不一定能保得住。

        想来想去,都没有什么好想法。

        就在他迷迷糊糊快要睡着时,门口突然传来了“砰砰砰”的敲门声,伴随着敲门声还有一道尖锐的女声:“老三,快起来,去干活了。”

        苗勤之猛地惊醒,是大嫂的声音。

        李翠芬见苗勤之没有回应,又喊了起来:“别偷懒,赶紧起来,地里那么多活等着做呢。”

        这时门口又传来了一到略显苍老的声音,苗老太有些不满道:“老大媳妇,你喊什么呢!老三今天才到的家,休息一天怎么了?你就这么容不得人?”

        李翠芬没好气道:“妈你这话说清楚,什么叫做我容不得人?我和建军两个谁不是天天累死累活一刻都不得闲。哦,我算是知道了,在您心里您三儿子就是宝贝蛋,不能干活不能累了,我们两就是那该死的老黄牛,一天天的就该长在地里才对吧?”

        苗老太:“我哪有这个意思?老大媳妇你可别曲解我的意思。”

        “您没这个意思?那你拦着我做什么!”李翠芬瘪瘪嘴,“说起来我还不想管你的宝贝蛋呢。要是分家了,谁在乎他中午睡到什么时候起床干活。他就是睡到晚上不干活我都没意见。”

        分家之言一出,苗老太彻底哑了口。李翠芬又开始敲门:“快起来,又不是猪,哪有那么能睡的。”

        苗勤之坐起身,深吸一口气,然后才去开门:“大嫂,不好意思,睡得有点沉,麻烦你喊我了。”

        李翠芬黑着脸,没好气道:“又不是三岁小孩,还要人叫起床的。下次长点心,到了点就起来,地里活计不能拖。”

        “行,我知道了。”苗勤之好脾气道,不想与李翠芬起争执。闹起来,为难的只会是苗老太。

        李翠芬本来还想着苗勤之要是不满和她争吵,她就干脆把这件事闹大了,非得逼得死老太婆分家不可。没想到苗老三心机这么深,丝毫不搭茬。

        苗小喵听到李翠芬的话,差点忍不住想出去怼她一顿。到底是谁占谁便宜,她心底没点数吗?

        小人,完全是个得势就张扬的小人。

        苗小喵又忍不住想起前世李翠芬闹分家的那段日子。

        她早上睡不着起早了,爸爸也要跟着起来,不然就是懒鬼爱偷懒。但她怎么不想想,她六点就收工回家,吃了饭回屋倒头就睡。而爸爸却打着手电筒,在地里忙活到九、十点,等他到家洗完澡,再上床睡觉就已经快凌晨。

        下雨天,她去村子里玩,和村里那些三姑六婆夸白,连吃饭都要人去叫。大伯也在家休息,而爸爸却得出去干活。

        理由是苗家没分家,大房两个壮劳力,只有一个小孩在家吃饭。而三房只有爸爸一个人干活,却要养三个小孩。

        他以前没下过地,手脚慢还不勤快,就是扒在他们大房身上吸血的寄生虫。所以下雨天,她和大伯可以在家休息不干活,而爸爸不可以。他得像一头老黄牛,风雨无阻地干活。

        但她怎么没想过爸爸在外头工作那么多年,没吃过家里一粒米,但他的工资却都如数寄回家里吗?寄回来的钱,难道不是花在大房身上吗?

        大堂哥读到初中毕业没读书,大堂姐读到高三,现在还要考大学,如果不是有爸爸寄钱,光靠他们两种地想这么悠闲轻松地供两个学生读书,怕是在做梦。

        村西头的王老蔫家也是供了两个高中生,他家日子是怎么样的?

        一年到头都舍不得吃一次肉,王老蔫和他老婆身上穿的衣服那是补丁摞补丁,洗衣服都要小心翼翼的,就怕用力一搓衣服搓没了。

        过年家家户户杀年猪,除了自家吃,也会卖一些猪肉给亲戚朋友。卖多卖少就看主家的意思,但就算是最爱钱,最抠门的人家,除了过年要用的肉也会留上二三十斤好肉(猪头、猪蹄、内脏那些边角料都不算在内),熏成腊肉留着年后慢慢吃。

        但王老蔫家就留两斤肉和一个猪头,肉过年炒了吃以及待客。猪头拿来祭祀,初一祭祖十五谢菩萨,之后再熏起来,等孩子们放月假时切一小块勉强当个荤腥。

        一个猪头被用的明明白白。

        就算是这样节省攒钱,每年春秋交学费,买种子化肥,他们夫妻两还是要厚着脸皮找亲戚朋友借钱应付。

        低头借钱的日子可不好过,尤其是前头没还完,后头又得厚着脸皮借。到那时人家说什么难听话,你都只能装作不知赔着笑,把委屈往肚子里咽。

        但大伯和大妈从来没有受过这种委屈,他们两甚至还能攒下自己的私房钱。有时在家里说起王老蔫家,大妈还会一脸不屑说他们家穷酸。

        如果没有爸爸,被嘲笑穷酸的就会是她自己。不对,苗小喵想了想又摇头,王老蔫家的哥哥姐姐读书,那是因为他们努力又聪明,而王老蔫也深知读书的好处,夫妻两咬着牙拼命供他们往上走。

        而大堂哥,如果没有爸爸在后面供着,凭他小学毕业拿回一张考了三十分的数学试卷,就会被家里人逼着退学,先在家跟着父亲种几年地,等到年纪再大些,就送出去打工。

        哪能真去初中再混三年,不说能学多少东西,好歹没成为九漏鱼中的一员。

        他不读书,家里省一大笔钱。至于大堂姐,她努力又上进,但以大妈有些重男轻女的心态来说,从她口袋里掏钱供女儿读书,她未必乐意。

        都不读书,也就和村里其他人一样,自然也算不上穷酸。

        这样说来,王老蔫夫妻两可真算整个村子里少有的大智若愚的人物。

        累死累活拼命供两个孩子读书,谁不说他们傻?

        儿子就算了,连女儿也要送去读书。谁家钱是这样败的?女儿,好吃好喝养大了贴一份嫁妆嫁出去就得了,费心巴拉地送去读书,嫁了人也是给别人家读。

        但最后人家一家,算是整个甜水村过得最好的人家之一。

        儿子女儿都很孝顺,他们也有能力孝顺父母。照顾父母的事,兄妹两都是有商有量,从不红脸,也从不推脱。

        不像有的人家,子女孝顺没能力,有能力的不孝顺,更多的是为了养老问题闹得不可开交,就连三月、四月住哪家都能打得头破血流。

        三月有三十一天,四月只有三十天。如果三月在我家,四月在你家,那我不是多供了老头老太一天?不行不行,太亏了!

        提到读书,她大哥和二姐都九岁了,已经比普通小孩晚了两年,下半年一定要入学,不能再拖了。

        要入学,就得爸爸掌握话语权,就得他们自己当家做主。

        大伯大妈不用说,恨不得把他们都当垃圾扔了,爸爸也已经同意分家。

        现在只要说服老太太,这件事就能顺利进行。

        可老太太那么顽固,爸爸都说不通她,要怎么做才能说服她?

        苗小喵掰着小手指分析,老太太不肯分家,肯是觉得大伯和爸爸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兄弟两再怎么闹,总归骨肉相连,能一致对外,也能互相帮忙,相亲相爱。

        但是实际上孩子们长大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小孩,就是两家人了,会有小心思,会为自己的小家庭争取利益,也不乐意兄弟姐妹来占便宜。

        大伯是爸爸的哥哥,更是大妈的丈夫,堂哥堂姐们的父亲。在利益面前,大伯只会站在大妈那边。

  https://www.biqugebar.net/68704_68704933/1061326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