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在无定河捞尸提取词条 > 第347章 皇儒无上

第347章 皇儒无上


对于蔡宁睿勾结金王之事。

        虽说蔡宁睿自认无人知晓,但金人中认得大蔡文字的人不多。

        那日李弘毅父亲觐见金王,而金王恰巧便要寻一位通识蔡文之人。

        李弘毅父亲见状,也就顺势推荐了自己的儿子。

        而其后,李弘毅也未有被重用。

        毕竟金王对于大蔡的这些学识一流,并不看重。

        当时李弘毅读了此信,也是心中一惊。

        信上的内容,是皇宫的构造,密道所在,以及大内高手的详细情况。

        其中也包括了两位藏在暗中,保护蔡帝的巫师实力几何。

        也交待了赵元将于何时前往皇宫。

        也正是因为这一封信,导致金王产生了斩首行动的想法。

        使得均鹿一人,便将整个大蔡皇宫覆灭,活捉了蔡帝赵元。

        蔡宁睿听闻李弘毅言,顿时如同苍老了数十岁般。

        他没有想到,竟是在这一环失策了。

        这是蔡宁睿隐藏了数十年的秘密,大蔡境内,他自认此事无人知晓。

        但凡和此事有所瓜葛之人,皆是被他隐秘诛杀。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他所看重的事情,金王却不一定觉得是回事。

        即便没有他蔡宁睿的通风报信,凭借着均鹿的实力,大蔡也将沦陷于金兵的铁蹄之下。

        但此事既已发生,那么蔡宁睿勾结大金一事,便已是坐实,再也无法更改。

        他叹出一口气来,看向赵元,不由问道:“朕记得……你从金国归来之时,弘毅就跟在你身旁了吧。”

        赵元点了点头。

        蔡宁睿有些不解:“既然如此,那你为何不早些揭穿朕呢?”

        赵元只是微微一笑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既然我能从你的心底看到后悔,以及若能登基之后的革新之志。”

        “当时的我相信,你是能做好皇帝的位置的。而且你的理想与我二人无异,又何必揭穿了你再去寻个名不正之人呢?”

        “更何况,你也只是一时为权力遮蔽了双眼罢了。”

        两行清泪从蔡宁睿的眼角滴落。

        他不由想起昨日午休之时,做的那个梦。

        若非他通风报信,即便均鹿有着无可匹敌之力。

        至少大蔡还能在金国的推进之中,喘上几年气。

        在这段时间内,若是赵元也能够在进一步,这些事情也就都不会发生。

        蔡宁睿从龙椅上站起,双膝弯曲跪倒在赵元身前,他低着头,泪水地落在地上:“昨日,我做了一个梦……”

        他语气哽咽,缓缓将梦中所见说出。

        赵元听罢,也只是摇了摇头道:“此梦的寓意,不过是你心中对先帝有愧而作。”

        蔡宁睿哽咽着,发出一声低沉的笑:“也许是吧。”

        他抬起头,看向面前的赵元。

        岁月仿佛从未在赵元的身上留下一丝烙印,其虽说两条手臂上依旧留着那副锁链,眼神内也饱经风霜。

        但其却没有一丝一毫衰老过的痕迹。

        蔡宁睿无后,只有三个女儿。

        先帝留下的子嗣,也因早年间为金人官员的缘故,无法留下后代。

        其余宗室男女,也在数十年前便已死绝。

        如今,皇室竟也无人去继承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

        蔡宁睿只觉得满心悲哀。

        算计来算计去,终将只是落得一场空。

        此时此刻,他已然不再有其他的念想,只是一心求死。

        在死之前,蔡宁睿语气黯淡,也没有再自称为朕:“赵元,我死之后,这天下共主的九五至尊,便是由你来坐了吧。”

        赵元摇了摇头:“我对当皇帝没有兴趣。”

        蔡宁睿的眼神中顿时生出一丝不可置信:“那可是全天下最尊贵……”

        赵元打断了他道:“尊贵?你想错了!”

        “天子之所以为君,便是需履行君子之道。”

        “君子之道,在于至诚,而非至尊。”

        “当年我没有揭穿你的原因,便是你能够敞开了心,真心实意地去为百姓做事。”

        蔡宁睿听罢,也不反驳,只是颤巍巍地抽出腰间的宝剑,再言道:

        “既是如此,那你会让谁来当这个皇帝?”

        赵元言道:“天命无常,自是有德者居之。”

        蔡宁睿听闻此言,竟是笑了:“好!好!好!那我就在地下看着,这所谓的有德者,究竟是谁?”

        说罢,其剑锋挥动之间,脖颈前瞬息喷射出一道血线。

        赵元叹息了一声,命人收拾了蔡宁睿的尸身,予以厚葬。

        方才蔡宁睿所言,便是在暗讽赵元。

        这天下的有德者,除了他外,便再无其他人能够和他媲美了。

        毕竟在如今大蔡的民间,赵元的声望已然是登峰造极。

        若是他做了皇帝,恐怕百姓都要一片叫好。

        至于合不合乎规矩,赵元心知,如今蔡室无后,即便想推举一人也难。

        当初的金国残忍,但凡和宗室沾上些许血缘关系者,都被斩立决。

        这也使得当时即便是有着皇室血统之人,也只敢隐姓埋名。

        如今这么多年过去,谁又说得清是不是真正的宗室之后。

        蔡宁睿死了,这在整个大蔡境内都掀起了陶然大波。

        毕竟蔡宁睿兢兢业业数十年,着实是作出了许多实事。

        但他错就错在,听信了太多谗言,竟是想要拿捏赵元。

        赵元虽说忠国忠民,但他并不忠君。

        皇帝是谁于他而言,并没有多大关系。

        赵元只想看到,他自己想要的。

        他知道,自己并不一定是走在正确的路上。

        在此前,他所作所为皆是要符合其心底的浩然之心。

        但随着赵元修为的日益精深,他发现这颗浩然心已然是成为了束缚自己的工具。

        自己的一言一行,皆是受其所困。

        毕竟以赵元的真正秉性,在知晓蔡宁睿勾结金国一事后,必然将会其一刀砍死。

        而不是留下所谓的志同道合之人,共同革新大蔡。

        以谢缺脑内知识来看,赵元知晓自己或是已经有了心魔。

        而这心魔,便是浩然心带给自己的束缚。

        自己逼死蔡宁睿,也是摆脱心魔束缚的第一步。

        这些年来,赵元已经想明白了。

        与其自己一板一眼地履行所谓的君子之道,不如按自己本心行事。

        即便失去了浩然之心,那又如何?

        赵元自己坚信,自己的性格虽说不符合人们心中的圣人。

        但唯有勇猛果敢、不拘小节之辈,方才能真正护卫得了这方国度。

        想到此,赵元手中的丹青剑也开始欢呼雀跃起来,似乎和其内心共鸣了一般。

        ……

        接下来的半年时间,虽说天子之位空缺。

        但学宫培养出来的大量人才逐渐流往各地,填补了大量的官员空缺之后,也并不太需要一个皇帝在上。

        他们自己身为各地的父母官,便能将自己的地盘打理的极好。

        当今宰相更是赵元亲自教导出来的门徒,不断配合监司行事。

        使得天下逐渐变得清明。

        恍惚之间,赵元亦是觉得,这天子的位置不如就此作废。

        但就当他提出了这个建议之后,包括李弘毅在内的诸人,皆是反对。

        同为一个国度,他们需要的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天子。

        而是一个主心骨。

        赵元听闻此言,在和几位学宫大儒商量了一番后。

        决意扶持蔡宁睿的小女登基。

        此乃是开天辟地的头等大事,虽说此前史书上也有记载过女帝。

        但受人扶持上位,却还是头一次。

        此时,女帝三十多岁,为学宫所出弟子,并育有三子。

        蔡宁睿死后,赵元还是选择了保全其名声,只称是有刺客,现已伏法。

        女帝因在学宫七年,对于治理一个郡县或许能够心应手得。

        但治理起一个国家,却还是太难了。

        她在登基前的数月,便看到李弘毅批阅奏折似乎无比轻松。

        但到了自己这里,每一个问题都让她头疼万分,她也只能不断请教老师。

        就这样持续了数年时间。

        但赵元的心魔已是越发严重。

        <div  class="contentadv">        他的本意,和浩然心已然在体内分化成了两个阵营。

        一件事情,都会有两个想法同时产生。

        而现在,赵元的实力已经是远超一般的阳神真君。

        让他最为的恐惧的,便是自己失控之后毁灭大蔡。

        于是乎,为了控制自己,赵元重新锻造了铁索,将自己限制于大海内的一处孤岛,用以抵抗心魔。

        时间不断过去。

        赵元在离开了大蔡后,大蔡依旧运转如初。

        只是随着方外诸国的再度崛起,以及均鹿的归来,双方再度展开一场惊世大战。

        李弘毅、何名韬二人以命换命,以浩然正气将均鹿永远地留在了战场上。

        而他们二人,也同样是命不久矣。

        李弘毅突然想到,赵元在此前曾经说过。

        再度归来之时,想要看到的是一个开放的大蔡。

        于是乎,他放开了外来信仰的入侵。

        诸多关外佛门开始涌入大蔡。

        佛门的信仰在数十年间,迅速在大蔡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就连一时风光无俩的儒门天下,也随着佛门高端战力的显化而黯淡。

        又过了数十年,李弘毅二人已经是熬不住体内伤势,而与世长辞。

        天子厚葬了二人之后,也终于久违的拿回了真正属于皇帝的权力。

        他要做的,也十分简单,那便是削儒,兴佛。

        也正因此,大蔡内部先行动乱。

        在十年之内,便已经分裂成数块地域。

        此时,赵元依旧困在一处海外孤岛。

        他以本心,不断对抗体内的浩然心带来的枷锁。

        数十年未有进食饮水,且保守风吹日晒,使得赵元已经是变得形如枯骨,看不出任何的人形。

        而这些年过去,大蔡也变得越发动乱。

        这是赵元早就已经能够预料到的结果。

        毕竟大蔡国祚本就不久,是他的横空出世方才延续了大蔡这些年。

        上天钟爱方外之民,四境强者层出不穷,甚至于还有一位均鹿这般强者。

        而灵气贫乏的大蔡,就连一位入道真人都难寻到。

        开放佛门入关,也是赵元早已想好的事情。

        因为只有佛门入关之后,方才能够沟通神佛,赐下天地灵气,改变这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只有受欺负的根本原因。

        从幻觉之中脱出,赵元喘息了几口气,他望向极远的远方。

        大海的深处,似乎逐渐驶来了一个黑点。

        待那黑点距离的近了。

        赵元方才看清,那是一头黑白相间的逆戟鲸、一条蛟龙、以及一个小和尚。

        他不由得愣了。

        这场景,几乎是和自己记忆中的一幕一模一样。

        那小和尚指着赵元所在,言道:“大哥,你看这个人。”

        那逆戟鲸微微抬起了头,只感觉在这如枯骨般的身躯内潜藏着恐怖的力量。

        三人不敢久留,随着蛟龙的一句:“前辈,打扰了”。

        随即远离而去。

        赵元的心底,也开始感慨万千。

        大蔡……大蔡……这不就是谢缺脑中千年前的国度吗?

        自己……竟是得到了一份千年之后的记忆。

        他深吸入一口气,强撑着身躯开始扯断自己所锻造出的寒铁锁链。

        又过了数十年之久,赵元方才从这锁链中挣脱。

        这么多年的束缚,他几乎已是能够无视浩然心带给他的负面作用。

        由于大蔡对于赵元的民间供奉,他体内也已经产生出了一道神性的雏形。

        他知晓,自己已经是站在了六境尊者的门槛之前。

        但在此之前,脑中的那些记忆方才是最为困惑他的。

        若是自己是谢缺那个年代千年前之人,那么又岂会默默无名。

        就连轮转道都不知晓自己的存在。

        带着这样的疑惑,他重新踏上了大地。

        此时,大蔡的动乱已经到了末尾。

        冯自渡所建立的水月禅院也奠定了其霸主的地位。

        这位水月禅师在帮助大周太祖一统江山之后,二人便做出了一个决定。

        焚书坑儒。

        将所有有关儒门天下、浩然正气的典籍书本全部坑杀烧毁。

        赵元没有阻止,反而是静看之。

        此乃是历史的轨迹,他知晓自己即便有所动作,但最终的落点依旧不会改变。

        无数僧人闯入各大书院学观,或是有钱人的府邸内。

        几乎是大蔡时代所遗留下来的一切记载、经书文章,都被烧毁。

        和儒门天下有关联之人,也皆被坑杀。

        赵元见证了全部过程之后,也不过是叹了口气。

        他能够感觉得到,但凡自己出手。

        自己的脑内,关于谢缺的记忆便会消散。

        如今的他,只是一个漂流在时间长河间的孤魂野鬼罢了。

        只是有些可惜了……

        赵元在看到大周建成后的数年,便不再去管这些尘世俗事。

        他一路向西,想找寻一片未开化的世界,去传授自己一身所学。

        二十多年的时间,赵元方才看到了一片为邪神所统御的山林。

        其间人们未有文字记载,只有口口相传。

        而他们口中的神灵,便是部落的一切。

        赵元知晓,像是这类部族一般都是陷入信仰中毒状态的的邪神方才会不自主地选择。

        自己也完全能够无视这类邪神带给自己的威胁。

        在随意地展示了一番自己的实力后,赵元便轻轻松松地入主了部族。

        赵元在各部族之间,显得毫不儒雅。

        他念诗不押韵,打架更不手软。

        周围的部族在极快的时间内,便被赵元完成了一统。

        随着赵元的入主,他也开始重新缔造起一个文明。

        从茹毛饮血到最为基本的农耕、畜牧。

        乃至最为基本的文字、语言、衣食住行乃至到国家政体的改变,赵元在两百年的时间里完成了。

        在诸多部族完成了这一系列洗礼之后,他们想要尊赵元为这方国度中最为尊贵之人。

        这一次,赵元没有再拒绝,而是选择了接受,成为了这原始国度的皇帝。

        只是他并未说出真名,只是自号为“儒”。

        所以在这国度之内,“皇儒”便是各部族之人对他的尊称。

        因其尊崇,各部族领袖又尊赵元为“皇儒无上”。

        意味群龙俯首,八方唯尊的儒道之皇。

        而赵元,也逐渐接受了这样一个称呼。

        赵元接下来,又驱逐了部族内的拜神者,破了神庙,建立了稷下学宫。

        学宫之内,赵元将自己的儒门修行之法传下,并且亲自传授那些有天赋的年轻人。

        在这片名为“儒”的国度中,稷下学宫便是整个国家中最重要的位置。

        这里,也是赵元传授他们《正气歌》的地方。

        在数百年的安生养息之间,民间对儒皇的信仰也变得越发盛行起来。

        而赵元也据此,一举突破了六境。

        只是让他疑惑的是,自己竟是没有其他六境们才拥有了那劫难。

        也就是认知障。

        他有些不能理解,最终也只能归功于自己所修行的体系不同于其他门路。

        赵元经过总结,将自己的浩然心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便是养心,对应四境。

        第二个阶段则为择心,对应五境。

        最后一个阶段便是赵元如今的境界,名为自在心,对应六境尊者。

        又是百载春秋过去,儒国上下,不论平民还是儒修,皆是以赵元为尊。

        修行者中,更有拜赵元为大儒神。

        只是赵元知晓,自己既是开化了这番国度,完成了自己的目标,也到了自己应当离开的时候了。

        而缠绕他多年的疑惑,也终将解答。

  https://www.biqugebar.net/66833_66833596/12466313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