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琼台谣 > 第三十五章 难念的经

第三十五章 难念的经


  正是应了那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话,齐昉从前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十四岁上还是个万事不管的千金大小姐。

  而大丫却因为早早领教过命运的善变与艰辛,懂得替自己谋划打算。

  都是苦过来的,与红梅选择了不折手段地向上爬不同,大丫所有谋划是不以伤害别人为前提的。

  前世,大丫十四岁时,已经凭借着用心当差积攒下的资历与好人缘,做到了束氏身边的二等丫鬟。

  可她却不像别的二等那般,想着如何挤破了头再去争抢一等的名额。

  大丫看的很明白,自己不是太太的陪房心腹,在这安国公府中也没有个当管事或管妇的长辈撑腰,即便是做到了一等的大丫头也不过是几年的风光,前头的碧桃姐姐几个不都是这般么?

  大丫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她从小就寄人篱下,入府后又终日看人眼色,并不愿为了大富大贵给主子做妾,最想要的是一个能够由自己当家做主的家。

  她理想中的夫君,哪怕家中清苦一些也无妨,但得有个自由之身,她甘愿与他一道吃苦白手起家。

  那年,府上来了一个叫齐禀之的,说是齐氏一族的远房亲戚,其实细论起来,并非他们榆中这支,血缘已经非常远了。

  齐禀之不过是借着与安国公府齐氏的先祖同出汝南一脉的名头,想看看能不能上门碰碰运气。

  齐家上下自然都未将他放在眼中,不过又是一个来打秋风的破落户罢了。

  因此,齐禀之连大老爷齐守的面都没能见着,只齐宽看在同为读书人的份上,礼节性地打发了他二十两银子。

  那齐禀之却是个会顺杆儿爬的,拿到银子后就打着道谢的名义提出要来拜见束氏,这一来二去的,就和在束氏院中当差的大丫看对了眼。

  好在他确是个重义气敢当担的,为此大着胆子求到了束氏跟前,说出想要求娶大丫为妻的话。

  束氏气恼他二人私相授受坏了府中规矩,本是坚决不允的。

  可齐禀之却道,自己初来府中拜访那次,心中惶恐不安,紧张忐忑之下竟不小心遗失了随身的玉佩。

  那玉佩是他亡母所留,可在公国府中他却不敢声张,只自己悄悄寻找,遍寻不得之下十分着急懊恼。

  谁知,当他第二次来向二老爷夫妻道谢时,那玉佩竟自己回来了。

  原来啊,那日正好是大丫服侍在旁。

  二太太束氏遣人去拿打赏的荷包,她便揽过了这差事,悄悄将那玉佩装到了荷包里头一道给了齐禀之。

  齐禀之这才知道,那日是大丫恰巧拾到了他的玉佩,只是一直未找到合适的机会还给自己。

  回去后他便越想越觉着,大丫虽只是个丫鬟,可却品性端方,不仅没将捡来的贵重财物据为己有,还想方设法不动声色的将玉佩物归原主,真是难得的既善良又聪颖。

  再说了,齐府中上上下下这许多人,为何却独独叫她拾到自己的玉佩,这难道是亡母冥冥中的指引不成?

  因此这才动了想要求娶的念头,并不曾私相授受。

  束氏虽对这段奇妙的缘分啧啧称奇,但却表示大丫毕竟是个丫鬟,良贱不得通婚。这些年大丫一直尽心尽力服侍自己,是个懂事的孩子,自己不会随意将她送人做妾,再三确认齐禀之可是真要将她娶回去做正妻?

  齐禀之听后立刻表示自己并不介意大丫当过丫鬟。

  来前他都打听过了,大丫的父亲原是外头的良民,从前是大丫的外祖母苟婆子使了银子,这次让大丫顶了府中家生子的缺进府当差的,严格说来大丫家往上三代都算不得奴仆出身。

  没了这层障碍,他定是要三媒六礼娶大丫为妻的,若是将人要了去作妾那才叫辱没了自己与大丫的一段缘分呢。

  这等戏文里才能听到的事,彻底感动了齐家一众女眷。

  束氏更是想着自己身边的二等丫头竟能嫁了齐氏族人做正妻,虽不是正经的亲族,可这通常也是积年的老太君、老封君们才能有的颜面。

  束氏深感面上有光,不但立时就放了大丫的身契,还特意遣家中的管事陪着去衙门办了脱籍,又给了一百两银子的添妆钱,成全了他二人。

  后来的事情证明大丫看人的眼光不差,那齐禀之果然很是个争气的。

  他和大丫成亲后,就拿着齐宽和束氏给的那一百二十两银子,又当了家传的玉佩做本钱,跟人一道做起了南货北贩的生意来。

  因着眼光独到又能吃苦,还兼心思活络,齐禀之借着安国公府的关系搭上了几个达官显贵,到齐家被杀头抄家时,已挣下一份不小的家业来。

  齐家女眷服毒自尽后无人收尸,大丫两口子念着束氏当年的恩德,冒着得田家的风险使了不少银子四处托关系,这才得以替束氏等人收了尸,又一路送回齐氏祖坟,与齐宽等人合葬在一起。

  齐昉对此一直心存感激,却始终未能寻得机会报答一二。

  等到她后来掌握了一定势力不再被困于宫中之时,齐禀之夫妻却因失了依仗依靠,被人挤兑打压,早已收了在长安城中的生意,不知去向何处了。

  想到此处,齐昉心中一动,不如自己就把大丫要过来吧!

  这两口子都是不可多得的能干人,更难得的是,品行也都上佳,若自己有那福气能收服的了他二人,自是如虎添翼,如若不能,也不怕他们会出卖自己。

  等到三年后归府,她也可以借着大丫服侍自己修行一场的名头,多多陪送些田地银钱,再帮着她嫁了那齐禀之,也算是报答了他们夫妻前世的葬母之恩了。

  齐昉眼前一亮,就要打发了还在兀自滔滔不绝的齐昶,准备去问束氏要人。

  谁知还不等齐昉动作,就见门帘子哗啦一响,八娘子齐昳一头扎了进来。

  齐昳跑的太急,把齐昉唬了一跳,齐昶则张大了嘴巴指着齐昳,他总算是知道了,那日七姐儿、八姐儿是如何把二叔的书法给撞出个窟窿来的了。

  齐昉见齐昳又是一副着急上火的模样,奇道:“八妹妹你这是怎么了,难不成又跟太夫人顶嘴了?那就是又被三婶儿拘着学你最讨厌的针线刺绣了?

  齐昳因为着急说不出话来,闻言只得连连摇头。

  齐昉见状忙将齐昶带来的壶那薏米红豆汤塞到齐昳手上:“先喝口水再慢慢儿说,瞧你这一头一脸的汗,什么事值得你这般着急?”

  前世的齐昳跟父亲齐宏的关系最好,可惜齐宏常年身在军中,父女两个难得见上一面。

  曹氏虽是齐昳亲生母亲,可她性子柔弱又时常愁苦的很,自齐昳记事以来,就从未享受过曹氏的庇护,反而有时还需顶在柳太夫人前面护着曹氏,自然对曹氏谈不上有所依赖。

  而柳太夫人就更不用说了,齐昳从小就跟这位一门心思只想着抱孙子的祖母亲近不起来。

  如果事情照这么发展下去,不难想象,齐昳就会继续在这种环境下长成前世那个要强到有些偏激的小娘子。

  一切的转机就发生在家宴那天,这是头一回有人为了自己正面顶撞柳太夫人。

  自那日齐昉挺身而出,与齐昳一道罚跪了祠堂后,在齐昳眼里,齐昉就跟自己的胞姐没什么两样了。

  为了彰显自己跟齐昉的亲近,齐昳就连称呼也换成了跟阿貘一样,开始叫起齐昉“阿姊”来。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她觉着在齐昉面前,没什么可藏着掖着的。

  只见齐昳端起红豆汤一饮而尽,又重重将碗搁到桌上,才缓过气来便急急到,“阿姊,你得替我想想法子,祖母她又发作我阿娘了!”

  齐昉闻言颇为诧异,虽说她前世与柳太夫人接触不多,在束氏的口中,柳氏又是个脾气古怪且没甚见识的粗鄙妇人,但因着那桩事,齐昉始终对柳太夫人心怀感激。

  且齐昉观柳太夫人酒宴那日的表现,或许表面看着确实像个蛮不讲理刻薄儿媳的老太太,但细品之下,她的一言一行倒颇有章法。

  这才不到一月的时间,照理说柳太夫人是不会做出接连发作儿媳这种落人话柄的事来的,难道这其中还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缘由不成?

  齐昉吸取上回对齐家众人把握不清的教训,问出了心中的疑惑:“太夫人她为何会无缘无故的又发作上三婶了?“

  齐昳下来的话,让齐昉不得不感慨,有道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齐昳气愤道:“阿姊知道的,祖母这些年一直为着我阿娘能没生下儿子这件事耿耿于怀。”

  “从前她就提过好几回,不过是碍着阿爹自己说了,有没有儿子是各人命中的缘法,不好强求……舅公他老人家也说柳家本就出身市井,这才富贵了没两代,严厉禁止家中晚辈学那豪族世家的招摇做派,做出纳妾蓄妓之事,祖母这才勉强压下不提的。”

  

  https://www.biqugebar.net/66311_66311992/63983005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