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琼台谣 > 第二章 前途无亮

第二章 前途无亮


  听得樊嬷嬷方才的话,束氏越发愁容满面,她担忧道:“绥绥自幼身子骨结实的很,这次怎会如此?前后换了三个大夫都说只是普通着凉,可竟拖拖拉拉了大半个月还不见起色,前几日又发起高热来,我只当是庸医误人,这才请了李太医过来诊脉。”

  “李太医也说绥绥底子好,不必太过担忧。可是现在……乳娘,这些日子我这心里跟熬油似的,这么下去可不行,您经的事多,快帮我拿个主意!”

  束氏的乳母樊嬷嬷闻言,左右张望了一番,先将屋里一众仆婢皆遣了出去,这才拉了束氏坐下道:“照我看呐,咱们七姐儿可不是单单着凉发热这么简单,反倒像是受了什么惊吓。”

  “您想想,那日七姐儿她从后院的树上摔下来晕了过去,她院儿里那些个不中用的奴婢竟整整耽误了小一个时辰才发现姐儿不见了。”

  樊嬷嬷提起齐昉院中那帮仆婢,至今还有些愤愤不平。

  “那会又恰是黄昏,就是老话里常说的逢魔时分,阳气自然不比白日里蒸腾,七姐儿她这么一个小人儿,独自躺了这许久,又神志不清的,可不是最容易招惹上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么?”

  说到不干净的东西几个字,束氏与樊嬷嬷不禁对视一眼,背脊都有些发凉。

  樊嬷嬷强压下心中的恐惧,道:“您想想,若不是如此,七姐儿自小就没个头疼脑热的,又如何会为因一个小小的着凉,就如此反复发作呢?”

  束氏闻言心中惶惑不安,她一把拉过樊嬷嬷的手,急道,“乳娘,您真真是说到了我的心坎上。这话我谁也不敢说,就连老爷面前都没漏过半丝口风,实在是憋的难受。”

  “您也听见了,昨晚绥绥那哭声,那哭声那般凄凉哀怨,哪里像是十岁小童能哭出来的,难道真惹上了什么,这,这可怎生是好?”

  樊嬷嬷脸上的褶子越发深了,她有些羞愧地道,“我原见您没往这上头想,也就没有多提,毕竟这种神神鬼鬼的事传了出去惹人闲话,难免会损了咱们七姐儿的名声清誉。可、可如今七姐儿她瞧着越发不对劲儿了,咱们也就顾不上这许多了,照我说,不如请些得道的高僧回来做场法事,替姐儿收收惊。”

  虽然时人多迷信,但齐家一向门风严整,大老爷安国公齐守和大夫人卢氏一向信奉“敬鬼神而远之”,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想要让僧道入门,怕是颇有难度的。

  再者说,樊嬷嬷之前的顾虑也有道理,齐昉她毕竟是女儿家,要真传出这等请人驱邪的事来,难免会被人说嘴是成命歹福薄,束氏不免有些犹豫起来,捏着帕子道:“这……您且容我好好想想。”

  齐昉听到这里终于忍不住睁开双眼,眼前的景象令她既惊且喜,喜的是自己居然心想事成,又梦见阿娘了,甚至这次居然还有樊嬷嬷。

  惊的是齐昉明明清楚地知道自己清醒的很,脑袋也不像昨日那般晕晕沉沉的了,她确定自己是并没有睡着的,那眼前的这一切又如何解释呢?

  齐昉瞪大眼睛打量着向四周,她身下是一张矮矮的黄花梨木雕花大方塌,塌周三面有屏,次第绣着前朝书画大家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图。屋中的地面上厚厚铺着一层细白柔软的地衣,墙上挂一幅卫夫人所书簪花小楷《子虚赋》真迹,塌前设一张同色黄梨木曲足案,她的阿娘束氏正与一名身材瘦小的老妇跽坐在凭几边,除此之外,屋中还置有些双陆、投壶等闺中小娘子喜爱的玩耍器具。

  这间屋子里竟无一件洛阳城中时兴的胡桌、胡椅等物,齐昉看得两眼发蒙,这,这分明是二十年前,长安世家大族中布置女儿闺房惯用的陈设啊!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齐昉心中一急,猛地直起身子就想下地去拉束氏,她得好好问一问!

  可齐昉没料到自己这具身体病了大半个月,软绵绵的一点儿力气也没有,慌忙之中将双腿绊到了被褥上,以至于一头撞在了塌沿边上,在束氏与樊嬷嬷的连声惊呼中,再一次晕了过去。

  …………………………………………………………………………………………………………………………

  再次醒来的齐昉顶着一头漆黑油亮的狗皮膏药,趴在塌上双手托腮,闷气地听着自个儿院中,左边的高僧唱经声和右边的道士打醮声。

  她正严肃认真地思索着,这两方人马是如何做到互不理睬,却又和唱呼应、衔接来往,竟无一丝不和谐之处的。

  回来已有七八日了,虽然搞不清楚究竟为何会如此,齐昉还是渐渐接受了眼前的事实,那就是本该伤重不治而亡的她竟莫名其妙地回到了小时候,自己十岁那年。

  因那日齐昉撞到头晕了过去,落在束氏和樊嬷嬷眼中,就是齐昉真的沾染上了不干净东西的证明。非但如此,那东西还越发疯魔了,能逐渐操控齐昉弄伤自己,这可不得了了!

  束氏想到了自己那一对没缘分养大的女儿,深怕齐昉也有个好歹,登时就顾不得什么风言风语和兄嫂的不快了,当机立断地催着樊嬷嬷亲自去了一趟报国寺,重金请了几位得道的僧人回来。

  过的几日,束氏见齐昉依旧是副呆呆模样,又使人到白云观恭请回了几位道人。

  如此这般上了双重保险,束氏的心中方才稍稍安慰,这就是为何齐昉院中会出现如今僧道共处这等奇特场景的缘由。

  齐昉的嫡亲大伯安国公齐守,时任工部员外郎,如今正是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关键时刻,见家中实在闹的不像样子,怕外头议论起来损了齐家清誉影响他升迁,又因着是隔房的弟妇,自己不便插手,便暗示妻子大夫人卢氏从中斡旋。

  卢氏出身长安卢家,是卢家嫡枝二房的长女,在闺中时就有端方贤淑、擅长持家的好名声,当初是由着姨母夏太后做的媒,十里红妆嫁入了齐家为冢妇。

  卢家乃是七姓世家之一,人称“京兆卢氏”的,从前朝起就以善经营而著称,卢家二房又只得卢氏一个女儿,因此卢夫人的陪嫁额外丰厚,远非寻常富贵人家的女儿可比,又有个做太后的亲姨母,可谓是财势双全了。

  相比之下,齐家虽是开国功臣,但齐昉的祖父齐辅却早早病逝,齐守在仕途上需得仰仗岳家帮衬一二,因此对这个发妻格外敬重。

  但卢氏却从不因娘家而自傲,十几年如一日的恪守妇道,不仅为齐守生下二子一女,育嗣有功,还在生下次子后,主动为齐守纳下两房妾室。

  因此,卢氏在京城的贵妇圈中一向名声甚佳,更是颇受夏太后的喜爱,多次当着内外命妇们称赞其贤惠大度。

  这次体察到丈夫心意的卢氏自然会要像往常一样为夫分忧。

  她思附一番,二弟妹束氏已经将事情做的如此声势浩大,如果再寻旁的由头强压下去反倒不美,眼看这几日就是清明,公爹齐辅的整十五冥寿将近,不如就借口要连做几场大型的水陆法事,为亡父祈福祝祷,顺道也将齐氏历代祖先都祭祀一遍好了。

  时人推崇孝道,这样一来,不仅能压下齐府姑娘中邪一事,还能落下个一门贤孝的好名声,不过是费些银子的事,这对卢氏算不得什么,怎么算都不亏。

  卢氏的贤名可不是白来的,在她一番偷梁换柱的操作下,齐家这几日法会连连,果然将齐昉的两栖混合驱邪团队隐藏在了这场声势浩大的法会阵仗之中。

  此处先按下不提,接着前面说到齐昉推测出自己竟然重新回到了小时候,自是激动非常的。

  前世,在广德九年的那场宫变中,她同林尚宫、太监老黄等人一道被查出了细作身份,被关进了慎刑司的大牢里。

  齐昉熬过了严刑拷打,却仍是差了一口福气,没赶上那劫后余生,终是在镇国公肖峙的大军入城后,因伤势过重一命呜呼了。

  齐昉没想到,自己这一死,竟死回到了广德帝的老爹太宗皇帝还在位的时候!

  现在,正是景明帝赵真继位的第十一年,大观十一年!这一年,她齐昉刚满十岁;这一年,距离太宗驾崩还有整整十年;这一年,他们齐家上至柳太夫人,下至阿貘养的那条大花狗,都还神气活现的活着;这一年,广德帝还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皇子,大伯也还没有来得及错信田氏,他们齐家更没有一头扎在破家灭门这条道上一去不复返!

  发现这个事实后,齐昉十分欣喜,只道是上苍有眼,竟给她了一次重来的机会!这一次,她定要阻止一切悲剧,护得家人平安喜乐。

  不过,这种豪情壮志没能撑过两天。

  齐昉意识到,自己如今年方十岁,她甚至都记不起除了寻常小女娘那些吃喝玩乐、伤春悲秋那些过往外,自己十岁这年,朝廷上是否发生过影响他们齐家的大事,就连幼弟阿貘的意外身亡,也都是三年后的事情了。

  阿貘的不幸,是他们二房一切不幸的初始。

  一年后,齐宽死于出使吐谷浑的途中,接连遭受打击的束氏因此彻底垮掉。

  也正是这一年,齐昉草草结束了本该继续懵懂的少女时光,开始艰难地独立支撑二房。

  

  https://www.biqugebar.net/66311_66311992/61422351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