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繁花美馔珍珠楼 > 第47章 冰糖炖梨盅

第47章 冰糖炖梨盅


元珠转头看向赵镇,赵镇却是摆着一副很不想来的臭脸,只把和元珠交握的手紧了紧,牵着她入了座。见元珠一脸困惑地望着他,才不怎么高兴地含混道:“小时候,他常来京城小住。”

        原来如此。元珠点点头。

        那他许是小时候一块玩耍过的小伙伴了——她已经丝毫想不起梁昀这个人了。

        毕竟,那时候她满眼都只有那一个齐小王爷赵镇而已啊。

        关于梁昀的当年事,赵镇不愿意提,元珠也不好问,只得假装还有些印象地“嗯嗯嗯”的点头。

        梁昀看向元珠的眼神颇有些怀旧,惹得赵镇本就不甚愉快的脸都变得有些黑了起来。

        好在梁昀适时醒悟,这个当初小小的姑娘已经成了自己的表弟媳,才终于让气氛重新变好了一些。

        “听说你们今天午宴没开就离场了,后来可有用过饭?没有饿肚子吧?”梁昀关切道。

        在得到赵镇的否定后,梁昀算是松了一口气,满脸的歉意对元珠道:“我母亲和婶婶们一贯都是这个性子,还请弟妹不要介意。若是有什么招待不周的地方,我在这里先陪个罪。”

        赵镇摆摆手,道:“我倒是没什么,只是她们今日拿元珠说事,我心中有些过不去。”

        梁昀闻言,又急忙看向元珠。元珠赶紧道:“这事本就不与大哥相干,大哥不必放在心上。”

        正说着,便有小二端着几只瓷胎十分厚实的白瓷盅进来,一一摆在众人面前。

        打开发现里面装的是一整只掏掉核的,已经隔水炖熟了的梨子,里面盛满了晶莹的炖梨汤,面上还撒了些桂花干,汤里还有几粒红彤彤的枸杞在沉沉浮浮,煞是好看。

        “这些日子天寒地冻,天天烘着暖炉又很是干燥,喝点梨羹正好可以去去燥气。”梁昀温声笑道。

        原来是这么个讲究。

        元珠拿起调羹舀了一勺来尝尝。

        这梨用的是上好的燕北白梨。这种梨较寻常吃的梨比,渣少果甜核又小,拿来炖梨汤再好也没有了。

        那梨汤里有的自然不止是梨汁,元珠一尝便知,冰糖也是少不了的。

        这一盅梨汤里用的是上好的大理国来的□□糖,口感绵密又不会过分甜腻,十分美好。

        元珠心中想道:原以为这家酒楼花里胡哨的,又奢华非常,做起食物来肯定也是口味浓重的。不想这一盅梨汤炖得却是着实清爽得很。

        这几日扶风的天气实在是有些干燥得紧,加上心里头又有些着急上火。这一碗清爽香甜的梨汤就正正像是一碗甘露,沁润得她整个人都从快要枯萎的状态重新舒展了开来。

        不由得,面上也露出了笑容。

        那梁昀却是将这笑容都看在了眼里,也不自觉地弯起了嘴角。

        赵镇原本是安静地喝着梨汤平复心神,突然便有些敏感地抬起了头,正巧见着了梁昀望着坐在正对面的元珠时嘴角露出的那一丝笑意。

        他原本因着好喝的甜汤而微微上扬的嘴角顿时垮了下来,不高兴地站了起来,冲着梁暄道:“你坐那里去!”走到元珠身边嘟囔道:“你坐我那去。”

        元珠茫然地抬起头:“啊?为什么?”

        赵镇嚷嚷着道:“哪有那么多为什么。只是有些苍蝇自家有花不采蜜,光盯着别人家的花不放。”

        赵镇这话明里暗里讽刺的便是梁昀。。

        梁昀十七岁时娶妻,娶的是冯翊郡大族严氏的女儿。严家小姐也称得上是花容月貌贤良温婉,可梁昀却始终住在书房,与人家相敬如宾——就真的只是字面意思的那个“宾”。

        这些元珠是不怎么知道的,自然也不知道赵镇这话里话外的意思。于是就只是莫名其妙地起身按照赵镇的要求换了位子。

        一旁的梁暄却是一脸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样子,笑嘻嘻地多嘴道:“镇哥哥,苍蝇可不采蜜,你说的那是蜜蜂吧?!”

        赵镇没有说话,只冷着脸伸手用力捏了捏梁暄白净绵软得像面团的脸蛋。惹得梁暄哇哇大叫着“我错了,镇哥哥饶命”。

        赵镇又命掌柜的找来了两个绝美的歌姬和琴姬来,分坐在梁昀的两侧。这才心满意足地带着元珠坐了下来,假模假式地笑道:“大哥素来喜欢优雅风流之事,美人相伴,才相衬嘛!”

        梁暄不知怎么竟也兴致高涨,见状,有些不甘心地嚷嚷道:“为什么只给大哥叫了美人来相陪,我也要!”

        赵镇眼刀冷冷地飞过去:小小年纪,要什么美人。

        梁暄赶忙闭了嘴,委委屈屈地低下了头。

        是时,美人乐声起,却是一曲琵琶吟。噪噪切切错杂谈,大珠小珠落玉盘。

        看得出来,赵镇和梁家兄弟的感情极好。不愧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有时候元珠真的很羡慕他们。虽然她也有一个大哥元瑾,虽然元瑾也极疼爱她,可元瑾本就比她大了几岁,又是个少年老成的,成日里都跟在爹爹身边,鲜少会来陪她玩耍。

        像这样能够互通心事的兄弟之情,却是她真正羡慕的。

        虽然众人很是愉快,但这一场聚会并没有持续很久,毕竟回去后,还有暴风骤雨在等待着他们。

        二人回到院中,院内却是灯火通明。

        齐王妃生了阿罗之后身体一直不太好,后来等孩子们稍大些齐王爷便带着她离开京城四处游历。也便是在那时候,齐王妃得了一位据说医术十分了得的游医开了调理的方子。那方子上五花八门的条件列了一堆,其中有一条要做的便是:入夜便少点灯,尽量早睡。

        因此齐王妃的院子通常只要一入夜,便只点了几盏幽幽的灯,并不会像今日这般灯火通明。

        看起来今晚齐王妃内心并不平静。

        可以预料的,等元珠和赵镇进了屋去,迎接他们的将会是一场暴风骤雨。

        齐王妃身边的亲信侍女一见着二人回来,便赶紧迎了上来,给二人行完礼后说道:“王妃请二位过去说话。”

        元珠的心中忽然有一些忐忑。齐王妃虽然如今看起来性子是温和的,可到底曾经也是个性格泼辣的大族小姐,做事也颇为果断决绝。如今赵镇为了维护她开罪了齐王妃的娘家,看来今日之事恐怕是不能善了了。

        正想着,她的手被紧紧地握了起来。一抬头,正对上赵镇一双即使在深夜中也依然明亮的星眸。

        “别怕,一切有我。”

        那声音并不响亮,却像是带来了寒夜中一股极强烈的温暖。那种温暖的触感从指尖一直向上蔓延,到掌心,到手腕,再沿着脉搏向上,直到心脉和四肢百骸……

        她忽然觉得那种不安的情绪被镇定了下来。那个人告诉她说:“一切有我。”

        她做好了最决绝的打算,冲着赵镇点一点头,毅然决然地向齐王妃的屋中走去。

        屋内,灯火通明。

        下人们正在忙着收拾东西。齐王妃一见着二人进屋,就连忙快步过来,一把抱住了元珠:“我的好孩子,让你受委屈了。”

        “唉?”

        元珠和赵镇见状,都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齐王妃道:“原想着你们新婚燕尔陪我回来走一走,一来能增进一下感情,二来也能见见亲人。却不料竟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是我关心不足了。”

        她对元珠和赵镇道:“既然她们觉得和皇室联姻丢了她们的脸,觉得御赐的姻缘不足挂齿,那咱们明日便离了这是非地,回京城去!”

        “母妃……”

        齐王妃的眼中闪着骄傲又倔强的光芒:“我的选择,我儿子的选择,自然都是最好的!”

        齐王妃的态度,叫元珠和赵镇都十分意外。

        元珠原本以为,得罪了齐王妃的母族,叫齐王妃失了面子,自己怎么的也得挨上齐王妃一番责备的。

        岂料齐王妃却是直接抬起了骄傲的头,决定带着孩子们回京城去了。

        后来听说那日赵镇带着元珠走后,梁家的婶婶们冲着齐王妃好一通抱怨:说元珠一个小小将军的女儿嫁了高门却没有该有的自觉,说她粗俗又一无是处,说赵镇借着自己出身皇室就敢对母族的长辈无礼,说赵炎皇室果然是庶民夺位没格调得很…

        齐王妃静静地听着,没有说话。

        那些婶婶们见状,便越是壮了胆子,说出来的话也是越来越过分。

        直到最后,齐王妃冷冷道:“你们说完了吗?说完了便轮到我说了。”

        齐王妃用最冷淡平静的语调狠狠批驳着那些婶婶攻击元珠、赵镇和赵炎皇室的话,直驳得她们倶是灰头土脸哑口无言。毕竟别的不说,但是因着齐王妃嫁入皇室,成为圣上最看重的幼弟之妻的关系,梁氏氏族这些年可是没少得了好处。

        氏族能有机会傲慢,全是因着圣上的宽仁同不计较。否则以圣上年轻时候削藩的狠辣手段,所谓的世家大族,焉复存在?

        如今,她们倒真以为自己是世上最高贵的存在了。

        齐王妃微微抬起下巴,道:“罢了,既然我母子二人连带着儿媳这般轻贱了你们高贵的门楣,那我们明日便回京城去罢!”

        说完,便带着仆从侍女头也不回地走了。

        齐王妃会有这样的反应,显然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在齐王妃嫁入皇室的这将近三十年里,她给所有人的印象,一直都是个端庄娴雅、不爱计较俗事的齐王妃。

        大伙儿倒是真真的都给忘却了:在齐王妃成为齐王妃之前,她一直都是梁氏如明珠般闪耀,骄傲又自我的千金大小姐啊!

  https://www.biqugebar.net/60687_60687749/98669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