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么事 > 第274章 宋朝的大敌到底是谁?

第274章 宋朝的大敌到底是谁?


清风清水二人几乎是一天一个样子。

        修行初期给人带来的变化极大,尤其是踏上修行之路的时候,整个人的气质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种变化不仅仅体现在外貌上,还体现在一个人的方方面面。

        所以但凡是修正道的人,一眼看过去都不会让人太过反感。

        修行之后,相由心生会变得更加明显。

        内心阴暗之人,即便修行的是煌煌大道,也会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骨子里的气质是没办法改变的,除非那人修行了对应的敛息的功法。

        清风清水二人修行一日千里的时候,赵匡胤也没停下。

        建立国号之后,赵匡胤面临的局面可以说是群狼环伺,天下到处都是割据势力。

        在当下这幅情景之下,赵匡胤夺取政权的消息在如今实在是算不上什么大新闻。

        真正让天下人震惊的大新闻,反而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胡大人居然公开表态,表示自己愿意支持赵匡胤。

        不同于以往只是合作的态度,这一次胡大人竟是直接宣布和赵匡胤成为盟友。

        谁都知道胡大人对争霸天下不感兴趣。

        所以那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胡大人此举基本上就是表明自己对那赵匡胤臣服。

        甚至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胡大人认为赵匡胤有一统天下的才能!

        于是乎,转眼间赵匡胤便成为了众矢之的。

        这让赵匡胤十分头疼。

        此举只能说是有利有弊。

        好处是赵匡胤得到了来自小狐狸的全面的支持,这样一来,不管是抵御外敌还是平定国内的叛乱,赵匡胤都轻松了许多。

        坏处同样也不小,现在天下群雄割据,除了宋朝之外,还有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割据势力。

        而小狐狸的臣服无疑是给这一汪本就不是很平静的湖水之中扔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一时间,所有势力纷纷把目光投向了这个刚刚建立不久的新政权。

        赵匡胤甚至听闻有人已经准备联合起来,先消灭他们。

        最近这段时间赵匡胤所要面临的军事压力极大。

        一方面他要防备来自外敌的入侵,另一方面他还需要平定国内的叛乱。

        不过赵匡胤本就手握重兵,加上秦天给他的五个水货修士,在平定国内叛乱的道路上,赵匡胤可谓是顺风顺水。

        他仅仅只花了三个月的时间便相继平定了昭义节度使李筠、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发动的叛乱,巩固了政权。

        可提着的心还没放下来,赵匡胤转身又开始准备防备外敌的入侵。

        ……

        “有段时日不见了,我观你今日气色不是很好啊。”

        赵匡胤无奈的叹了口气。

        “这当了皇帝才知道,军国大事,无一不需要我做主的,当真是愁的让人大把大把的掉头发啊。”

        一年多来,秦天和赵匡胤见面的次数也不少,只是最近这段日子赵匡胤一直在忙着处理国家大事,所以见面的次数才少了些。

        熟络起来之后,二人之间也没那么生分了。

        主要原因还是秦天没什么架子,不管和谁相处都是和和气气,平等相待。

        不管对方是皇帝,抑或者是路边的乞丐,还是他的学生或是徒弟。

        秦天的脸上一直都挂着一抹和善的笑容,让人新生好感。

        只是不管是学生还是徒弟,还是其它人,在得知了秦天的身份之后,都难免和他多了几分疏离。

        这其中有的是敬畏,有的是尊敬,还有的是惧怕。

        只有很少的人在和秦天的相处的时候能够保持平常心态,这种人要么是对秦天无欲无求,要么就不是常人。

        李白算一个,眼下的赵匡胤也算一个。

        秦天一直在忙着教徒弟,对外面的事情不太了解。

        不过眼下听赵匡胤这么一说,掐指一算,便大概明白眼下的世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所以你打算怎么办?”秦天饶有兴致的问道。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赵匡胤眼中的光采猛地凌厉了起来。

        那光芒,即便是秦天也忍不住为之侧目。

        “既然你心中已经有了决议,还来寻我做什么。”

        “果然什么都瞒不过仙人。”赵匡胤十分佩服道。

        这次他主动来求见秦天,自然是心中有不少疑惑。

        要说赵匡胤现在最担心的是什么,那自然就是如何避免宋朝成为继后周而成为第六个短命政权。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现在的宋朝都是一副短命鬼的模样。

        外有强敌环伺,内部叛乱不断,国内还有大量前朝的旧势力残留,人心浮动。

        现在的赵匡胤可以说除了手里有兵权之外,竟是看不到半分维持这个国家下去的希望。

        最让他头疼的是,原本和他亲密无间的弟弟现在似乎也和他有了间隙。

        隐约之间赵匡胤甚至有些后悔,当初自己是不是不该兵变?

        不过很快他便把这样的想法扫进了垃圾堆,如果不把权利掌握在自己手中,那他始终就是一个被人拿捏的软柿子。

        只要自己掌握着自己的人生,哪怕是最后身死兵败,那也值了!

        雄心壮志有,但现在的问题是该如何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

        关于这个问题,赵匡胤去咨询了自己的丞相赵普:“自唐季以来数十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

        “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计长久,其道何如?”

        意思就是在说,自从唐代之后的数十年,帝王换个八个姓氏,战争一直不断,生灵涂炭,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我若是想要天下长久安定,让我大宋长治久安,应该怎么做呢?

        对此赵普的回答是:“陛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

        接着,赵普顿了顿说道:“此非它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欲治之,惟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赵普按照惯例先对赵匡胤拍了一通马匹。

        陛下能够想到这个,简直是天地人神的福气啊。

        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出来赵普这个人深谙为官之道。

        他不仅有才华,还通人情,能够把赵匡胤哄得舒舒服服的,不然赵匡胤也不会选择他成为丞相。

        之后赵普便给出了他的答案。

        发生这些事情也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藩镇割据,地方势力太强,君弱臣强,天下如何能够安定?

        皇帝只有一个,既然你皇帝没我强,那老子为什么要听你的,反了反了,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说唐末的乱世了。

        <div  class="contentadv">        虽然早在后汉时期就已经开了科举,但那个时候的科举依旧是以世家贵族为主。

        莫说是寻常百姓了,就算是没有势力的寒门子弟,也未必能够高中。

        毕竟寒门也是门。

        到了唐朝,这个情况有所缓解,但五姓七望依旧是社会的主流。

        即便是到了唐朝默契,这种情况也没能得到太大的缓解。

        唐末之后,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阶级矛盾终于一次性爆发。

        无数军阀纷纷揭竿而起,将那些把持着社会资源的世家贵族屠戮殆尽!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两句诗说的就是这段时间的历史。

        这其中最为出名的一个传说便是有个军阀想要向五姓七望的家族求亲。

        结果人贵族看不上这么一个俗气的军阀,不仅拒绝了对方,还把对方狠狠地羞辱了一番。

        于是军阀一怒之下带着军队把那家人屠了个满门。

        至于那美娇娘,自然也是被他收入了帐中。

        这虽然只是一个小故事,却是唐末以来数十上百年历史的一个缩影。

        世家门阀的势力随着唐朝结束,很快也走上了终点。

        秦天前世一个伟人曾经说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正是因为无数军阀混战的局面,导致目前为止,不管是哪一方势力,都有着足以自保的军事实力。

        几乎所有人都是从军方起家。

        因为你手里没有士兵,没有军事力量,根本无法在这乱世立足。

        而这也是无数政权十分短命的主要原因。

        大家手里都有兵,都有力量,那就比谁的手腕更加强硬。

        自古以来天子不可一世的思想在无数军阀的屠杀之中最终消失殆尽。

        现在手里但凡有点军事力量的,都想自己称帝。

        因此,赵普觉得,若是想要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也没有奇技淫巧可以施展。

        唯一的办法就是“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

        夺取他们的权利,制衡他们手中的钱财和粮食,收拢他们手中的军队。

        如此便“则天下自安矣。”

        如此回答深得赵匡胤之意,这也将成为大宋未来所坚持的执政方针。

        想要保持国内的稳定,就需要对军人保持警惕心。

        原因无他,实在是被唐末的军阀杀怕了。

        谁知道那些武夫手中有了权利会不会反过来再次掀起叛乱。

        毕竟赵匡胤自己就是这么干的,欺负人孤儿寡母无力自保,夺取了这江山。

        这么多东西说起来其实无非就是四句话:中央集权,改革军制,发展生产,巩固统治。

        虽然是这么想的,但赵匡胤思来想去,总是觉得有些不安,于是便来寻求秦天的指点。

        不过当下,他并未说出自己和赵普的想法,而是打算看看秦天是如何说的。

        “你的想法我其实知晓。”秦天淡淡的说道:“因为此前也已经不止你一个人提出过类似的问题了。”

        事实上,秦天此前所遇到的皇帝很多人并没有类似的困扰。

        看看秦天之前遇到的都是什么人吧。

        秦始皇,汉武帝,李世民……这些人哪一个不是雄才大略?

        他们岂会担心藩镇割据的情况出现?

        但那些人的经历不能当做参考。

        他们不担心这种情况出现原因是中央的势力足够强大。

        手中有兵,边关的军人们自然不敢轻举妄动。

        可赵匡胤所面临的情况不同,自然也不可同日而语。

        想要解决目前的困境,也只有中央集权这一条道路可以走。

        “现在你应当做的,是集中手中的权利,这一点想来不用我说,你和你的丞相应该也有想法了吧。”

        秦天淡淡的笑道。

        如果赵匡胤和赵普连这一点都想不到,那他们根本就没有资格继续在这个位置上坐下去了。

        赵匡胤神情一凌:“仙人果然神机妙算,这一点都能算出来。”

        秦天接着说道:“但你需要注意,切莫矫枉过正。”

        什么叫矫枉过正,像是原本宋朝所走的路线就是矫枉过正。

        文人的地位被无限的拔高,武人的地位无限降低。

        可偏偏立国之初,赵匡胤就没能解决外敌的问题,这就导致了未来几百年的国祚之内,宋朝一直被外敌欺侮。

        到后来更是出现了靖康之难这种奇耻大辱!

        归根结底,国家掌握在一群从未上过战场的人手中,如何才能抵御外敌?

        他们甚至连纸上谈兵都不如!

        “仙人……此话何解?还请仙人指点。”

        秦天微微摇头:“我只负责给你提出问题,并不能帮你解决问题。”

        “如果什么事情都让我来做了,那还要你干什么?”

        秦天半开玩笑般说道。

        他对如何防止藩镇割据其实有一定的想法,但这些想法并不成熟。

        更何况所面临的局势不同,时代不同,秦天的想法和经验自然也不能生搬硬套在这个时代之上。

        所以他并不是不愿意给出解决的方案,而是他也给不出一个完全可行的方案。

        如果赵匡胤真的按照他的方案执行下去的话,说不定甚至还不如原本历史上的大宋。

        但是针对这种情况,秦天也不是全无想法。

        因为现在的历史和原本历史最大的不同便是多了秦天,多了修士这个变数。

        所谓的军阀割据的问题,其实也不难解决。

        只要赵匡胤手中掌握着足够强大的修士,不需要多,只需要三五个,军阀再怎么强大,也只不过是修士手中的玩物罢了。

        修士虽然无法对付成建制的军队,但执行暗杀等手段,那可是一把好手。

        只要赵匡胤保证自己身边的修士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那一批人,文艺自然迎刃而解。

        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只要你敢起反心,赵匡胤就能让你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最妙的是,有修士的保护,赵匡胤也不必担心刺杀的问题!

  https://www.biqugebar.net/56807_56807623/12366631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