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小道士的道途 > 第一百零七章旁门左道欲回中原

第一百零七章旁门左道欲回中原


今日是大唐殿试的放榜之日,长安城人头攒动,熙熙攘攘,许多人围在一起,纷纷议论此次殿试,状元之位会由谁所夺。

        在这个朝廷把持一切,儒门思想笼络人心的年代,若是有人成了状元,那么必定是光宗耀祖,飞黄腾达,平步青云。

        “公子,公子……”一个十五岁左右的美少女惊慌失措,急急忙忙地从外面跑进来,汗水打湿了衣襟,显然是跑了很久。

        不过在她跑进庄园之后,却看到了自家公子还在那不紧不慢地看着书。

        少女不由的埋怨,自己真够蠢的,皇上不急太监急,自己这么激动干嘛。

        于是,她眼睛转了转,小嘴撅着,我才不把那个好消息告诉你呢,急死你。

        可是,当她慢慢走到自家公子身旁时,自家公子还是没有动静,甚至当她坐下了,公子的眼皮也没有抬一下。

        少女有些失落,更忍不住心里的激动,局促不安,抓耳挠腮,欲言又止。

        哗~

        自家公子又翻开了新的一页,然后聚精会神的看了起来。

        这让少女的心里直痒痒,几番复杂的斗争之后,少女准备开口爆出那个消息。

        可是,却被王安平打断了:“别说话,等我看完这一页再说。”

        少女此刻完全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行为急得就像一只猴子。

        “公子,今日是放榜之日,您知道吗?”少女对着眼前的青年好奇的问道,要知道,自己可是激动的不得了吧。

        而自家公子,却从殿试过后,便一个人待在了这座庄园里,没有出去过。

        “知道。”王安平继续看书。

        “那你怎么不急啊!”

        “那你说说,我为何要急呢?”听闻少女的问话之后,王安平放下手中的书,笑了笑,轻声问道。

        少女叫十月,是王安平在下山之后,从虎口之下救下的,打那之后,十月便一直跟着王安平了,说是要报恩。

        “可那是殿试啊!听说过了殿试,就是进士大老爷了,尤其是前三名,个个都能当大官。”姚十五被这么一反问,愣住了,只得涨红着脸回道。

        “大官又能怎么样呢?”

        “大官能拥有几百亩田地,几大个庄园,好几百个丫鬟下人呢!”

        “还有呢?”

        “还有,还有……”姚十五仔细的思索了一番,却惊讶的发现,他竟然不知道大官大老爷还有什么特点了。

        长着一个大肚子,有好几房小妾算吗?

        “是吗,原来你们眼中的大官,就是这样的吗?”王安平眼神恍惚,低声自语,原来在世人眼里,所谓的大官,竟然是这个样子的。

        看来这个世道,确实是该变一变了。

        抬头看了看天,时候差不多了。

        王安平在姚十五的惊讶中起身,然后往庄园外行去,路过十五的时候,轻轻地说了声:“说说吧,情况如何。”

        “嘻嘻,公子,你知道吗?你是殿试第二名,榜眼!”十月跟在王安平身后,激动得语无伦次。

        不过公子竟然没有拿到状元,反而让那个什么三公后人拿了状元,皇上真是瞎了。

        十月心中,公子是天底下最厉害的人。

        那天,她在山中打猎,被一只猛虎扑倒在地,眼看就要命丧虎口,奔赴黄泉的时候。

        王安平竟然一句话语,喝退了,猛虎,就好像传说中的仙人一样,降龙伏虎。

        “榜眼吗?也好,这样也能更好的进行计划。”王安平心里暗道。

        “十月,收拾收拾,我们要出去了。”王安平吩咐了一声,然后抬脚走了出去。

        此次他参加科举,是为了改变一些东西,榜眼的位置对于他来说,最好不过,既不是太显眼,分量也不低。

        而且这科举之时,自己为了避嫌,未曾去见过那个官从吏部尚书的父亲。

        是有些不孝了,今晚就去看看他老人家吧。

        再之后,便叫这日月换新天!

        ……

        江南徐州,还是那个破庙里,一位伟岸的男子正在给一座破旧的石像上香,石像上有裂痕,有刀斧的痕迹,明显是被人故意损坏的。

        此刻已经看不出石像是哪方神灵了,不过这男子还是给它点上了香。

        “护法,殿试前三甲已经出来,不过白玉他只得了一个探花。”一个青年突然出现在他身后,出现得很诡异,好像他一开始就在那里似的。

        “哦,白玉竟然只得了一个探花。”男子把香插在香炉里,缓缓回头,语气有些玩味:“状元和榜眼是谁?”

        “状元是当今太保之孙傅云松,榜眼是王忠信之子王安平。”青年恭敬的说到。

        “这两个人吗?稍后把他们的一切情况整理成册,送到本座这里来。”男子吩咐完之后,青年陡然消失无踪。

        这是九幽门的遁法,来去无影,如同鬼魅,青年是九幽门最后一位传人了,在他师父和师叔陨落于蛮荒凶兽的那一刻。

        三百年前,太祖和儒门三圣联手,一起扫平了各方,定鼎天下,立国为唐。

        立国后没多久,太祖便下了讨伐令,诛杀天下所有旁门左道。

        子不语,怪力乱神,所有非儒之道,皆为外道。

        一时之间,大唐铁骑奔赴各处洞天福地,直杀的人头滚滚,血流成河,天翻地覆,日月无光。

        据说,那年的天空,是红色的。

        只有极少数的九流之人,逃离大唐,前往那茫茫不可测的蛮荒。

        而今三百年过去,儒门三圣陨落其二,只余下一圣一祖,并且还是苍老不堪的状态。

        那些道统自然是再次归来,誓要夺回九州中原大地,报当年灭门之仇。

        “蓝护法,宫主有令,让蓝护法务必在七天之内捕获洞庭湖里那只玄龟。”一道沙哑的声音响起,话音一落,屋里多出了一个黑袍老者。

        “哦,荒灵大阵已经进行到这种地方了吗?”男子一挑眉头,惊讶的说道:“今天的意外有点多啊。”

        黑袍老者神色不改,平静地说道:“前些日子,宫主和右护法等人已在蛮荒深处,捕获了苍龙,现在只差玄龟了。”

        说完,黑袍老者就消失在了夜色之中,他只是一个传话的,做完传话工作之后,就该走了,言多必失,行多必果。

        “唉,荒灵大阵一起,天下又是一场腥风血雨,这黎民百姓,又该何去何从?”在所有人走后,蓝心竟然望着前面的石像,怔怔的失神,露出一种在道宫里从没有人见过的表情。

        “希望,那个道士说的是真的。”

        蓝心拿出一个玉简,咬咬牙,猛然往额头一拍,霎时间破庙狂风大作,有无数九彩符文在他周身浮现。

        ps,现在我还在火车上,从南京到贵阳要30多个小时,人又多,头晕得难受,脑子里一片空白,有不好之处,希望各位看官多担待了。

        早知道就不跑这么远的地方去读书了,真是作啊!

  https://www.biqugebar.net/54_54083/225566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