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乡村养猪婆 > 442来了

442来了


  从第二日开始,刘小红就来到了赵家开始照顾何菊。
  因为一个月能拿五块钱,刘小红基本上只要看到事情就会动手做。
  赵元兰可是乐开了花,从此以后她就不用再洗碗洗衣服了。
  而刘小红虽然一见到事情就做,却依旧觉得这份工很轻松。
  就喂猪喂鸡鸭,洗个衣服做个饭,做饭还不用烧火,那灶上的开关一拧就可以了。
  用水也无所谓,旁边就是水井,这赵家还包了她的饭,饭菜有油水不说,还能吃上果子点心和糖。
  而最让她喜欢的,就是赵家的茅厕,一个没有蚊子嗡嗡叫的茅厕,一个方便时候不用随时提防被叮咬的茅厕。
  她甚至觉得这比在自己家的日子还舒服,在自己家还没这些呢。
  何菊对于刘小红这种勤快人很喜欢,当得知刘小红女红不错,会绣东西之后就很高兴了。
  赵元兰也没想到,自己不用做饭洗碗洗衣服,却迎来了更难受的女红。
  艳阳天下,刘小红将差不多的事情做完了,拿着何菊给的针线和布料,坐在小板凳旁,认真的教着赵元兰针法。
  “你看,这是平针,最简单的,你先学这个,把这个学会,缝东西的针脚练会了之后,再学其他的。”
  赵元兰苦哈哈一张脸,拿着针的手指小心翼翼,她已经扎了自己三次了,痛死了。
  何菊在一旁很是满意。
  “好啊,这么大的太阳就该在家里绣花,哪个还跑出去野,看你晒的。”
  赵元兰看一眼赵元乐,决定拉人下水。
  “二姐姐怎么不学。”
  赵元乐拿着午林做好的工具,兢兢业业的研究牙刷的事情,听到这话,感慨:“没办法啊,我要挣钱啊,再说了,姐姐我可有挣钱养活自己的本事,你还没有呢,现在不学,以后就来不及了。”
  赵元兰:“咱家不是有钱了吗。”
  赵元乐哼了声。
  “有钱?别说咱们还没有很有钱,就算是有钱到这辈子吃喝不愁了也不能不做事。
  人不做事,就废了。
  再说了,家产再多,也经不起一直败的。”
  赵元兰忍不住反驳:“你之前还说钱多了就会生钱,就放哪儿,什么都不干也会自己变多。”
  “额…”这话她是说过,但是…
  赵元乐语重心长:“可是以后的事情谁说得准呢,所以还是得有本事在身,环境再变都不用害怕。”
  何菊在一旁赞同点头。
  “就是,小兰要听姐姐的话,好好学,这个学会了也可以赚钱的。”
  刘小红附和:“这个是啊,厉害的绣娘,绣一件好的,卖了的钱,一年都吃喝不愁。”
  赵元兰眼睛一亮。
  “真的?”
  刘小红点头:“是啊,但是这种人都是从小就学的,有大师教,我这个技术一般,就是会两招,做个荷包和平时自己家里人穿衣服鞋子是够的。”
  闻言,赵元兰眼中的光暗淡了不少。
  “唉…”
  这时候,金凤揣着一袋子瓜子走了过来。
  她笑着坐到刘小红旁边,将瓜子在众人面前摊开。
  一开口,就是那熟悉的一句话。
  “你们知道吗?”
  何菊跟配合。
  “啥啊?”
  刘小红和赵元兰手里的针也停下来了,两人都好奇的看向金凤。
  赵元乐叹了口气,拿着自己的东西去了那边的猪场。
  自从刘小红到了这里来,金凤便日常过来,四个人每天都在聊八卦,有时候秀儿娘路过也会加入进来,王老婆子时不时也会过来,说一些陈年老料。
  赵元乐对此是没什么兴趣的,这种时候更愿意到另一旁弄牙刷和刷子。
  提着东西到了这边,赵元乐看到沼气灶旁围坐的几个人。
  这几个妇人也在聊天。
  一旁的沼气灶上煮着其他东西,还有烧水的。
  赵元乐到了挂着收草药牌子的前面坐下,不禁问了旁边的午林爹。
  “我三叔呢?”
  午老头子提着一篓子猪草,指了指河边。
  “他拉牛到河里滚澡了。”
  赵元乐点点头,看了一下周围的草药。
  如果她没记错,今年的草药比往年少了很多的样子。
  大概是跟天气太热有关系吧。
  想罢,赵元乐坐在这里开始弄东西,那边于寡妇拿着一袋子洗干净的猪毛过来了。
  “这个是弄好了的猪毛,你看看。”
  赵元乐看完这些猪毛,露出赞赏的目光。
  “真不错啊。”
  于寡妇笑笑,坐在旁边,也和赵元乐一起弄了起来。
  她的手指灵巧,做的牙刷要比赵元乐的细致很多。
  赵元乐:“等到了秋天,这些猪换毛的时候,就可以找人一起弄了。”
  于寡妇笑道:“这些猪之前都没掉毛,自从你要弄猪毛之后就经常掉,还长的多快,像专门给你多长毛一样。”
  赵元乐也笑了。
  “本来就是啊。”
  于寡妇:“那它们真的成精了。”
  赵元乐:“谁叫我是猪王呢。”
  话音刚落,路边几个顶着荷叶的小孩子小跑着过来了。
  赵元乐还没动呢,午老汉的几条狗子就叫嚷起来了,一旁懒洋洋的二郎神见状,嗖的一下过去,给这几条狗子一个来了几下,吠了几声将它们吼住。
  赵元乐放下手里的东西,走了过去。
  为首的男孩,腰间别着王八盒子,从身后拿出来一朵未开的荷花递给赵元乐。
  “给你。”
  赵元乐接过荷花,看着几人头上的荷叶露出笑容。
  “哪儿摘的?”
  男孩:“荷塘里面摘的,遮太阳。”
  赵元乐一眼瞅中其中最小的那一个,将人给拉了出来。
  “你这荷花衣服还挺合身的。”
  小女孩咧嘴笑,露出一口白白乳牙。
  “这个叶子最大,我最小,才穿的进去。”
  赵元乐笑着摸摸她脑袋:“来,今天我来教你们做刷子,刷子简单,学会了之后,就可以拿东西回去自己弄,弄一个刷子,三文手工费。”
  小孩们听到有手工费,眼神中都是期待,全都跟着赵元乐一起过去。
  赵元乐便让他们坐了一排,教他们做刷子。
  “你看这个毛,差不多这么多一撮,这个竹板上面,一排五个洞,六排,后面的线要这样弄。”
  考虑到这些孩子还小,赵元乐耐着性子一步步慢慢讲。
  一旁的于寡妇也在旁边细心的纠正小孩子的动作。
  赵元乐:“好好学,学会了,做一个就有三文钱呢,能买油饼吃了,还能存起来买其他东西呢。”
  男孩拿着一撮猪毛,伸出手指碰了碰,哎哟一声。
  “这猪毛硬啊。”
  赵元乐:“这个是野猪的毛,硬些,也经用些。”
  男孩:“粉墙的刷子也是这个毛做的。”
  赵元乐点点头:“现在猪毛还不多,等多了之后再做粉墙的刷子。”
  另外一个小女孩捏起旁边小猪的毛问:“这个是做啥的?”
  赵元乐:“小猪的毛软,做牙刷,刷牙齿的,每回吃饭了刷牙,就不长虫牙了。”
  小女孩哦了一声,伸手摸了摸自己的牙齿。
  “那我以后要刷牙。”
  赵元乐:“好啊,那就好好学,学会了自己做。”
  这些孩子也确实学的很认真。
  于寡妇看着这些孩子,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自己村子的孩子都不搭理她,倒是外村的孩子,没那么多偏见,感觉可爱多了。
  屋子里,午老婆子拿了一筐洗干净的李子,笑眯眯招呼几个孩子吃,还专门塞了个又红又大的给了最小的女孩。
  等到快到下午的时候,赵元乐给了几个孩子做刷子的材料和糖,让他们快点回家去。
  几个孩子走到路上,笑着回头挥着手,一直到看不见后才罢休。
  赵元乐看看日头,将工具收了收,再把草药给包好放好,和于寡妇与午家老两口作别,走过大路回家去。
  路上,赵元乐身后一个用灶的人端着煮好的东西回来,她一直留意赵元乐跟那几个孩子,此刻笑着凑上前问:“乐乐啊,那些孩子是哪儿的?”
  赵元乐:“隔壁村子啊。”
  她好奇:“你们在做啥子啊?”
  赵元乐:“做些小东西。”
  她的笑容更深了些,声音很响亮。
  “哎呀,我们村子里这么多小娃,他们也可以做些小东西啊,还隔的近。”
  赵元乐笑笑:“等之后真的做起了,肯定是喊村子里的人一起弄啊,现在的是些小东西,就给那几个小娃弄着玩。”
  听到这话,女人便没再问了,只是拍着赵元乐的马屁,说赵元乐的厉害,结果没说几句就拐到了亲事上边。
  赵元乐一听到这,直接快步走回家去。
  她真服了…
  然而,她不知道,村子里有这个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现在的赵元乐,是村子里人公认的金母鸡,娶回去就能下金蛋的那种,总有些很自信的人想试试,万一走运了呢。
  赵元乐回家时,金凤走了,刘小红也正好走了,外人都走了,她忍不住跟家里人一番吐槽。
  何菊却觉得挺高兴的。
  “一家有女百家求,你能干,肯定多的是人想跟你说媒,这两年啊,我们要好好挑。”
  幺儿在一旁捧着书看,不由瞟了午林两眼,却发现午林压根没什么反应。
  见此,幺儿心内叹气。
  这么厉害的人,怎么不喜欢自己姐姐呢,太可惜了。
  赵三成:“最好找个踏实的。”
  赵元兰:“找个有钱的。”
  何菊摸摸肚子,道:“找个有本事的。”
  幺儿冷不丁:“找个长得好看的。”
  午林听到这话,忽然有了反应,放下手里的书,不知从何处掏出一面镜子照了照。
  嗯,他果然是最好看的。
  幺儿:“…”他想看到的反应不是这个啊。
  而赵元乐决定了,以后再也不在家里吐槽这事。
  何菊:“好了好了,先把饭吃了吧,不说这些了。”
  赵三成:“吃饱饭,这些天再闲会儿,就要干苦活儿了。”
  赵元乐舀饭到桌子上,问起这苦活儿。
  赵三成大口吃饭,说起这苦活儿。
  “稻子抽穗了,过两天就要灌浆,今年热,上游那些人怕是又要拦水了,到时候肯定又要打一场。
  这个水抢了,又要掰苞米,搓苞米,后面又要晒。
  等到秋老虎的时候,最热那时候,还要收谷子。
  唉,要是这几天落场大雨就好了,就用不着抢水了。”
  赵元兰在一旁,光是听着,一张脸就苦哈哈的。
  “最烦收谷子了,喇人的很,又热又累。”
  何菊也担心。
  “到时候我肯定不能过去帮忙了,二哥也不在,你又要累好多。”
  赵元乐:“没事儿,有我呢。”
  何菊:“这个累啊,还有那几亩田,个那么远,要背谷子回来。”
  赵元乐:“怕啥,我一趟背十包。”
  赵三成跟何菊对视一眼,不由笑了。
  何菊:“牛皮都要遭你吹破了,你爹最多才背七八包呢。”
  赵元乐:“等着瞧吧。”
  说完,她闷头吃饭。
  接下来几天,还是艳阳高照,并没有如同赵三成想的那样下雨。
  不下雨,水田愈发干了,而稻子正需要水。
  某一天,早起的赵三成看到沟渠里没水了,心道一声来了。
  他直接回家跟何菊说了这事儿,转头开始换衣服鞋子,再找来自己的棒子。
  何菊在一旁不住叮嘱。
  “小心点啊,把脑壳照顾到,真的打起来,莫一个人莽头上。”
  赵三成:“当心吧,我有经验。”
  何菊:“这回二哥不在,你一个人要小心点。”
  赵元乐在一旁听着,不露声色。
  何菊看一眼,心中还是不太放心。
  “你不准偷摸去啊。”
  赵元乐点头:“我不偷摸去。”
  何菊干脆将家里的棒子和能打的东西都收了起来。
  赵元乐心内一笑。
  收这些干嘛,她又不要这些,一双拳头就够了好吧。
  赵三成几口吃完早饭,提着棍子出门了。
  赵元乐吃完饭,一直没啥动静,直到何菊去了一趟茅厕,她瞬间跑出门。
  等到何菊上完茅厕,出门没看到人,心中了然,一巴掌拍大腿上。
  “才不听招呼!”
  此刻,赵元乐欢快的闻着味道,走在大部队离去的路上。
  稻田里的露水不少,还沾湿了她的裤脚。
  赵元乐看着绿毯般稻子中那些穗子,露出笑容。
  “等着我给你们抢水去。”
  ------题外话------
  今天是个好日子!

  https://www.biqugebar.net/52231_52231116/10016462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