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平淡为官 > 274.阳谋大势

274.阳谋大势


“陛下臣之所以如此做,其中应由还请陛下可以细听,完颜乌古乃,臣虽然没有见过,可作为女真族的第一勇士,也是最为强大的部落首领,其实力和心计必然不少,若是让他茫然起兵,必定会畏畏缩缩,这样一来,我等之计策与目标必将落空,到时一场大战又或者是割地赔款必然少不了,所以我等必须要给完颜乌古乃创造出一个让他可以肆无忌惮释放自己心中野心的机会,而这个机会,在微臣看来,就在于西夏国主李元昊。

        此人金戈铁马一生,武功赫赫,可是为人却过于桀骜,虽守弱土,却以王朝国号相称,自比与辽宋之间,不以小国自居,自从在战场上两次三番击退辽宋的军队之后,更是狂傲不可一世,可称得上是骄傲放纵之人杰了,而这样的心胸与气魄,到现在为止,无论是辽国还是宋国,却一直都没有承认他大国的地位,来往使节的诏书上,也往往是以臣礼对待他,李元昊桀骜如斯,心中必然是十分不满的。

        而陛下若是在此时,能够以兄弟之礼对待与他,李元昊心中即便不生欢喜,也必然会有骄纵之情溢于言表,而在他的心中,也必然会记恨起另外一方来,毕竟我宋国武力虽不如辽国,可财富可谓富甲天下,十倍于辽国也犹有甚焉,我朝都承认了西夏的地位,而辽国却并没有承认西夏国的地位,以李元昊之心胸,必然会趁现在这个辽**队屯兵与瓦桥关的大好时机,率兵前往夏辽边境之上。

        此时无论辽国是允诺夏国同等地位,还是想要保持原本的状态,都势必要调动军队前往夏辽边境以防止有万一的情况发生,辽国虽大,军队也有上百万,可是真正的精锐却也只有二十余万而已,其中绝大部分的军队安排在了瓦桥关边境,此时我朝也已经在此地集结了四十余万的军队,还有六十万的民兵、乡勇,兵力已达到辽**力的一倍,此时从瓦桥关调兵,必然会使防线出现巨大的破洞,萧惠不是傻子,这样的事情他是绝对不会做的。

        所以兵力只能从其他地方调配,而唯一可以进行调兵的地方,便也只有东北了,在那里,有着辽国为数不多堪称精锐的部队,而如今,女真分划为两个部族,其中熟女真已经纳入了辽国的统治之中,而另一部分虽然没有归服,可在辽国的计策之下,也是常年生活在极度贫困的状态之下,温饱尚且不能,更别说打仗了,调动那里的军队,就十分的合理,而只要东北的军队开始减少,完颜乌古乃就有了一个十分适合的发兵机会,到那时,就由不得他再继续犹豫了,毕竟东北空虚的机会就这一次,若是失去了,那完颜乌古乃真的配不上英雄这个称号。

        陛下,这就是臣之所以要陛下对西夏行兄弟之礼的原因,忍一时之屈辱,得长久之昌隆,此乃百年大计,还请陛下慎重考虑。“赶到皇宫的路上,徐清的脑海中慢慢勾勒出了自己心中的计划,在他眼中,这计划无疑是十分可行的,而他不知道的是,当年富弼劝服辽国时,用的就是这个办法,引西夏与辽国作对,然后坐山观虎斗,而现在,这个计划则从徐清的嘴中说了出来,历史这个东西,有的时候还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赵祯听完之后,沉吟了一番,对于李元昊的了解,赵祯可以说是非常的深了,毕竟他登基一来,与西夏国开战的次数是最多的,几乎每一年都会打上一次,唯有去年才稍稍停下了讨伐的步伐,而几次征战以来,对于李元昊的脾性,赵祯也摸到了一点,确实如徐清所描述的那样,一个十足的自大狂,以李为姓,说自己是唐朝皇室的后代,这种种举动,无一不是在挑衅着辽宋两大国的底线。

        若是真的与他称兄道友,李元昊或许真的会如同徐清所说的那般行动也说不定,可是赵祯的心中还是有些不确定,他看着徐清发问,“徐卿,李元昊虽然桀骜,可也多有谋断,他真的会如此轻易的中计?“

        try{mad1('gad2;}  h(ex){}  “陛下,此虽计也,亦是势也,近两年来,西夏东征西讨,从我朝与辽国之间夺取了大量的土地,此虽让李元昊之财富与日俱增,但也让他心中的骄纵之情越发放纵,据西夏之中的线人汇报,李元昊从去年开始,便在西夏国内广泛建造遗冢,足足建造了三百六十座,每建完一座,便将其民夫工匠全部杀死殉葬,短时间内已经是让西夏国内人人皆有怨言了,除此之外,此人更是尤为好色,喜欢将自家大臣的妻子接到宫**自己淫乐,百官惧怕李元昊,只能将自家的妻子送入宫中,可对于李元昊的恨意,却是与日蔓延,而他的身体,则是日复一日的衰落下去。

        可以说,此时的李元昊,已非当年五千党项兵便创立西夏的开国英雄了,而是一个威望日渐下滑,武功日渐迟废的老人家了,而他的心中,却依旧有着一颗桀骜的心,像他这样的人,必然会想尽办法来证明自己并没有不如当年,而证明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让更加强大的人来承认他,还有什么比宋国承认他更为让人美好的呢,只有辽国了,李元昊虽为人狡诈,可他毕竟还是个人,只要是人,必然会有所追求是理智所不能控制的,此便是大势,只要我等顺势而为,革新便有了依仗。“

        “呼。“听过徐清的解释之后,赵祯的心中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忐忑,是啊,李元昊即便再聪明,也终究有着人该有的本性,他渴望辽宋的认同,也渴望自己依旧是个年轻时被人所敬仰的英雄,这不是理智能够控制的,赵祯看着徐清,心中不知不觉间有了一丝丝的警惕,徐清从来没有见过李元昊却能讲李元昊的心思洞如观火,那自己的心思呢?

        赵祯想到这儿,心中竟然对徐清产生了一丝杀意,不过看着徐清那一脸恳求的表情,赵祯心中那一丝丝杀意便慢慢消散了,这样的人作为敌人很可怕,而自己和他,并非敌人,赵祯在心中告诉着自己,口中则是说道:“既然如此,明天朝议时,你便上奏折让百官谈谈吧,只要诸大臣没有意见,便执行吧。“

        第二天上朝,徐清的计划很快便获得了众人的认可,反对派当然也有,不过在改革需要稳定这个大方针之下,再多的反对也没有什么用处,这也是历史上为什么富弼会成功的原因,宋朝的官僚并不是傻子,他们不像后世明清的书生一样,一辈子只看四书五经,宋朝的士大夫既有唐朝时的洒脱,又有这个开明朝代所独有的自由和独立,这些万里挑一的士大夫,有着中国历史上最为璀璨的灵魂。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命,为往圣立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如此帝王雄心孕育在一个个的读书人心中,不得不说,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徐清的奏折通过门下省传达各部,而通知西夏的书信则早已经在决定的那一刻便由由十只信鸽带出了城外,他们一站一站的非,在第二天的时候,成功将消息带到了边疆,此时边疆之上的统兵大将已经换成了种世衡,因为秦凤路的安抚使徐清此时正在汴京,所以当这封信送到秦凤路衙门的时候,自然是作为二把手的种世衡来处理了。

        种世衡看着诏书中的内容,心中自然是有些不忿,作为将门世家,在种世衡的心中,与西夏称兄道弟简直就是耻辱,简直就是对不起战死的兄弟,还有自己的父亲和爷爷,他们的一辈子都是在与这些国家做斗争,而现在,一个小小的西夏竟然要承认他的地位,这让种世衡实在是很难接受。

        可就算他再怎么不接受,他还是得接受,谁叫他是宋朝的将领呢,在现有的制度下,军队就是要听从中央朝廷的安排,即便是后世鼎鼎大名的岳飞,也不得不如此,这就是制度的作用,种世衡也只能勉强接受,带着这封诏书便亲自去了骑马去了西夏边境,然后一路来到了西夏的首都兴庆府,还没来得及休息,就被李元昊给召见进了皇宫之中。

        try{mad1('gad2;}  h(ex){}  之所以李元昊会立即召见种世衡,是因为他知道种世衡的来意,从汴京飞出的信鸽,早早便飞到了兴庆府,这些信鸽都是从西夏驻扎在汴京的使者那里借来的,毕竟汴京除了他们之外,可不会培养什么飞到兴庆府的信鸽,除非他想当间谍,而靠着这些信鸽,这个消息早在一天前便传到了李元昊的耳朵中,所以他才会一听到有宋朝的将领入关,便立刻让人把他们带了过来。

        与宋国平起平坐,从此之后,他就可以用朕这个字了,他的封号也不再是王这一个字,而是皇帝这两个代表着至高无上权利的字,虽然这些东西,以前也有,可那只是他自己叫叫而已,出了大夏,可没人认他这个皇帝,而现在,有了宋朝的认可,那么即便是宋朝的官员,以后若是要给他行书,就也得用陛下来称呼自己,这对于李元昊来说,可谓是一种巨大的诱惑。

        向天下称帝,一来可以满足自己心中对于权力和名誉的渴望,二来也可以加强夏朝的凝聚力,而且此时唯一可能会反对的辽国也已经将全国一半的兵力集中到了宋辽边境之上,对李元昊来说无疑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了,所以他即便知道宋朝皇帝压根没有安好心,可李元昊却还是愿意心甘情愿的跳进去,毕竟好处就在眼前而坏处在李元昊看来并不会发生,这是他的信心所在。

        所以在接受宋朝皇帝的诏书之后,李元昊立刻让自己的文武百官开始在兴庆府外策划一场声势浩大的登基封禅大典,以此来告知天下黎民自己的功绩是如何的昭彰,而一封李元昊亲自书写的信件也从兴庆府出发,飞往了遥远的辽国首都临潢府。

        而辽国的皇帝接到这封信还没多久,李元昊便带着二十万大军来到了辽夏边境之上,二十万人对于西夏来说,大约相当于其兵力的一半,并不算多,也看得出来,李元昊的内心并不是特别想打仗,可对于辽国来说,却不得不派出同等的兵力来与之匹配,毕竟谁也不知道,李元昊会不会突然之间下令进攻,这是一个战争的疯子,谁也料不准的。

        当西夏与辽国在边境线上开始对峙的消息传回汴京之后,徐清便开始等待起了女真族的反应,每天几乎都是在等待的过程中度过,而因为西夏与辽国的对峙越来越紧张,停留在瓦桥关外的辽国大军也开始动作频频起来,显然,萧惠并不想再继续拖延时间了,这也让富弼的言语开始变得无力起来,平淡的海水下,汹涌的浪涛一触即发,只是不知道到底是从辽宋之间发生,还是从辽国内部发生了。

        这种等待的感觉,对于宋朝君臣每一个人来说,都无疑是一种煎熬,三国、四种势力之中,若论最不想打仗的,绝对是自己,这一点对于徐清等人来说是最为致命的,毕竟其他人就算打败了,也不会有什么事,而他们则会立刻下岗,而这次改革也将彻底变成昨日黄花,这是朝堂之上所有重臣都不能允许的,所以几天下来,上朝的时候往往能看见有的人直接倒在了地上,脸色青黑,这都是失眠惹的祸,包括徐清也是,不受机谋所影响的命运,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太煎熬了。

        一天复一天,每个人的心中都隐藏着极大的恐惧和期待,而在十天后,一个消息总算从遥远的北方高丽国传来,女真族完成统一,完颜乌古乃率领手下八万铁骑,正式向辽国东北境内的所有其他部族宣战,两天之后,辽夏边境十万人开始撤退,这两条消息,让整个大宋君臣都不约而同的舒了一口气。

        大宋,安矣。

  https://www.biqugebar.net/46_46697/1512655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