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明末第四极 > 第一百章 清官与好官

第一百章 清官与好官


在港口往回走的路上,唐峰问道:“阿敏,你认为什么样的官就好官呢?”

        “老爷,我觉得不贪且能为民伸张正义的官就是好官。”

        唐峰摇了摇头说道:“不贪和为民作主只是当官最基本的要求,在我眼里,这样的官不仅不是好官,而且还是一个不合格的官。做一任地方的官,就要将这一块地方经济发展起来,要让这一块地方的人民生活有所提高。你来的时候,这里的人每年只余一两银子,可你走的时候,这里的人每年已经可以余下十两银子,这就说明,你是一个合格的官,是一个好官。”

        “老爷,按你这个标准,大明两百多年,能称为好官的可不多啊。”孙敏说道。

        “大明那些被人称为好官的,大多只能称为清官。我希望我们海南以后这样的好官至少有一半以上。”

        “老爷,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唐峰想了一下继续说道:“好官的标准,其实就在大明的科举与我们海南的公务员考试的区别上。大明的科举考的是儒家四书五经,这些读了十几年二十几年四书五经的人,只能保证他具备的是儒家济世救民的思想,却没有任何发展经济的方法。科举选出来的,只能保证其中大部分是好人,而不是能人。我们华夏的人民对好官的要求太低,只要求他们是好人就行,只要不骑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就行。”

        “老爷,你是说,大明只要将科举改为公务员考试,也许能改变如今快要破产的困境吗?”孙敏问道。

        唐峰摇了摇头说道:“大明的问题积压了二百多年,不仅仅是科举制度落后的原因,而是阶层越来越固化,各自抱团且不懂让步。比如说,官官相护,这一点当官的都知道,就算你不想同流合污,但你很快就会被这个团体排斥在外,让你什么事也做不了。”

        孙敏听罢,连连点头说道:“真的像老爷你分析的一样,以前我一直考虑这个问题,可总找不到本质的原因,老爷你这么一说,我就豁然开朗了。”

        孙敏从小读四书五经的,但在唐家这么多年,也自学了不少西方的学问,她如今的视野不是一般大明士子可比,这一趟跟着唐峰出来,更让她从中学到不少。

        孙家有好几人已经进入海南各地的部门当了公务员,孙敏决定要将唐峰今天的谈话记下来,要带回去让家里孙氏子弟们好好看看,让他们知道,什么样的官才是好官。

        回到海口城的新城区,唐峰没有再去看其它新建的建筑,他最关心的是地下看不到的东西,地下的排水管道,是新城区防洪防涝的关键。

        唐彬找来海口新城建设的负责人来陪同唐峰。

        “海口城每年雨天是多少天?雨量多大?海口老城每年被淹几次,损失几何?”唐峰严肃地问城建负责人。

        那位负责人可是唐家三亚城科学院里出来的,他不慌不忙地答道:“王爷,我查阅海口城近三十年的气候记录,海口城平均每年雨天为一百零七天,平均雨是为七十五毫米,最大雨水有二百四十一毫米。近三十年,海口老城平均每年要淹三次,每年损失达经济总量的两成。”

        唐峰点了点头,对这个答复很满意,他继续问道:“你们建设局用什么办法来防洪防涝,确保老城和新城都不再被淹。”

        “老城由于要保留原貌,不宜过大的破坏,所以我们采用埋管方式,分别将雨水和生活污水集中在四个水处理站,再转入海中。新城这边,光是地下工程,我们就建了差不一年的时间。我们是按王爷你说的要求,尽可能把目光向前看。目前海口城人口不足十万,可我们是按百万人口城市的要求建设地下排水排污的。新城由于地面上没有建筑,所以,我们不必采用埋管方式,直接建地下通道。就像王爷你曾说过的,现在海口的地下排水通道,完全可以在下边开四轮汽车。”城建负责人得意地说道。

        “嗯,这样很好。我们要考虑的是不仅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事,还要考虑子孙后代的事。我们现在住海口是不淹不涝了,可我们后代呢,总不能让我们后代被淹的时候骂我们没眼光。”唐峰说道。

        “王爷,我们这一帮人开始的时候也不理解你的要求,可是经科学院的人一计算之后,我们服了。一百万人与十万人的排水要求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如果海口经济发展快了,不用三十年,也许海口城就会成为一个百万人口的大城。所以,王爷的考虑真的是高瞻远瞩,我们都十分的佩服。”城建负责人露出崇敬的神色,王爷可不仅是打仗厉害,简直是天上事懂一半,地下事全清楚。历史上还没有一个人能像南海王一样,能文能武,而且还亲自培养出那么多的人材。

        “好了,光说不行,还要去看看,你带我们去看一下。”唐峰说道。

        “王爷,夫人,请跟我来。”

        城建负责人带着唐峰和孙敏两人来到一个入口处,这里是一扇铁门,上边挂着大锁。

        打开门之后,城建负责人拿出三个准备好的火把,点着之后递给唐峰和孙敏,一个一个火把,向着漆黑的地下排水道走进去。

        “王爷,主城区的排水道都是双道,分雨水和污水两条,雨水道为宽一米八,高一米八,三人并行没有问题,一辆四轮马车宽只有一米六,所以,四轮马车在这里开也没问题。污水道要比雨水道更大,宽为二米六,高二米二,由于污水道已经开始使用,所以,我们现在走的是雨水道。”城建负责人边走边介绍。

        唐峰点了点头,拿着火把靠近墙壁,并用手敲击以检查这些红砖的质量,有抹水泥的地方,唐峰让孙敏从头上拨下金钗扎,看到扎不进去,这才点头。

        “王爷放心,检查质量的人不敢轻心,王爷跟我们说过,我们做的是百年基业的事,如果一百年内这里出现质量问题,就算我们都死了,子孙也是要还债的。”城建负责人说道。

        三人一起走了约一公里的的距离,从另一处出口走了出来,重新见到阳光,让人仿佛从地下世界,走进天堂。

        “老爷,我真没想到,原来地下工程如此复杂,也是如此的重要。”孙敏被刚才看到的一切震惊了。

        “所以,我跟你说过,一个好官绝不是只不贪,只会为民伸张正义。海口老城年年被淹,历任官老爷只以为是天灾,他们绝不会想到,这不是天灾,而是人祸,是当官的没有想过,这些天灾是可以避免的,这样的事情是可以解决的。”唐峰说道。

        “王爷,属下受教。”

        “老爷,我记住了。”

        晚上,唐峰和孙敏在唐彬的家里吃晚饭。

        吃完饭之后,唐峰和唐彬来到书房,孙敏仍跟在唐峰身边。

        “阿峰,看了这几天,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改的没有?”唐彬问道。

        “都很好,暂时没有。二叔,海口城这么有什么需要我支持的。”

        “资金压力太大。老城改造加上新城建设,我们投进去差不多四百多万两银子了。按经济司他们计算,海口城要将这笔钱还清,至少需要五十年啊。”唐彬有些担心地说道。每一座城,唐峰的要求都是自负盈亏,海口城建设需要,由唐家担保,借的是‘大华钱庄’的银子,这些钱是要还的,而且每年还要还巨额的利钱。

        “经济司的人是否计算过海口城的盈亏平衡点?”唐峰问道。

        “计算过的,说是只要超过二十万人口,我们海口城在税收上,就可以净盈利,二十年内可以还清贷款。而按如今的移民速度,五年后,我们海口城能达到二十万以上。”唐彬答道。

        “二叔,大明西北、华北、西南的流民越来越多,我们移民的速度也会加快。估计只要三年,海口城达到二十万人口,十年后达到四十万,这样海口城的贷款,不用二十年就可以还清。”

        “这样就好,这么一笔贷款压在头上,我每天都睡不好。”

  https://www.biqugebar.net/44_44395/179705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