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打造宋帝国 > 第三百四十二章 子之之乱

第三百四十二章 子之之乱


时间再次回到当初函谷关之战。

        当张仪与燕太子平达成了秦燕盟约,并支持其主政燕国以后,燕太子平立即从合纵联盟中退兵,就势返回了燕国!

        在他想来,以他离开不过短短一两个月的时间,哪怕子之再强势,想来也不可能改变燕国的局势。然而就在他回国以后,他才发现,整个燕国的局势竟然已经完全改变了!

        在他出兵之前,子之作为燕相,本身就是掌握燕国军政大权的权臣。而在太子平离开燕国以后,凭着其手中掌握的绝对优势的力量,子之一举清理了一大批忠于王室的贵族。随后,又让儒生鹿毛寿亲自去做燕王哙的工作。

        鹿毛寿以上古三王都盛行禅让之制,来劝说燕王哙。首先让子之给燕王哙一个承诺,保证他禅让以后,除了不享有实际的王权,一定能够拥有与现在燕王相当的生活水准!

        其次,燕王哙若禅让以后,他就完全可以从燕国那庞大的政务中解脱出来,从此可以做任何他想干的事!鹿毛寿为了让燕王有这种兴趣,甚至从齐国找来了某些被阴阳家给打压的方术士,劝说燕王“修仙”,并告诉燕王,只要能成仙,就可以长生不老!

        很明显,成仙对燕王哙的吸引还是要大于做一个凡间国王对燕王哙的吸引的!

        而对燕王哙最具吸引力的,还是鹿毛寿等人对他的吹捧上!在他们的想法中,如果燕王哙真的能行禅让之制,那么他将是三王以后,又一个实行禅让的“圣王”!其名声必将永传后世,为万代敬仰!

        听了鹿毛寿的说法,燕王哙再也不排斥禅让了。在燕太子平回国之前,他就已经传令全国,燕国不日将行禅让之制,燕王哙将把王位让给燕国的“贤相”子之!

        禅让之制,乃是燕王自行决定的事,这样的结果,令那些忠于王室的力量也无话可说了!而当燕太子平回国以后,他发现,他已然无法对抗子之了!

        考虑到太子平作为储君,以及其在燕国的影响力,为了消除这种影响,子之又进一步劝说燕王哙废除姬平的太子之位!

        被迷得一团糟的燕王立即就同意了子之的意见,不久就正式废除了姬平的太子之位!随后,为了让子之能够更好的掌控燕国大权,燕王哙更是将所有三百石以上的官印收回并交给子之,以便于子之能够重新任命官吏,好掌握燕国的大权!

        做完这些事以后,他就在燕国臣民,乃至周边各国使者的见证下,在蓟都举行禅让大典,正式将燕王之位让给子之!

        亲眼促成并见证禅让,让上古之事重现于世间,这让那些从他国来到燕国的儒生们极为激动!在他们看来,他们已经创造了历史,而整个天下,新的圣人故燕王哙已然横空出世了!燕国有此义举,必将大兴于天下!

        可惜的是,燕国禅让之事,与儒生们所想的燕国普天同庆,整个天下一片欢呼的场景不同。整个燕国几乎没有什么人真的高兴,而天下各国,哪怕是前往参观禅让大典的诸国,也没有任何一国愿意承认子之的燕王之位!

        而在禅让不过一个月后,燕国就爆发了内乱!燕国将军市被第一个起来反对!作为一个有野心的人,在他看来,子之之前不过是燕王之臣,如今怎么能让燕王哙行臣礼?于是他强行起兵,开始攻打子之!

        子之掌握了整个燕国的大权,自然不会愿意市被扰乱燕国!于是开始帅军回击,很容易的就将市被给击败!

        而市被被击败以后,子之却并没有赶尽杀绝,终于让市被所率领的大军变成了一股祸乱燕国的流寇!随后,市被率领大军向别处进发,他将目光直指燕太子平所居的燕国下都易城!

        市被攻下了易城,太子平消失不见。有的人说他死于战乱,有的人说他逃亡去了无终山,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燕太子平从此彻底从燕国消失了!

        而一待姬平从燕国消失,子之作为一个历经险恶的权臣,就此开始露出了自己的獠牙!他调集起手中所掌握的全部兵力,大举进攻燕国下都易城,很快就攻破了这座城池,擒住市被并将其带回蓟都,戮于市!

        同时,他开始暗中下令通缉姬平,务必要彻底解决这个后患!

        到了这个时候,燕国乃至天下人才看明白,子之使用了驱虎吞狼的方法,剪灭了整个燕国国内的反对势力!

        燕国的这场内乱,虽然只持续了数个月,但却对整个燕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为这场内战,主要在燕国上都蓟城与下都易城之间展开,这里原本是整个燕国的精华之地,是燕国最为富庶的地区!

        如今这么一场内乱下来,光是死伤的平民就达数万人!整个燕国的精华之地,一片残破,彻底的变成了废墟!这令得整个燕国的百姓,都对原来的燕王哙,以及新王子之极为不满!

        而燕王哙的几个儿子,为了避免被子之所害,也都慌忙逃往他国避难!

        燕国经历了这么一场禅让以后,原本好好的国家,由此变成了废墟。百姓离心,王子叛逃,已然成了整个天下的笑话!

        燕国搞成了这个样子,天下各国不仅仅是来笑话它,更有些人对其生出了觊觎之心!这就是一直以燕国宗主国自居,视燕国为本国故土的齐王!

        在春秋时代,燕国曾被山戎灭国,当时正是齐国最为强盛的齐桓公时代。齐桓公有管仲辅佐,在国内厉行改革,对外实行“尊王攘夷”之策,由此成为了春秋时代第一个霸主!而在那个时候,作为北狄的山戎势力强盛,接连灭亡燕国、刑国、卫国诸多国家,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诸夏的存在!

        于是齐桓公率军讨伐山戎,存邢救卫,并向北攻打山戎老巢,斩孤竹,灭令支,并重新夺回了燕国故地。考虑到齐国暂时不能统治北方那大片苦寒之地,而且山戎也需要诸夏来监视,于是齐桓公将北地赠与燕庄公,并帮助燕国重新立国!

        齐国对燕国有存国之恩,历来就难免有些高人一等的气势,外加齐国本身国力比燕国强,燕国作为邻国也不好说什么。在春秋时代,因为国家能够实际控制的范围毕竟不大,因此燕齐之间的矛盾还不太大,然而在进入战国时代以后,这两个邻国的矛盾就开始加剧了!

        齐国自认为对燕国有存国之恩,然而在燕国看来,如今的田氏齐国,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帮助燕国存国的齐国了!如今的齐国,不过是一群田氏的逆贼窃取了姜氏的江山!在好慷慨悲歌,重信义的燕人看来,燕国应当报当年姜氏存国之恩,将田氏赶出齐国,重新让姜氏上位!

        外加燕国稳定了北方以后,就一直希望能够进入中原,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也不希望自己总是以齐国附属国的身份出席诸侯盟会!两国之间,实际上已经矛盾重重!

        在这样的时候,燕国内乱,对于一向喜欢占便宜的齐国来说,不派兵前去干涉,简直就是对不起爱财如命的齐人身份啊!

        齐国国内群臣纷纷向齐王上书,请求齐王派兵前往燕国,干涉燕国内乱,为燕王哙乃至燕国诸公子“讨回公道”!

        对于此事,齐王甚至亲自道稷下学宮中,亲自询问了儒家巨头孟子!毕竟如今在燕国国内掌权的,乃是燕王子之,其背后,可还有着儒家的力量!

        出乎齐王预料,作为一向宣扬“仁政”,反对君王肆意征伐的孟子,这一次竟然举双手支持齐王讨伐燕国!

        孟子认为,如今子之欺骗燕王,明为禅让,实为谋逆!齐国作为大国,如果放任此等悖逆之事行于天下,乱臣贼子居于燕国朝堂之上,而不去主持公道,那么未来齐国若是有逆臣叛乱,那么恐怕也不会有其他国家来为田氏出头了!

        孟子甚至认为,如今齐国伐燕,将是“周文王、武王伐纣那样的好时机”!如果齐国大军进入燕国,那么燕人必然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如此良机绝对不可错过!

        听到了连一向反对战争的孟子都支持这次战争,齐王也是颇为激动,于是立即开始在国内动员,并联络国外势力,希望大家一同行动,来增加自己的战力!

        毕竟如今的燕国,哪怕再是不堪,它毕竟也是一个中等强国了。想打败它并不难,然而齐王想要做的,却是灭其国,夺其地,将燕地彻底变为自己的郡县!在这时候,单单靠齐国一国之力,就很难办到了!

        在东方,齐国是一个势力超群的超级大国!它的强大,并不像秦国那样单靠制度优秀,兵强马壮;也不像楚国那样地域广泛,拥有众多领主。它的强大,虽然也有自身的原因,但是更多的,却是它拥有着一群围绕着它,听它号令的属国小弟们!

        它的属国势力中弱小的,就有着鲁国、滕国、邹国等泗上诸国;势力强大的,更是有着中山国、宋国这样的中等强国!齐国能通过联姻、文化感召、乃至武力威胁等诸多方式指挥这些小国,并将它们构成齐国势力的一部分!

        在齐王的号令下,作为齐国真正附庸的泗上小国,如鲁、滕之流,也都派出了上千人的士兵来表忠心。而齐国真正重视的,其实还是中等强国中山国和宋国的态度!

        中山国距离燕国近,它若出兵能够帮助齐国荡平燕国国内的反对势力,在齐国给予利诱,允诺割让数座燕国城邑给予中山国以后,中山王立即就欢天喜地的同意出兵燕国了!

        对于宋国这个近年来崛起的强国,齐王也是很有兴趣。在他看来,能够与楚国打成平手的宋国,实力定然不弱,若是能够拉拢其一同北上,必然对齐国收服燕国大有裨益!

        同时,若是宋国在燕国损失了兵马,也能够从另一层面上削弱宋国!这,也是对齐国有利的事!

  https://www.biqugebar.net/3_3218/1892692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