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奔跑向阳 > 第44章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第44章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董亮奶奶家在城中村。

        提到城中村,人们一般总跟“破旧”两个字联系起来,就跟提到丐帮,人们总会想到“穷酸”这个词一样。

        但其实真正穷酸的人是连进丐帮的资格都没有的,同样的道理,已经被政府斥巨资改造过的城中村一般人想留也留不住。

        当然,也不是说能住在里面的都是非富即贵之人,起码董亮的奶奶还有其他街坊四邻绝对不是什么隐姓埋名的大人物,只是在房子改造好,被通知是选择留下外加五环一套一百平的毛坯房,还是选择五环两套两百平的毛坯房的时候,这些老人的儿女们更精明一点、手脚更快一点,成功保住了老房子的居住权。

        其实精明与否全在个人,考虑到京市未来水涨船高的房价,选择这只能住不能卖的房子属实亏大了,但是再想想后来被争得头破血流的学区房,又觉得这老房子实在是太值了,

        但董亮显然没有利用好这优势,没去最厉害的某附中,而是来了崇礼。

        在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化都市,这样充满烟火气的地方越来越少见了。

        一是人们没时间坐下花十几二十分钟吃顿早饭了,二是政府为了市容市貌要求清减小摊位。

        这样顶着“文物”头衔的老房、老街附近给了“早餐文化”一席之地,摊贩可以明目张胆来这里摆摊叫卖,美其名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温暖去的很早,大概六点钟就去出发了,为了“体验”一把传统文化。

        六点钟其实并不算早,坐公交车到那里已经接近七点钟了。

        手上的糕点和水果提了一路,幸好东西不重。

        如果是冬天来的话,能清楚看到笼屉上方蒸腾的白气,一靠近冻僵的脸上的毛孔倏地打开,然后就跟化雪一样,一下子暖了。

        配上入秋的落叶看也别有一番滋味,其实这样的场景不论春夏秋冬都让人喜欢。

        跟她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少,在她在众多摊位中抉择的时候,她听到有人喊了一声她的名字。

        “温暖!这里!”

        她下意识眨眨眼,好像这样就能把白气眨掉一样,还好一袭秋风把白气吹散了,温暖也看到了藏在后面的人。

        是董亮、丁亚冬,还有贺臻。

        董亮热情得让人有一瞬间怔愣,温暖忍不住想,他们有那么熟了吗?但转念一想,大多数男生好像都挺自来熟的。

        贺臻跟她打了招呼,还问了一句“吃饭没”,她摇头说“还没”。

        没等他再开口,董亮就跟店小二似的招呼她坐下了。

        丁亚冬也问了声早,他就属于少数人。其实这些人当中跟温暖最不应该尴尬的除了贺臻之外,就应该是他。毕竟丁亚冬是副班长,再没有交集这一年多加起来两个人也说过一些话。

        但丁亚冬为人板正,往常是公事公办,现在私下里确实找不到可以谈论的话题。

        温暖大概扫了一眼桌上,三个人已经吃了一半了。能看出他们口味的不同,虽然吃的都是油条,但喝的却完全不一样。

        董亮面前摆着豆汁儿,丁亚冬是豆浆,贺臻是豆腐脑。

        看她盯着自己的碗,董亮热情推荐,“来一碗?”

        温暖摇摇头,转头对老板说:“阿姨来碗豆腐脑,再要一个糖片。”

        豆腐脑端上来,温暖浇了两勺韭菜花在上面。

        吃豆腐脑的时候,有人喜欢捣得稀碎,比如温霆,每次加完韭菜花就用勺子搅来搅去,直到把整碗豆腐脑都染上颜色才开始吃。有人喜欢吃一点加一点,比如温暖,把韭菜花放在一侧,吃一勺舀一点。

        很多时候温霆故意逗她,趁她不注意一勺子下去把豆腐脑搅烂,气得温暖不轻,每次都要温霆低三下四道歉,然后再承诺给她补偿才作罢。

        加了红糖的糖片甜甜的,刚炸出来的特别脆,跟咸的豆腐脑简直绝配。

        不知道是不是流浪狗的几只土狗在各个摊位来回穿梭着,或者在桌下嗅来嗅去捡拾着食客不小心掉落的残渣,或者一动不动坐在那里等待着好心人的投喂。

        男生食量大,贺臻他们吃完一大盘油条后,又买了两屉小笼包,还大方地和温暖分食。

        不过听说包子是猪肉粉条馅儿后,温暖摇头拒绝了。

        董亮奶奶住的这个城中村,说得好听点是四合院,说得接地气一点就是大杂院。按照电视剧《还珠格格》里面的场景来看,大杂院应该是混乱不堪,没地方下脚的。

        但董亮奶奶和另一户人家共同居住的这个小院里显然并不是电视剧里演的那样,相反,院子收拾得非常干净,根本没什么多余的东西。经过改造后,屋里设施都挺现代化的,连马桶都有了。

        老人家看到一群孩子进家来,高兴地不得了,每个人跟她打完招呼后都得到了她的一句“真好”。

        “亮亮,你们就在这里排戏,奶奶出去溜达几圈,想吃什么中午回来奶奶给你们做。”

        董亮这个做孙子的一点都不客气,一边送老太太出去一边说:“不着急,还有好几个同学没来呢,到时候一起说吧。”

        邻居苏奶奶去孙女家过周末了,董奶奶把地方腾出来让他们安心排练。

        温暖进门问他把东西放哪里,董亮推辞着不肯收,还说“怎么一个两个的都这样”,看来拿东西来的不只她一个。

        他们两个应该都拿了吧,她想了想,贺臻向来心细考虑周到,丁亚冬一板一眼也不会空手而来,其实大家都算是礼数周到。

        温暖他们刚把桌子摆上,其他人就陆陆续续都到了。

        秦芩最后来的,抱着比她小不了多少的古筝,步履维艰地挪动着,额头上已经有了一层细汗。

        贺臻离门口近,见状快走几步把东西接过来放到了桌子上,她这才终于松了口气。

        “秦芩你怎么过来的?”应萍萍看她脸累得发红,“不是说让你打车过来,班费报销吗?你背这么大古筝挤公交?”

        秦芩笑了笑,“也没多累,有班费也不能随便用吧。再说,平时坐公交只有让座的份儿,今天背它出来,一上车就有人给我让位置。”

        一大早背着古筝穿梭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累得够呛,但秦芩还挺乐观。

        董亮给她倒了杯水,让她在一旁休息会儿,其他人把所有东西都归置好,这才开始了第一次彩排。

        秦芩的【琴】、贺臻和董亮的【棋】、丁亚冬的【书】、立雪晴的【画】,还有宣静的【戏】。

        应萍萍应该也是第一次见到“真刀实枪”的表演,眼里是抑制不住的满意。所以说为什么一定要找有真才实学的人呢?就是为了这气质。演技上的不自然完全可以靠后天浸淫造就的气质弥补。

        不过碍于表演途中不好表现得过于激动,因此她只是频频点头,等全部表演完成后才高声说了句“很好”。

        不仅是很好,而是非常好。不愧是他选中的人,真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应萍萍就刚才发现的问题跟他们进行了一番交流,有些地方做了一些调整,休息了几分钟就开始了第二次彩排。

        这次是带妆彩排,男女生分在两个房间换衣服。温暖作为闲人在外面帮忙收拾上一次彩排用过的道具,主要是丁亚冬和立雪晴用过的纸。

        没想到丁亚冬平时不苟言笑,练得却是狂草,倒是挺出人意料的。

        说是带妆彩排,但其实也不需要化妆。他们当中也没人懂这个,宣静因为学过舞蹈,经常参加演出,所以会化一点,但也仅限于舞台上的大浓妆,日常妆不是很会。

        应萍萍考虑了一下,决定还是不化了,青春洋溢的高中生哪儿用得着涂脂抹粉的。当然,口红还是要涂一点的,不然到时候被舞台上灯光一照,嘴唇煞白怪吓人的。

        只有宣静出于角色要求要化妆,她自己到时候可以照着脸谱画一画。

        衣服是从影楼租的,看款式跟古装剧里那些衣服差不多,最外面是一层薄纱,看起来仙气飘飘的。应萍萍对此并不是很满意,但已经租了,再换难保还需要花钱。本来这些衣服租金就不便宜,老板看他们是学生可劲儿的坑。应了秦芩那句话,班费充足也不是那么花的,这些细枝末节能忍则忍。

        衣服还都算合身,大家穿上也都像模像样的,尤其是贺臻。

        “俊朗”这个词平时也不会想到,但莫名适合眼前的贺臻。

        董亮在一旁忍不住说:“看来选你没选错,你这样往台上一站,不知道有多少小姑娘当下就恨不得把票投给你,我觉得咱们班胜率起码有百分之六十。”

        面对他的调侃,贺臻也没什么特别的反应,只是笑着说:“我觉得这种话不适合当着应导的面说。”

        董亮表情立马变了,谄媚地转头望着面无表情的应萍萍,“我开玩笑的,最大的功臣当然是您了。”

        应萍萍没工夫理他,而是皱着眉看宣静身上的衣服。

        宣静的戏服确实是四不像了,不过也是,戏服不是古装。古装起码借着影视剧的东风还能在许多地方租到,比如景区、影楼。但唱戏穿的戏服却不是说租就能租到的,宣静身上这件还是跑了好几家影楼才找到的。

        当初看照片的时候还没觉得有什么,等真穿上身,怎么看怎么不满意。

        应萍萍连连摇头,看一眼叹一口气。

        其他人面面相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这种事他们即便想说也是没办法解决的。

        刚才还有说有笑的一群人突然陷入了一阵沉默中,温暖左看看,右看看,内心叹了口气。

        这叫什么事儿。

        “我应该能借到。”她没说自己家里就有,只说自己能借到。

        大概知道她的性格,没人追问她为什么能借到戏服,只是跟见了救命的活菩萨一样,看着她眼冒精光。

        应萍萍忙问她什么时候能把衣服带来,温暖看出她的急切,于是说:“现在。”

        其实带宣静过去亲自试是合适的,但那意味着她要带一个跟她几乎毫无交集的人回到自己的领地,说实话,她不是很想。

        虽然这么说可能很无耻,但去别人家,跟让别人来自己家到底是不一样的。

        其他人对她独自前往并没有说什么,但贺臻却意外坚持同行。应萍萍见他们僵持不下,往外轰人,“行了,别耽误时间了。有这商量的功夫,你们早都上车了。还有你,见世面外,有免费劳动力干嘛不用?”

        于是,两个人相当于是被赶出来的。

        算了,她想。

        是贺臻的话她还可以把人拦在楼下,也不需要找多余的理由解释。

        程筱云并没有把所有戏服都带走,她去海市主要还是帮扶建设,很少登台亮嗓,因此留了不少件在家里,然后被温暖带到了第二个家里。

        再次搬家的时候,温暖挺想把这些带到新家的,但是又怕有一天程筱云突然想起来去拿,然后知道东西都在她这里,她怕。

        具体是怕什么呢?大概是怕程筱云知道她舍不得她,怕她知道她很想她。

        其实两家并不算远,不堵车的话也就半个多小时车程。

        贺臻看到熟悉的小区,心想原来她还住这里。

        温暖掏出一串钥匙,上面挂着三把不同的钥匙,根据样式一眼就能看出年代。

        贺臻不清楚为什么温暖有些抵触别人跟她同行,但明知道他还是跟上来了。

        不请自来,这让他略显局促,完全不似之前那样从容淡定。

        果然,到了楼下,温暖甩下一句“在这里等一下”之后就弃车而去了,留下贺臻和司机师傅在车里大眼瞪小眼。

        这次时间有点久,司机等得有些不耐烦了,按了一次喇叭,还拍了一次车门。探出头对贺臻说,“兄弟,你赶紧打个电话催一下,再过五分钟可要加钱了,你们这耽误我拉活儿啊。”

        幸好温暖这时候下来了,怀里抱着一堆东西,除了戏服之外还有一口小木箱。

        她刚才就是为凑木箱里的东西才耽误了的,里面有大发、水纱、片子等头上要用的东西,还有胶布、化妆品之类的。想到应萍萍口中时常提到的“还原度”,如果他们要用的话就用,不至于再跑一趟。

        贺臻一直在单元门口等着,看到她的身影出现之后就迎了过去,接过了她手里的东西。

        一来一回一个多小时,也不算慢。

        下车的时候,贺臻多给了司机十块钱,说他辛苦了让他买瓶水喝。

        应萍萍看到温暖的时候双眼放光,要不是忌于和温暖还没混熟,估计早就上手抢了。

        接过戏服的时候,她的手都是抖的,口中念念有词,“这才是戏服啊。快、快去换上!”

        秦芩被招呼着帮宣静去换衣服了。

        应萍萍看着温暖,郑重说道:“大恩不言谢。”

        温暖摇了摇头,刚想说“没事”,结果就听应萍萍接着说:“那个,其实我们这剧本有几段念白来着,但因为练了几天实在练不出那韵味儿就删掉了,你看……”

        应萍萍大概是察觉到温暖虽然为人冷淡,或者说慢热,但基本上别人有困难她就会出手帮忙,这才又提了这样的请求。

        “……”温暖听出了她话里的意思。

        但这次她却没有说能帮忙,自己搭把手和自己请别人搭把手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她可以不怕麻烦,但她不想麻烦别人。

        贺臻在一旁及时开口,“应导,过分了啊。我当初让温暖过来帮忙就是指导下棋,现在戏服还不够,又说起了台词。”

        应萍萍一听也有些不好意思了,不过马上恢复了,“欸,都是一个班的同学,我这也不是为了班集体的荣誉吗。温暖作为班里一份子,我觉得出点力应该也能接受,对吧?”

        她反应过来后一下子把温暖拉入了同一阵营。

        温暖听到这话愣了一下,感觉有点新奇,这种突然被拉入集体的感觉。

        贺臻不知道为什么也没了后话,还好他后来接上了,他看温暖没什么反应,玩笑般说道:“那起码也要聘人家做特约指导吧?”

        这回没等应萍萍回答,温暖就先开口了,“不好意思。”

        她表情淡淡的,没有因为刚才的说笑生恼,却也没有其他表情,只是说这个忙她可能帮不了。

        应萍萍没有在意,还说确实是她唐突了,其实她也只是怀抱希望的随口一问。温暖答应便是锦上添花,不答应也没有什么损失。

        贺臻却听出了她两句话前后语气上的微妙变化,他思索了一下,猜出原因可能出自刚才自己那句话。

        他怎么忘了,温暖之前说过的,不要把她算进去,也就是不要把她拉进这个队伍里。

        得意忘形的结果就是这样,他提醒自己,随即岔开了话题。

        戏服也没有多难穿,外面的人几句插科打诨过去,里面的人就出来了。

        宣静穿上戏服,意外合身,连董亮他们都忍不住夸了几声好看,把人弄得红了脸。

        温暖却在之后离开了,任凭其他人再三挽留,说只在一起吃顿午饭,她也没有留下。

        ……

        一周过得飞快,期间温暖没有再参加他们任何的彩排,只有宣静过来咨询过胶带怎么吊眉之类的问题,但其实温暖也不太懂,简单说了几句之后便表示爱莫能助了。

        兰意课间跑过来问她什么时候跟他们“勾搭”上了,说自己前几天就看到她跟应萍萍一群人“眉来眼去”的。

        温暖对她时常蹦出的不着调的用词已经习惯了,解释说自己只是帮了一点忙。

        而兰意得知她竟然会下围棋的时候,当下一蹦三尺高,然后换上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控诉温暖知情不报、有意隐瞒。说完还拉来迟早,想让她跟她一起讨伐温暖。

        结果被迟早一句“事无巨细的打探是变态的前兆”给气得头昏脑涨,当下就抛弃了温暖,转而跟迟早拼命去了。

        不过后来她抽空回来说了一句,“其实,参加点集体活动挺好的。”

        表情带着一点真挚。

        ……

        校庆终于开始了,一大早校广播台就开始了庆祝,各种金曲放个不停。

        校门口、教学楼前都摆上了婚庆用的超大气球拱门,上面用黄色胶布贴了“崇礼中学三十周年校庆”的字眼,鼓风机轰轰响,兢兢业业吹着气。

        气球拱门下面到教学楼那一段距离,左右两排摆满了花篮。

        幸好没有烟花爆竹,也没有鼓乐队,要不然就真成了婚庆现场。

        路过的行人不少都停下来拍照,甚至慢行经过的公交车上都有人打开窗户张望。

        崇礼中学的学生进校门的时候,羞耻感和骄傲感并行于胸。

        演出进行得非常顺利,节目更是五花八门。

        高一二班的拉丁舞表演直接将节目推向了一个小高潮。台下的人一边欢呼吹口哨,一边看前排校长和其他领导的脸色。

        老师们表演的数来宝也收获了掌声一片,零零散散的掌声里充满了同情和鼓励。

        投票结果出来,高二五班“游园一惊千年梦”获得了三等奖。

        “达哥”和班里其他人也是第一次看到整个作品,对节目效果表示非常惊艳,尤其是宣静的扮相简直惊为天人,对结果更是满意。除了导演应萍萍还有些心有不甘,领奖的时候都笑不出来。

        不过表演结束后一切都无人在意了,过程如果是美好的,结果又有什么重要的呢?何况他们的结果并不差。

        下午表演结束就放假了,温暖没有走,等着去后台拿棋盘和戏服。

        后台空间有限,换服装还需要排队,温暖就先回了趟教室去取了书包。回来的时候,在礼堂门口碰到了拿着棋盘和其他道具的贺臻、董亮他们,说宣静和应萍萍他们现在还在里面。

        温暖让他们帮忙把棋盘放在她桌子边等周一再拿,她现在去取戏服。

        董亮当下就说没问题。

        在后台找了一圈并没有看到应萍萍他们,直到走到最里面才听到了他们的声音。

        “这衣服是真好看。”立雪晴赞叹道。

        “停停停,别拖地弄脏了。”说话的人是应萍萍,她让立雪晴赶紧把水袖叠起来。

        “温暖是怎么借到的这衣服?”立雪晴边收水袖边问。

        “那谁知道。”应萍萍似乎对此并不在意,“说起来这次温暖帮了不少忙,应该谢谢她。”

        “怎么谢?”秦芩问。

        “最起码奖金应该有她一份吧。”应萍萍回答。

        “啊?可她不是无所谓吗?”

        正准备过去的温暖听宣静这样说道。

        ……

  https://www.biqugebar.net/34992_34992855/1287687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