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幻宋 > 第三章 迷 惑

第三章 迷 惑


李阙恭敬地问道:“孙先生,现在有宋军追我,请先生教我脱身之计。”

        孙膑打量了一下李阙,信口问道:“你有多少人?你说的那个什么军有多少人?相隔有多远?”

        显然,孙膑对“宋军”这个词没有任何概念。

        “我军二百,敌军一千。敌军前卫二百人距我五里左右。”李阙不假思索的回答。

        “哦。”孙膑沉吟了一下说道:“脱身之法倒是有两种,一真一假。真者,派一小部分人去阻挡敌军,为大军撤离赢得机会和时间;假者,迷惑敌军,扰其心智,使其犹豫不决不敢贸然追击。从而使你军顺利离去。就目前的形势看来,你可以这样做。。。。。。”

        李阙听得有些兴奋了,看来孙膑有办法指导自己脱困,这两百多人终于有救了。

        “嗖”的一声,孙膑的影像消失了,天书上只剩下一张静静的白纸。

        “这。。。人呢?”李阙着急地问道。

        “走了。”天书毫不吝啬的将这噩耗告诉给李阙。

        “走了?可他还没说完呐?我正要听他老人家给我面授机宜呢,是你这系统坏了吧?”李阙有些急燥起来。

        天书平静地回道:“本系统的规则是:初级使用者每天使用的总时长是一值,也就是你们的十分钟;且召唤过的人每天只能召唤一次。如果要增加召唤时间和召唤次数,就要取得天力值,用天力值为你升级。每升一级可增加一次召唤次数;每升十级可增加召唤时间一值。每升一级所需的天力值是一千。你今天的一值已经用完了,所以孙膑回去了。想再召唤,明天请早。”

        “天书你出来,我绝对不打你。”李阙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

        “这些狗屁规矩你怎么不早说?!”李阙愤怒地喊道。此刻他很想把那本破册子抢过来撕个稀巴烂,再放在脚下踩啊踩。毕竟现在是生死攸关的时刻,而天书却掉了链子。

        天书无奈地说道:“我是被猫死绑架来的,用户手册你当然没看了。那上面都有。”

        “猫死!”李阙怒吼道。

        “省省吧。猫死不在。”天书淡淡地说道。

        “它去哪儿了?”

        “不知道。估计又去偷油吃了吧。”

        李阙听天书说完,彻底崩溃了。他将双手举过头顶说道:“i服了you!那我问你,什么是天力值啊?这天力值是谁给的?”

        天书悠悠地说“天力值就是你们人间所说的功德。能叫天力值,自然是天给的。去做善事、做好事吧。慢慢攒起天力值就好了。你先升级,以后的事再慢慢告诉你。”

        “这个我明白,不就是让世界充满爱吗?那现在怎么办?”李阙垂头丧气地问道。

        “明天再说。”天书回答完“刷”地不见了。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我脑子里是公共厕所啊?!明天再说?我也得活的到明天啊!看样子只能靠自己了。”李阙懊恼地自言自语。

        不过孙膑的那几句话他倒是都记在心里了。孙膑所说的一真,不就是派出小股部队打阻击吗?就我这点人,算了吧。只能从一假上做文章了。

        他侧目看去,只见一家农户前放着几袋豆子。他灵机一动,吩咐身边的士兵道:“去把那几袋豆子扛走。”

        随即对吴魁东说:“将军,咱们拿了人家的豆子,给人家二百块钱吧。”

        吴魁东瞪大了眼睛诧异道:“少主,是给二百。。。贯吗?!”

        李阙一拍脑袋,心道:“哦,对了。这年代没有人民币。可我也不知道这时候的物价水平啊?不过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还是要有的。”

        他不好意思的对吴魁东说:“将军看着给吧。”说完一溜烟儿地跑向前去。

        吴魁东从钱袋里掏出一串铜钱交给一个士兵说道:“去给这家农户。”说完急忙去追赶李阙。

        当他追上时看见李阙正站在一家豆腐坊前对着一大桶猪血发呆。见他来了,指了指那桶猪血。

        “这也要?”吴魁东有些懵了。

        李阙笑着点点头,又向前跑去。边跑边喊:“别忘了给钱啊!”

        吴魁东摇摇头叹道:“看来少主受的刺激太大,脑子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栖霞山。

        此山由三山二涧组成。中峰(即主峰)最高,呈圆锥形,称凤祥峰,中峰绵延向东,一脉逶迤而下者称东峰,形若卧龙,名龙山。中峰西侧山梁状若伏虎,曰虎山。中峰与东峰间一谷,称中峰涧,中峰与西峰间一谷,称桃花涧。

        一条狭窄的山道掩映在绿树从中,弯弯曲曲地伸向主峰山顶。

        李阙带领着兵士们走在其中。回头向山下望去,已能看见追击的宋军前营队伍。

        他对身边的几个士兵命令道:“把身上的衣甲脱下来挂在树上。”

        士兵们狐疑地看着李阙,又看看两位将军。

        吴魁东一瞪眼道:“脱!”

        几个士兵莫名奇妙的将衣甲脱下来挂到旁边的树上。

        李阙笑道:“挂得再分散些。”

        一边不声不响的方旭似乎看出了点门道,悄悄地对吴魁东说:“看来少主学过兵法,这是麻痹宋军啊。让他们认为咱们有逃兵。这一招很有当年诸葛丞相的风范呐!”

        吴魁东恍然大悟,不由得“嘿嘿”笑了起来。

        再往上走,李阙又命兵士不断脱下衣甲散乱地放到地上、挂在草丛里。

        吴魁东正笑呵呵地看着,只见李阙也笑嘻嘻地看着他,还用手指了指他身上地盔甲。

        “我也要脱?”他有些不情愿地问。

        李阙眯着眼睛点点头道:“不好意思。吴将军,光是兵士的衣服还不行,怎么也得来一件将军的盔甲才够分量啊。”

        “哦。脱!”吴魁东利索地脱掉盔甲笑道:“脱了还更轻松了呢。哈哈哈”说完将盔甲扔到草丛里。

        李阙跑过去捡起来,将头盔放到路中间,将铠甲摆到路边。满意地笑了笑。

        继续前行,山路变窄了。

        李阙命人将刚才提来的那桶猪血涂抹到土地上,零零散散地撒一些,聚在一处撒一些,再敷上点泥土。搞得像火拼打斗过似的。

        吴魁东笑道:“这一招是让宋军以为咱们起了内讧,互相残杀。呵呵,有点意思。可这是和谁学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路拐了个弯后,有一块不大但很平坦的石头地面,宛如棋盘一般,再往上走山路突然陡峭起来。

        李阙叫兵士们停下来,他看着这地势思索着。片刻之后他对吴魁东和方旭说道:“两位将军,咱们有多少弓弩手?”

        “五十多个。”

        李阙皱了皱眉,这点人少了些。他满脑子都是大片里那漫天的如蝗箭雨。想要大量射杀宋军显然是不可能的事了。

        忽然,他看到几个兵士背上背着的旌旗,眼前一亮,对吴魁东说道:“守住上面陡峭的山路,把这几面旗帜撕成小块,再派些兵士拿着刀枪藏在山上的树丛里。”

        “疑兵之计!”方旭拍掌叫道。

        “就这么办!”李阙坚定地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栖霞山下,宋军前营。

        一位指挥使正在向山上瞭望,旁边的副指挥使言道:“据探子报,说有二百多人散乱地跑上山去。看起来很是狼狈,毫无章法。不如我们一鼓作气冲上山去将其剿灭。”

        指挥使踌躇了一下道:“我们前营也就二百人,敌军已到山上,山高林密,还是小心为妙。”说完命令手下兵士列队向山上小心搜索前进。

        上山不久便看到旁边的树枝、草丛里散乱地丢弃了许多唐军的衣甲。越往上走,发现的衣甲越多。数下来竟已有七八十人。

        “看来像是逃兵不少啊。这倒是追击的大好时刻。”指挥使暗道。

        副指挥使挑着一顶头盔哈哈大笑道:“连当官儿的都逃啦。剩不了多少人了,咱们还不快追!”

        “且慢!”指挥使盯着吴魁东丢下的头盔说道:“普通兵士逃跑也就罢了,可若连将军都丢盔弃甲的逃窜,还把盔甲摆放到这么明显的位置。你不觉得这里有问题吗?”

        副指挥使悻悻地回道:“能有什么问题?战场上将军临阵脱逃的有的是。别疑神疑鬼的,还是命令快速追击吧。不然让他们都跑了,咱们可不好交差啊。”

        指挥使两眼一瞪怒道:“万一中了埋伏怎么办?命令就地防御,派出两路人在山道旁一箭之地内搜索。确认没有埋伏后再进兵!”

        半个时辰后,终于确定没有任何伏兵,宋军继续追赶。却发现山路上、泥土里稀稀拉拉的有不少血迹。似乎有人在这里激战过。

        “想来应是前面的唐军内部起了冲突,打了起来。本来就没多少人了,还自相残杀。我看抓到他们那个王爷应是举手之劳的事。”副指挥使颇为自信地说道。

        指挥使没有搭腔,他在想“刚才看到的是逃兵之相,现在又看到的是互相搏杀。道理上能讲的通,可我怎么就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儿的地方呢?”但碍于方才太谨小慎微拖延了那么久,这回他倒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了,只是催促士兵快追。

        转过弯道,来到了棋盘似的平地。这平地由几大块平整的岩石组成,下过雨后,石地上湿漉漉的。指挥使看了看周边的地形。左边是山峰高耸,右边是深谷沟壑,前面则只有一条窄窄的羊肠小道陡立着通向山上的密林之中。

        一队宋兵大约三十多人小心翼翼地踩着湿滑的石地向小道走去。

        突然,一声口哨响起,宋兵们俱是一愣。就在这时,只见从小道上撒下来无数的黄豆。除了掉下山谷的外,其余的几乎铺满了石地。

        “不好!有埋伏!”指挥使大叫。

  https://www.biqugebar.net/27_27880/1047286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