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年代女主文,炮灰男配的逆袭 > 第一百七十章 最后一块拼

第一百七十章 最后一块拼


泉水量增加了一倍!
喷泉不高,只是高出地面三尺多,楚云生和韩玉瑶一低头就能喝到泉水。
到了这个时候,韩玉瑶的空间已经进化超过了书里最后的程度,就连楚云生都不知道下一步会变成什么样子。
他忽然感到了好奇。
“媳妇,你说要是找到钾盐矿的是我们,你的空间会变成什么样子?”
听到楚云生的话,韩玉瑶的眼睛也亮了起来。
她也想试试!
那可是养活了全国农田的巨型钾盐矿!
历史上找到那个矿的时间是1995年,虽然饶师母现在也在找,但比起在他们的优势,还是弱了不少。
“要是我们想抢在师母前面的话,我们现在就得动身往回走!”
“目标就是罗北凹地荒原!”
两人说干就干,楚云生没有继续勘测煤田的深度、广度和储量,其实数据都在他的脑子里,他只需要找到煤田的位置就行。
其余的事情自然由地质部的人来搞定。
为了方便后来人找到这里,楚云生用荒原上的石头垒砌了一个五米高的石头墙。
韩玉瑶用黑色的石头在墙上镶嵌出了两个大字。
煤田!
离开之前,两人还意犹未尽的用一些红色的岩石碎片在墙上镶嵌出了一颗红五星。
当天晚上,韩玉瑶用不太熟练的手法开始用电台给开发指挥部发报。
【第111科考队(就是他们两口子)成功发现煤田,位于罗东荒原,坐标XXX、XXX,请求专业科考队进行......。】
罗布泊外围五十里。
罗布泊会战指挥部,饶秋萍再次失望的准备离开。
她的科考队在一周前就已经回到了指挥部所在的位置,算是出来得很晚的队伍。
这次她带队科考的地带并不是楚云生推荐的罗北凹地荒原,而是罗布泊的西侧。
因为这是指挥部的指示。
对于每一次进入罗布泊的行动,指挥部都会进行详细的安排。
而刚刚被提出的罗北凹地,还排在论证的环节。
说实在的,指挥部不是不想多路一起来,而是人力实在有限,而且损失也太大。
这让他们在安排上不得不一再求稳。
饶秋萍今天过来指挥部,是来打听楚云生和韩玉瑶的消息的。
两人违规进入沙漠的事情,早就被指挥部记在了小黑板上。
但两人的名字后面已经被画上了一个黑圈。
快一个月没消息,人也没出来,估计是凶多吉......。
幸亏指挥部的伤亡情况是一个月报一次,不然要是知道楚云生“挂”了,不知道多少人会跳脚骂niang。
而就在半个月前,被人们以为全体阵亡的第二十五科考队发来电报,指挥部这才知道了化名“111科考队”的两口子在沙漠里过的很滋润。
两口子还“捡了”八匹野骆驼,沿途又发现了三个绿洲!
第二十五科考队的李垦一再给两人请功,倒不是因为被他们救了的缘故。
而是靠着这三个新发现的绿洲,从指挥部到他们发现金矿的地方,就能开拓出一条安全的道路来!
加上淡水装置已经实验成功,金矿的那些设备开工就差电力了!
饶秋萍今天还是没有等到楚云生和韩玉瑶的消息。
其实指挥部大部分人员已经开始北撤。
从十一月五日起,罗布泊北部已经开始下雪。
如果还不撤退,大雪会越来越厚,缺乏电力和燃料的指挥部根本活了几个人。
“这里会留几个值班人员,其余各队全部返回哈密或者乌市,我们明年再来。”
“第二十五科考队还有一天就能抵达,后天将是最后的撤退期限,饶教授你们队发现的金矿是个很大成果,关于钾盐矿的事,还是等明年吧!”
言外之意,饶教授和第二十五队发现的两个金矿已经足够交差了。
“但我还有两个学生没回来!”
总指挥刘大庄强迫自己已经三天两夜没合眼的眼睛继续支撑着。
从他嘴里说出的话有气无力。
“饶教授,不只是你一个人的学生没有回来……。”
得到确切的撤退消息,饶秋萍越发急了起来。
她都不知道该如何向燕京发报说明楚云生和韩玉瑶的情况。
她刚刚离开指挥部的帐篷没多远,就又被人叫了回去。
指挥部的人有些乱。
饶秋萍看得出来,大家都异常的兴奋,尤其是刘大庄。
他那双猩红的眼睛,本来已经摇摇欲坠,但此刻又迸发出无限的光芒。
一大口苦涩的浓茶被刘大庄吞下,他抓起桌子上的一只烟屁股迅速的用颤抖的手点着。
在猛的的吸了三口浓烟之后,刘大庄这才拿起了刚刚送到手里的电报。
那对无视组织纪律的小年轻居然还真的找到了煤矿!
韩玉瑶发来的第一份电报很短,只有煤矿的位置和大概估量。
“给111科考队发报,”刘大庄狠狠的摁灭了烟屁股,居然认同了楚云生两口子玩笑的科考队编号,“询问他们两人是否需要援助,还有现在煤田周围天气情况!”
正好饶教授走进来,刘大庄笑着把电报推给了她。
“饶教授,你这两个学生可不简单啊,居然还真的被他们找到了煤田!”
饶秋萍一听楚云生和韩玉瑶都很平安这才放下了心,但又听到煤田被发现,她的情绪也变得激动起来。
“太好了,太好了!”
老太太的声音都在颤抖。
随着罗布泊产业链最后一块拼图被补上,所有落于纸面的东西都将正式开始执行。
“刘总指挥,”报务员戴着狗皮帽冲了进来,脸上居然带着泪痕,“这是111科考队的第二份电报!”
刘大庄和饶秋萍的心中一紧。
刘大庄是害怕之前的电报是误报,而饶秋萍是怕两位学生出了事儿。
刘大庄抢过电报才看了第一眼,就深深的闭上了眼睛,一股无法形容的悲戚之意涌上了他的脸庞。
在电报第一行。
“数日前在坐标XXX,XXX,发现第五科考队队员罗志年同志遗体,资料日记已经收集……。”
电报第二行。
“在罗东荒原出口发现第四科考队队员李晨红遗体……。”
电报一共七行……。
所有人斗默默的低下头摘下了帽子。

  https://www.biqugebar.net/24305_24305482/1616144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