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彝族土司家的管家婆 > 第85章 无可奉告

第85章 无可奉告


福源一中的报告会录像,当天晚上就在县电视台播放,引起全县各机关、学校的强烈反响。

        奇怪的是,大家正在津津有味的看着,播了一半就停播了!

        人们打电话询问电视台为什么?

        回答是;“对不起,录像带带出了故障。”

        “这怎么可能呢?早不出,晚不出,播了一半就出?”

        “这个?我们无可奉告!对不起。”

        鲁大姐他们得知后,觉得确实有问题。

        他们在办公室里议论:

        “这种情况很少见,出故障只有机器才会,录像磁带是是不可能。”骆老师分析说。

        “听说有人打电话询问时,电视台的同志回答,‘无可奉告’,这不是有鬼吗?谁有那么大的权力?不是明摆着的吗?”鲁大姐也是想不通。

        “不管他,我这个老红军,活到现在不容易。能有机会给下一代讲讲红军的长征故事,我心中很痛快。革命传统必须代代相传,才能保证我们的江山永不变色。这是我应尽的责任,任何人也别想阻挡。我要一直讲到我闭眼睛为止。”王玉五很激动,讲话的声音越来越大,大家很少听到他这么大声疾呼过。

        他们在办公室议论讲的话,他们自己倒是不在意,可是却有人把他们讲的话传到曹云的耳朵里。

        “这伙人,有那么敏感,明摆着是怀疑到老子头上来了真的要造反了,现在就这样,时间长了不是要翻天了!”姓曹的眯着眼睛,哼着鼻音在说。

        “没有办法,他们不是一般的人,全国都出了名,惹不起他们,再说他们没有指名道姓,只有忍着点。”县委办公室主任宋飞劝改道。

        “可以,就听你的,暂时放他们一马,以后再说。”

        全县各中学、各区文教助理收看了他们在一中的报告会录像,纷纷打电话来要他们去给他们的师生去作报告。

        全县那么多学校到底去哪一家?他们反复研究后:

        “不好办,我想,还是只有按照二狗他们办事处的办法。”鲁大姐说。

        “对!那个办法真是好,大家想想,那么多人家请鲁大姐去吃饭,你说先去哪一家都不好办,只有用抓阄的办法最科学。”骆老师也跟着大家喊的老伴为大姐,觉得要亲密点。

        “就这样决定,我们把写好字的纸团摆着,让他们上来开会或办事是来抓。每区算一票,到了各区又由他们自己去排。然后列出表格公布。”鲁大姐表态说。

        “全县还有五所中学,九个区,每个区按平均每区十所小学校计算,将近一百所。因为上上下下、来来往往,平均三天一所学校,大约就是三百天。如果把寒暑假刨去,就要整整一年。”骆老师初步算了一下。

        “为了把报告会搞的有声有色,不要枯燥,我考虑了一下,我们请县文化馆的王昌谷同志来帮助我们策划一下,制成一些展板,有照片又有文字说明。这样,宣传效果就更好。”

        骆老师补充说。

        “不亏是多喝了几天墨水,在宣传部门干了几年,就是有办法,经费我们不要国家的一分钱,用我们每个月的津贴来解决,不够了拿出我两个的工资来搞。车子就由各中学和区上解决。”

        “拿我们的工资!”王玉五和叶莉都争着说。

        他们才把这一打算跟王昌谷说,王昌谷非常支持。

        “这么做,我原来就有这个打算了,以前我经常随领导下去,搜集了很多资料和图片。我策划好后,请你们过来审查一下,我安排我们的馆同志一起来搞。”他打电话给鲁大姐。

        “那就要谢谢你了!要多少钱?你策划好后,我们送来。”

        鲁大姐给她回话。

        “怎么要你们送钱来?我打个报告报上去,财政上会拨款来。”

        “决不能去惊动财政,我们有补贴,又有工资。”

        “鲁副县长,你们来搞这个事,又不是你们的私事,是为青少年下一代,全县的学校都万分期待你们去给他们作报告,你们四个这种组合搭档是全国绝无仅有怎么要你们自己掏腰包,传出去要丢福源人的脸。我们有的材料尽量用上,最多就是花点钱,买上十多块层板。”

        “就是这样,不必多说,我的性格你是知道的。其他的就要你多抄心了。”

        既然说到这个份上,王馆县也只有顺从。

        文化馆他们经过几天的辛苦繁忙,展板终于制作好了。

        鲁大姐他们一起去看了,非常满意。

        展板制作得非常精美,有图片、插图和文字说明。

        第一版是报纸上登出关于鲁大姐事迹报道文章,第二版是鲁大姐去北京见毛主席的各种照片,其中有王馆长拍的,在县政府门口欢送的热闹场面。王馆长一直保存得好好的。

        鲁大姐指着这张照片说:“小王,大姐要好好感谢你了,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大家看了前言和各展板文字说明、介绍,骆老师问:“这些文字说明是谁写的?”

        “别的还有谁?我们福源的第一笔杆子,教育局的贺大国,骆老师应该认识他?”

        真是;

        一中报告反响大,

        吓坏姓曹伸魔爪。

        可是全县要求急,

        报告也要排长队。

        为使报告效果好,

        文化馆帮办展板。

        经费不用政府出,

        几个自己掏腰包。

  https://www.biqugebar.net/22_22093/870129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