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清时谜洸 > 第72章 接头据点

第72章 接头据点


来到高昇茶楼的清雅阁前,我吩咐众人在外等候,众人自然是不敢违我的意,止步于楼梯口。

        宝来见我向清雅间行去,急忙快步上前,先于我一步推开包间的房门,抬脚迈了进去。张勇手握腰间佩刀,抽出半截刀身,挡在我前面进了包间。

        待我走进包间,但见桌前仅坐着位老者。这老者约莫六七十岁,正全神贯注的盯着桌上的棋盘,棋盘边摆着香炉和茶具。

        我们气势汹汹地闯进来,这老者却未抬头看我们一眼。过了良久,才颤颤巍巍的捏起一枚棋子,将棋子落于棋盘上。用与其年纪极为不相符的声音,说道:“小友来了,请坐。”

        闻听此声,心中思虑了片刻,我哈哈大笑道:“哈哈,原来是老友相邀,何必弄的这般神神秘秘?到是让人紧张的不行。”

        转头,我对宝来和张勇道:“行了,这位老者是我的朋友。我要与他聊聊天,你们出去吧。”转而,又补充道:“对了,已然过了晌午,大家也都饿了。让小二给我拿些糕点来,你们也找地方吃些东西吧。”

        宝来和张勇四目相对,互相看了看对方,又狐疑地一起看向我。心中想不明白,几乎与他二人时刻不离的贝勒爷,何时多了这么一位朋友?但二人见我并不像是在说笑,只得依言退了出去。

        待二人离开,我亲自关上了房门,刚转回身。棋盘前的“老者”,一改先前的老态,急忙起身,对我打了个千,道:“属下刘洪,给贝勒爷请安。”

        我迈步上前,将其托起,道:“刘捕头请起。”又疑惑地问道:“刘捕头这是何故?为何如此神神秘秘的约我?还易容成这副模样?若不是你故意没有掩饰声音,我可真是认不出来你了。”

        刘捕头看一眼屋门,拉着我走回桌边,回道:“贝勒爷,我有要事与您禀告。此事事关重大,不得不小心谨慎,所以才如此行事。”

        我在刘捕头对面坐下,开口问道:“哦?是何要事?”

        这时,宝来轻轻地敲开了屋门,端着托盘进来,道:“贝勒爷,给您准备的糕点。”

        说着,宝来慢慢腾腾地将托盘上的盘子,一一摆放到桌子上。期间,左右来回地审视着我与刘捕头,以确保我是真的安全。

        宝来进来后,刘捕头又装回“老者”的模样,盯着棋盘,不看宝来一眼。我也有样学样,缓缓地捻起一枚棋子,好似正与“老者”对弈。

        待宝来离去,关上房门后,刘捕头依旧盯着棋盘,轻声道:“贝勒爷,前两日,您让我探查何管事,我已略有所得。”

        刘捕头不改老态的模样,落下一子,道:“我夜探何管事的私宅,发现里面多是古玩,瓷器、字画皆有。而且还发现有一间密室,我怕打草惊蛇,并未深入密室。”

        刘捕头抬手,给吃着糕点有些噎着的我,到了杯茶水,又道:“我又暗中跟踪何管事,发现他经常去一间叫‘蝶衣’的布坊。我推测,这间布坊的老板也是何管事。”

        刘捕头左右环顾了一下,接着道:“这间布坊虽然前厅做的是布料生意,但何管事却在后堂,与宫里的众多太监有密切往来。”

        闻听此言,我凝重地听刘捕头继续道:“虽然这些太监都身着便服,但从他们的行为举止,不难看出他们与常人有着异样。据我这两日,在远处的观察,进出布坊的太监不下十余人。其中大多数人都进了后堂,进入后堂之人,再出来后,明显可以感觉出他们身上少了些什么。”

        我恶趣的想道:他们身上少的东西,绝不会是两腿间的物什。因为,他们已然是少无可少了。

        刘捕头环顾四周,再次确认无人偷听后,低声道:“我若是没有猜错,这布坊后堂的生意,应该就是帮着宫里的人,倒卖宫中之物。太监们身上少的,就是藏于他们身上的物品。甚至可以推断,何管事私宅中的古玩,极有可能就是来自于宫中。”

        刘捕头凑近了我些,将声音压得更低道:“这些还并非重点,昨日,有一太监的出现极为蹊跷。其他太监进出布坊,皆是直接进出。昨日这位太监,明显比其他人趾高气昂,而且,只有这位太监是何管事亲自出门迎接的。”

        刘捕头继续低声道:“事出反常,必有可疑。我便冒险靠近后堂,想偷听他们说了些什么。奈何,他们此番交谈,却是在院子里。一时间,我无法靠得太近。只是隐隐约约听见,他们的交谈中,有大侧福晋,老佛爷。我想,事关老佛爷,便绝非是小事。这才如此谨慎,约贝勒爷前来。”

        听到“老佛爷”三个字,我停下了去抓糕点的手,望着刘捕头,问道:“老佛爷?你确定没有听错?”

        刘捕头肯定地点了下头,道:“确定,他们不止一次提到老佛爷。而且,说起老佛爷的时候,也是极为恭敬的。”

        我点了点头,皱着眉,深思道:或许,刘捕头偷听到的,远不止这些。他如此小心谨慎,必定从何管事二人的交谈中,知晓了些秘事。这些密事关系到醇王府,甚至直接关系到了我。

        刘捕头不与我直接说明,何管事二人的交谈内容。是因为他明白,有些事情他这个“外人”不易多知晓。刘捕头更明白,聪明的我,无需知道他二人交谈的具体内容,只要让我知道何管事有害我之意就够了。

        从刘捕头再三确认,何管事二人口中,确实说的是“老佛爷”三个字,又是恭敬有加。便可以判断出,他们口中提到的“老佛爷”,就是宫中的那位。

        何管事向来是以大侧福晋为马首是瞻,又对这位太监如此恭敬,再加上我所听到的一些传言。不难推断出,这位高傲的太监,便是慈禧身边的心腹太监。而这间名为“蝶衣”的布坊,就是大侧福晋向慈禧通风报信的据点。

        这两日,大侧福晋被阿玛醇亲王关了禁闭。她的贴身丫鬟兰儿,又被我惩处,正在刷马桶。也就只能由何管事,代其向慈禧派来的心腹“汇报工作”了。

        这是一条重要的信息,也是一条可以利用的情报,或许我可以利用这个据点做些什么。

        我转了转眼珠,沉吟了片刻。

        抬头望着面前的刘捕头,摸了摸耳垂,低声道:“哼,这两个狗奴才,胆敢在背后妄议老佛爷,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刘捕头可敢替朝廷除去此害?”

        刘捕头闻言,用手在脖颈处划了一下,问道:“贝勒爷,您的意思可否是….”

        我盯着刘捕头,缓缓地点头道:“当,杀。”

        “杀”字刚从我的口中蹦出,刘捕头便低下了头,陷入沉思。

        我捏起一块糕点,缓缓地放入口中,细细地咀嚼着,并没有打扰刘捕头的沉思。

        我知道,行此事,需要给刘捕头些时间,让其好好衡量其中的厉害。

        这也是我给刘捕头的一个考验,他曾拍着胸脯说,要效忠于我。要知道,嘴上的忠心,可是不牢靠。只有遇到了真事、实事,才能考验出一个人的忠心与否。

        不论昨日刘捕头在布坊,偷听到了何管事二人的多少谈话内容。都不妨碍他可轻易判断出,那位傲慢的太监正是慈禧身边的人。

        倘若杀了此人,无异于是得罪慈禧。若刘捕头真的杀了那太监,那么他对本贝勒的忠心,可以说将是无人能撼动的。若是刘捕头此时犹豫不决,我就不得不重新考虑,当杀之人是谁了。

        当然,我决定“为朝廷除害”,并非是贸然行事,也绝非只是为了考验刘捕头。杀此太监,实则是另有谋划。

        (本章完)

  https://www.biqugebar.net/20_20148/1364693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