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菲美人 > 第三百七十九章科举考试

第三百七十九章科举考试


经过这次的安婉华早产事件,宫中似乎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宁静。

        那些个低分位的嫔妃自是不用多说了,本来就翻不出什么浪花来。

        就连左淑妃和卫贵妃都安生了不少。

        加上皇上这些日子忙于准备科举考试的事情,又是连着日子的没进后宫,整个后宫更是沉静得好像无风的湖面。

        左淑妃也就罢了,皇上选择放了柳莹,而将锅甩给什么蒙利国的探子,他便已经知道皇上知晓了真相,从而更加低调收敛。

        而卫贵妃则是将所有的热情,全部都投入到了二皇子的身上。

        卫贵妃和安婉华并不算熟悉,她所居住的瑶华宫和延宁宫更是隔着十万八千里,可就是这么着,也阻挡不了卫贵妃三天两头的往延宁宫跑,去看二皇子。

        初始时唐菲还以为卫贵妃只是想着抱养二皇子,可是过了这么久,皇上每日的忙于朝政科举之事,压根儿就没有一丁点儿让她抱养二皇子的意思。

        可就是这么着,卫贵妃仍旧是每日不缀的往延宁宫跑。

        这个时候,唐菲才知道,卫贵妃怕是真的很喜欢这二皇子。

        想想还真是挺心酸的。

        不过唐菲可不会傻乎乎的去可怜卫贵妃。

        这个卫贵妃,从自己入宫以来便一直和自己对立,一得了点空闲得了些机会就想着怎么害自己一下,或者是给自己添堵。

        唐菲对于自己的亲人朋友愿意宽容一些,选择原谅,因为她知道这些个人对自己好。

        但是对于这种从始至终就只和自己站在对立面的‘敌对势力’,便是唐菲想破了脑袋也不可能去原谅她们、理解她们。

        甭管你有千般苦衷,万般理由,想着要去害人那就是错的。

        别说什么又没真的害到,或者说什么要感激这些想要伤害你的人使你成熟之类的鬼话。

        她想要伤害你,就是想让你受伤,想让你去死的呀!

        你应该感谢的,只有你自己。

        哪怕你真的因为那些事变得坚强,变得勇敢,那也不是捅刀人的功劳。

        让你变得更好的是你自己,是你在你受伤之后没有放弃自己,跟那个伤害你的人没有关系。

        插刀的是别人,拔刀的是自己。

        原谅需要原谅的人,不值得原谅的人不需要强迫自己去原谅。

        宽容让人变得洒脱,但是讨厌也不是什么错。

        该白眼就白眼,该甩脸子就甩脸子,该讨厌就讨厌,该报复就报复,又不是谁家的抽水马桶,凭啥吃屎了还要装作很开心的样子?

        唐菲不喜欢卫贵妃,也不喜欢左淑妃。

        哪怕她知道她们也不过是没有丈夫爱的可怜的女人罢了,但是那又如何?

        就像卫贵妃和左淑妃不需要人可怜一样,唐菲也不想去可怜她们!

        这个世界上,谁要谁同情呢?谁又比谁过的更好?

        若是一定要可怜,还不如好好可怜一下那些因为社会问题而吃不饱穿不暖的贫苦百姓呢。

        皇上最近很忙,因为左相的让步,他的科举政策施行的更快了。

        每一项新的政策想要开始推行,遇到的困难和压力都不是一般的大。

        因为是新的,所以也没有什么前车之鉴,所以便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了。

        现在已经是春天了,眼瞅着就要到夏天了。

        因为是第一次举办科举,颇有点儿试试看的意思,所以也就没有像后世那样成型,举办什么‘春闱’、‘秋闱’。

        一年只考一次。

        这次考试也没有像我们后世那样的层层选拔,什么秀才、举人的,就是所有想考试的人,到了秋天的时候来到盛京城里,考那么一次,就好了。

        倒不是皇上想要这么简陋,实在是这考试还没有形成规模。

        首先这是新政,每一项新政在发布之前,人们总是要经过一阵儿观望的,等到发现真的是好事,大家才会蜂拥而上。

        这世界上的每项政策都大抵如此。

        更别说对于皇上最希望招揽的那些贫民英才了,不是所有人都有那种破釜沉舟的勇气,愿意抛下本就不充裕的家产,千里迢迢背井离乡的来到盛京城里来参加考试的。

        可不是所有人都有这种魄力。

        其次嘛,就是在科举政策推行过程中所需要遇到的一些问题了。

        想着简单,可是真开始做的时候,问题还是既多又杂的。

        比如考试的场地啊,考试的形式啊,试题是什么呀,怎么预防舞弊呀、等等。

        这些东西都需要试验,总结,确实也不适宜马上劳民伤财的开始大规模的举办。

        再者,皇上也确实要考虑到那些勋贵列强的感受。

        皇上从来没有想过要一口吃个胖子。

        改革从来都要循序渐进,如‘温水煮青蛙’一样才不会引起强烈的反弹。

        皇上本来也没打算要借着一次的科举就给朝中的势力来个大洗牌。

        若是一次变革个彻底,难眠就要和朝中的贵族阶级来个硬碰硬的对决,这样的话,无论是皇权获胜,还是无奈妥协,总归会对国家的稳定发展产生不小的撞击。

        这次科举的主力应该还是一些家里有些势力和金钱的男子。

        因为这样的人家,才有能力供孩子读书,并且支付他们进京赶考的路费。

        这样的话,也便说明了,这次科考选拔的人才,仍旧多是一些贵族列强家的公子才俊。

        如此也便不会受到更大的阻拦和反弹。

        皇上不着急,慢慢来吧,时间过得越久,能吸引来的人才便也越多。

        第一次科考结束了,这些由科举选拔入朝廷的人才便会成为朝中一股新的势力,同时他们的成功就是一张张活招牌,刺激着越来越多的人,走上科举这条大船。

        皇上一向是一个务实的人,他不是特别看重一个人会不会作诗,会不会写文章,反倒更看重一个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为这,科举考试的试题和我们现代所知的八股文也是大不相同。

        说起来,倒更像是我们现代公务员的考试,问题也都是一些:税收怎么算呀?怎么察漏税呀?旱灾了怎么办?发大水了怎么处理?瘟疫的预防措施和紧急处理?……

        都是这样在做官中会遇到的实际问题,经过汇总,而由皇上亲自出的考卷。

        皇上因为这些科考的琐事忙得不可开交,唐菲也没闲着。(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https://www.biqugebar.net/1_1245/6984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