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龙斗狂沙西辽传奇 > 第16章 故人相遇

第16章 故人相遇


耶律大石翻身起来坐在雪地上,揉一揉脑袋,清理着身上的积雪和杂草。见坐骑在一旁踱步,在雪地中寻着吃草,心道:“都怪自己一时想太多,没有瞧见她出现,险些出事。”不禁说道:“对、对不起,定是我、我吓着你了。”那少女格格一笑:“是我把你给吓着摔下马来,该是我道歉才是。”

        大石听了一笑:“我叫耶律大石,你呢,怎么这荒郊野外就你一个人赶路?”那少女道:“我叫萧塔不烟,正要赶回京城,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你赶路这么……好像有厉鬼在追你似的。”大石见她说话爽利,不禁打量她的样子,顿觉心情开朗了不少,笑道:“是我一时莽撞,摔下马来也是应该的,要是换做姑娘你摔下来,那我可就惭愧得很了,对了,你可有哪里受伤么?”萧塔不烟听他说话透着糊涂,笑着直起身来:“我么?不知道,要有伤的话再找你算账,看你的样子,应该是在朝廷为官吧?”大石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积雪:“哪里,我这是赶着要去南京,不过是为朝廷略尽绵力,算不得什么。”

        萧塔不烟扭头望着大石:“哦,南京啊,我没去过,听爹爹说那里汉儿很多,地方也是大辽五京里最大的,是也不是?”大石“嗯”了一声,走到坐骑身边:“好了,姑娘,你这是要去哪里?可要我送你去么?”萧塔不烟扑哧一笑:“我看你是真摔出了问题,我才说了是要回京城,与你的方向相反,你这就不记得了?”大石上马一愣,跟着也笑了起来,瞥见萧塔不烟秀丽的容颜,加上她飒爽的性子,心里不知不觉涌起一股波澜。手里刚要挥舞马鞭又停了下来,脑子里只想着再对她说些什么话才好,可半晌也想不起该说什么。

        萧塔不烟也翻身坐在马上,左手轻轻抚摸着马颈一会儿,轻声说道:“时候不早了,那,我要走了,你路上小心,可别再给什么人撞下马来啦,呵呵。”大石策马到她身旁,微微一笑:“好,那我也、也该赶路了,那么,后会有期。”萧塔不烟侧脸望了大石一眼,见他怔怔看着自己,微微一愣,脸颊泛起红晕,支起身子抖动马鞭:“那后、后会有期。”缓缓上路,心里也怦怦直跳。

        耶律大石扭头刚策马跑出一段路,忽又勒马呆在那里,兜转缰绳,回头望着萧塔不烟的身影渐渐走远,忍不住一阵激动,拍马追了上去,远远叫道:“萧姑娘……”萧塔不烟在前面听到脸上绯红,也勒马停下,扭头见他赶上来,不禁问道:“怎么,你……不去南京了?”大石喘了喘气:“姑娘,抱、抱歉,我是、是想问一声你是在上京哪里,若我回京来……怎么可以找到你?”萧塔不烟红着脸笑起来:“你——还找我,不怕下次更遭殃啊。”望着大石笑盈盈地道:“我不是在上京,而是在中京大定府,在阊阖门外不远的功业坊。”大石听了一惊,心道:“大定府?阊阖门外功业坊,那也是一些权贵所居,这萧姑娘家中想必也是勋臣之后。”当即点头抱拳:“知道了,那,姑娘请多珍重,路上小心,耶律大石告辞了。”转身拍马而去。

        萧塔不烟伫立在草原上,望着大石飞奔的身影渐渐缩成一个点,微风吹过,她的长发在风中起舞,脸上浮现着一丝笑意。

        耶律大石从黑水洼赶到南京城下用了两日。一路上都见到大批百姓南下逃散,不断涌到南京来。听到各方消息都说金兵攻下东京辽阳府,且很快会直扑上京。闹得汉人、契丹人、渤海人都不断迁移逃窜,挑箩牵马,扶老携幼,哭声喊声在路上此起彼伏,大石看得心里一阵恻然。

        这南京析津府本是中原地界,从春秋战国之时就以北方大城出现。唐代的时候这里叫幽州,大辽之前各朝,此地不过是州府级别的重镇。到后晋高祖石敬瑭为了保住皇位而把十六州献给辽太宗耶律德光后,幽州才改名为南京,升为辽朝陪都。民间多称为燕京,军号卢龙,统辖檀、涿、易、顺等六州和宛平等十一县。辽圣宗开泰元年,取古人以星土辨分野之法,以燕为析木之津,所以称南京为“析津府”。而中原失去了燕云十六州,从后周到宋朝立国几十年间,一直为争夺燕云故土与辽国大动干戈,辽景宗和圣宗初年连番与宋朝征战实则都是为了保住燕京,只有保住燕京才能全保一十六州,而这一大片地方,实在又支撑了整个大辽的繁荣和富庶,其耕种农业、丝绸纺织和手工锻造都是维系大辽生计的支柱。

        在南京城外,远远可以见到城楼和内城所在天王寺塔尖。这天王寺是当年南京留守文忠公韩匡嗣扩建,也就是韩德让之父。隋代时候原本名为弘业寺,据说佛教始祖释迦牟尼涅盘后,弟子为了在中土传播佛教,将一包释迦牟尼真身舍利敬献给隋文帝,于是隋文帝颁旨在中原三十州各建一塔秘藏,大塔由此而来。到了辽代中期,韩匡嗣扩建殿宇,更名为天王寺,将大塔重新修建为八角十三层的密檐高塔。此塔新修完成后,寺庙中产生一道神奇景观,每天中午天王寺大士殿中门即使关闭,阳光也能从门缝照进去,此时天王寺塔的全部塔影恰好映在其中。据说此非塔影,乃舍利珠光上聚,摄入塔影,即佛光也。于是天王寺享誉全城,名动大辽五京,东丹渤海旧族,高丽外族甚至南朝宋国都有人慕名前来观赏。

        大石远远望见天王寺塔,塔的侧面全是精雕细刻的一排排佛像,看上去既庄严又美观,令人赏心悦目。远处城楼上有大辽旗号,却没有一个辽兵的影子。城门下,百姓不断拥堵到一起挤进城内。但守城的辽兵却歪倒在门边,对这些进城的人丝毫不加盘查。大石十分讶异:“这么多逃难的百姓过来,难道这里的官兵竟会不知道女直起兵的消息?”忍不住跳下马来,赶到城门边想拉起辽兵来质问一番,转念一想,自己才刚来赴任,都没见过这里的文武官员,如此冒昧对待官兵也不妥。如今第一要务应是军民上下齐心,做好抗敌的防备,实在不是为了细枝末节找茬的时候。于是平心静气改口为询问官署和辽兴军节度使衙署在哪里。哪知道这里的辽兵根本没把这个契丹人放在眼里,竟如对待问路的外地人一般,丝毫不以为他是契丹官员。

        大石看了一眼,这是他生平头一次到南京,从北面通天门入城,径直往官衙而去。这南京城和上京、中京两处多少融合了契丹人草原游牧特色的城池大为不同,格局全是中原汉式的气象,一直延续唐末藩镇以来的布局。除了后来营建的大内之外,城内二十六坊几乎全以汉人为主,但也有一些坊里是供与番邦外族居住,很多都以名目为区分,例如这二十六坊有罽宾、肃慎、蓟北、蓟宁、卢龙、棠阴、永平、通阛、通肆等名称,大多延续唐朝的坊市制度特色,每一坊前立有门楼,上书坊名。

        走过一条街,前面一队辽兵骑马疾驰而来,两边百姓纷纷避让,大石也只得退开,为首一人忽然勒马停下,下马盯着大石,不觉笑着上前:“你是……重德,耶律大石?你怎么到南京来了?听说你从翰林院外调在祥州为官啊?”大石细细一看,这人五十多岁,眉宇轩昂,正是南京留守,常胜军都元帅,改封秦晋国王的耶律淳,目前掌管南京的军政大权,因南京在民间被称为燕京,所以也往往称燕王,他本是兴宗耶律宗真第四子魏王耶律和鲁斡之子,耶律和鲁斡在耶律延禧即位之初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越国王,拜南府宰相,任南京留守,去世以后就由耶律淳袭封,也是天祚帝耶律延禧的叔父。

        大石认出耶律淳后,当即躬身行礼:“臣大石受陛下任命,从翰林院转到南京担任辽兴军节度使,协助大王保卫南京安危。”说着从怀里取出敕书和印绶。耶律淳扫了一眼,哈哈一笑,示意不必如此,上前细细打量大石一番,拍拍肩膀,道:“哦,辽兴军驻守平州,要出城往东去四百余里。眼下情势紧迫,本王与你小老弟有些年不见了,还望你就留在南京办事。对了,记得之前你一直都在中京苦读汉人书本,说是要以学问应考,哦,莫非先前果真高中了?”见大石微微点头,便笑道,“甚好,不枉你用了一些光阴在读书上,不错,那么,现在到了为朝廷效力的时候了。好好,想不到是来这里跟本王一起并肩作战啊。对了,家里可都还好?你娘为你娶亲了没有?”大石又摇头道:“不瞒大王,我娘已经过世快五年了。”耶律淳听了微微叹息:“哎,是么,不过如今你出人头地,受到皇恩器重,也算告慰老夫人了,这么说,还没有成婚啦?你也二十六七了吧,契丹人像你这样的可不多啊?那该有意中人了吧?”一边走,一边握着大石的手,正说着,扭头看了耶律大石一眼,大石心中一动,脑海里忽然浮现起萧塔不烟的容颜,没有吭声。

        (本章完)

  https://www.biqugebar.net/19_19511/761531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