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曲尽山河 > 第一百零七章 咸阳辩合(三十)上兵伐谋

第一百零七章 咸阳辩合(三十)上兵伐谋


赵佗得了命令,这才进入到席次中间来,道:“墨家与纵横二位,只怕于这取四海有所误会。凡夺得城池者,兵不血刃并不可能。兵强所以国强,其四海之所以不敢犯我大秦,乃是由于帝国北有蒙氏一族,功勋卓著,南有王翦王离将军,善战非常。游说之所以可以游说,正是因为有强大的兵力,若只是空谈,游说就没有任何意义”。

        这倒是真的,不过这个想法早之前就被沐千寻推翻了,就是不明白这之后又当如何。

        “同样的,游说没有意义,墨家攻城之器械,若是没有出众之将,精练之兵士,器械的防备也就没有了半点意义,如此说来,岂不也是徒有虚名,可见,取四海,当是动战争,四海之民,又如何不会臣服于帝国铁骑之下?”

        赵佗的话就是彻底推翻了王允和沐千寻的意思了。不过,端木璟观察了公子扶苏,这话明显是不喜欢的。

        王允之所以认为“取四海”需要游说,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就失因为留意到公子扶苏本来就是纯厚温良的人。现在才刚刚一统六国,自然不会希望多起战事,所以赵佗的话,公子扶苏未必心悦,不过人家说的也是事实。

        王允自然反驳回赵佗的话,“帝国正是因为强盛,所以要在外交上更动心思,四海宇内,岭南多蛇虫毒嶂,难道依你之言,不求智取,偏要强攻”?

        赵佗却不服:“刚才墨迹的话可知,游说并不可取,强攻怎知攻取不下呢”?

        “况且,蛮夷之邦,与我华夏并不为一体,又有何妨?”

        这话倒是说得好笑了。

        端木璟听了暗自想着,这“赵美男”或许于用兵上有自己的见解,不过心胸委实是笑了。当然这只是端木璟的个人想法,在场的人,就是连公子扶苏都觉得这话并没有什么,要知道,华夏一族之骄傲,不容得外籍侮辱,取四海,就是在堂而皇之地攻打当时的少数民族。

        现在的人,又怎么会理解其中的意义呢?

        王允因为赵佗这话不言语,如此看来倒像是赵佗占了上风,王允自然再要举出典故来,可是又有变故。

        赵佗愿意“强攻”是事实,公子扶苏不喜欢战争也是事实。

        沐千寻显然也是注意到了公子扶苏的神色。

        在赵佗为驳回王允,得意之际,沐千寻驳回了赵佗的话道:“当初长平之战,武安君白起坑杀沿途百姓及赵军四十万,血流成河,难道在你兵家看来,就是降服于帝国的民众都将斩杀不成”?

        沐千寻话一出口,争辩地如火如荼的二人顿时停了下来,愣愣地看着沐千寻,随后意识到什么,拜服在地上向公子扶苏请罪。

        虽然是辩合,不过有些东西本来就是禁忌,比如同样是禁忌的武安君白起。

        白起固然用兵如神,可是他坑杀四十万人也是事实,大秦的江山,这样的人,提出来就是一个禁忌。

        本来是争辩地入了局的三人,处处引经据典,可惜的是,谁也没有说服谁。李斯看着这局面,却见王允,颇有自己当初之风骨,可惜,奈何生错了时间。赵高见这辩合闹地瑞,唇角一勾,掩了面喝了半盏茶,心中不知道在琢磨些什么。

        蒙恬皱着眉,自古一将功成万骨枯,沐千寻的话,显然触犯到了兵家的禁忌。

        公子扶苏看着跪在地上的三人,冷峻着眉目,蒙毅章邯一时噤若寒蝉,端木璟偏过头看韩回,韩回只拿余光回望了一眼,示意端木璟不要说话。

        十八世子胡亥对这辩合的事情不算太热络,辩合的事上心地就少了,在长公子身边,忽觉得安静,露出不明所以的表情。诸子十二家剩下的人,都在等着公子扶苏的裁夺。

        这场辩合谁都没有说服谁,可见就算是失败的。

        然而公子扶苏看了地上跪着的三人,又联想到之前沐千寻谈及的武安君白起,一时自己心中烦躁。环视一周看到了端木璟正往韩回这边看。

        公子扶苏见了端木璟,顿时想到了昨天这人掉到树下的窘迫情状,心中竟然鬼使神差地指了指沐千寻三人,随后指尖一转,对准了端木璟。

        “既然你们已经说完了,那端木璟,你来说说你的看法。”

        沐千寻三人不明所以,不知道公子扶苏意欲何为,等到端木璟也反应过来,这才恍然大悟,长公子这是,不忍心责备他们啊。

        端木璟呆愣在原地,这算是什么,躺着也中枪?

        还有些不明就里的某人看了韩回,目光中露出祈求的目光。说实在的,这上面的人,哪个不是个中翘楚,自己头一轮诡辩赢了公孙冉不过是仗着平时多读了点儿书,自然的可以凭着歪理强行解释一番。自己么?墨家沐千寻自然不用说,博学多才的,赵佗,兵家的,王允提出的也有理有据,最重要的是,赵佗论点,要推翻实在是太难了。

        然而公子扶苏不喜欢战争也是事实,你要兼顾什么?推翻这些人还要顾及公子扶苏的想法?这不是为难自己还是什么?

        端木璟几乎是不情不愿地从自己的席次上起来,温温吞吞,哪里还有昨天英姿飒爽的模样,倒是看得韩回哭笑不得,其他人见端木璟起来,心中却道,怎的又是这个人,公子倒是多抬举他。

        章邯看着端木璟,因为昨日知晓她的女子身份,如今却觉得在大庭广众之下抛头露面,实在是有碍观瞻。

        十八世子胡亥对端木璟颇有好感。蒙恬蒙毅对端木璟会给出什么答案也是有些期待,尽管蒙恬知道这个人身上必然有很多秘密。所有人都在等端木璟,唯有赵高,却想原来坏事的从始至终只有一个端木璟而已。

        端木璟心里苦,磨磨蹭蹭又是起身又是理衣物的半天不想起来,韩回见她这样,想是心中还没有成熟的想法,只叫住端木璟,微微仰了一个角度看着她,“端木兄可别忘了,长公子这一辩合乃是伐谋”。

        听了这话,端木璟总觉得韩回似有什么药提点自己,她当然知道这一局势辩合第二的伐谋,不过,这又有什么?

        端木璟向韩回投去疑惑的目光,韩回冲端木璟眨眨眼睛,显然是十分相信端木璟的。她忽然开朗,心中又道,韩回啊韩回,这样信任我,若是我悟不出来又当如何?

        有了想法,端木璟不在位置上蹭了,起身来到沐千寻三人的前面,叩见公子扶苏,只道:“长公子,端木璟才疏学浅,同这三位相较万不及一,只能是勉强总结而已”。

        公子扶苏倒是没有怪罪的意思,“你只管说你自己的看法就是了”。

        “是”端木璟得了公子扶苏的允许,这才捡了便宜,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同身后的沐千寻三人一一说出来。

        “草民以为,今日咸阳辩合之局乃为伐谋。伐谋一词,本出自《孙子兵法》,其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乃讲究的是谋略的重要性,不战而屈人之兵固然是好,但是怎样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并不是游说这一项可以保证。”

        “既然做天下局,自然就要拥天下之兵戈。兵力所以强盛者,举国臣服,譬如旧齐。然则兵家讲究伐谋,谋乃是第一位的,无论是游说智取还是攻城之器械,甚至于举兵齐下,都是要讲究谋略。此三者是谋中的关键,所以应该以兵强为重,操练做基,装以利器,示以威严,辅以交游,东以情理,如此可以取四海。”

        端木璟的话有些空泛,但是还是相当好懂的,那就是告诉长公子,把沐千寻三人的说法都采纳了,把人才都纳于府上,害怕不能够取得天下么?

        取四海,就是打仗,可是打仗就意味着流血,并且端木璟清楚地知道,帝国取四海,并没有说的那么容易,兵力虽强,山高路远,何况兵贵神,就算四野皆是蛮荒之地,可是兵力没有补充,物质匮乏,人家于山野丛林之间,被动耗时,你大秦军队再是强盛,也没有办法。

        不过,这些端木璟都没有说出口,她知道,“取四海”,只怕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了。

        以后的事情,只能说是世事难料,端木璟所解的,是现在的局面。

        强兵示敌,强弩攻城,游说智取,不失为一种少见流血的办法。

        公子扶苏和场下的众人心道的确是善辩!尤其是公子扶苏下的大将军蒙恬,更是对端木璟起了爱护之心,这人,的确是不错。

        长公子和自己弟弟这眼光,实在是好!

        端木璟关于这问题的回答,既没有得罪场上的沐千寻三人,又交给了公子扶苏一个满意的答案,并且还是以本次辩合的主题“伐谋”做引,句句都没有离开过“伐谋”两个字,不断地告诉众人,这只是一场辩合,不用较真。

        只是一场辩合,如此而已。

  https://www.biqugebar.net/18_18837/292846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