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卿留 > 序章

序章


夕阳下了春山,黄昏便染上了秋风的柔绛。

        这光亮照着大盛国的整座宫殿,但这宫殿似乎有些抑郁,直叫人的脸上铺上了一层迷蒙。

        宫殿之内的九转回龙道间匆匆走过两个人,一个是穿着宫服的侍卫,后头跟着一个已过半百的男人。

        他的手中还抱着一个熟睡的女婴,小心翼翼地。

        男人也透露着迷蒙的眼神,甚至有些不安。

        这种踟蹰里却又不自觉地散发出一股衷心之意。

        只有他怀里的女婴没有这般复杂的情感。

        女婴安静乖巧,小嘴儿嘟嘟,不吵也不闹,只是偶尔拧踢着两脚儿,嘴儿便咧开了,也不知是做了什么美丽的梦。

        穿过那弯弯绕绕的道,立于面前的是一座宫殿,名为“永和宫”,前头的老侍卫道:“留侯在门外稍作等候,待老臣进去通报。”

        那被称作“留侯”的男人原是袭了父亲别尘的侯位,名唤“别金钊”,他向老侍卫点了点头,道:“劳烦阮侍卫了。”

        话音刚落,里头便道

        “直接进来罢。”

        声音还算浑厚有力,却也不难听出其中微微的颤抖之意,好似是使出了生平最大的力气那般,音落的那刻,他又急剧地咳嗽起来。

        别金钊稍微愣了一下,心中寒意乍起,在心下叹息了一声,只见阮侍卫在恭敬地回了一声“是”之后,已将门永和殿的门开了。

        别金钊连忙道了声“皇上”后,急急踏步向里头走去,立在皇上面前,躬身恭然,不再向皇上望去一眼。

        卧榻之上的皇上已由旁人扶将着坐了起来,如今的他,瘦得只剩下一副骨架子,只那病怏怏的脸庞还透出一股不可直视的威严。

        这皇上乃是大盛国继盛太宗之后的第二位皇帝,名为“盛慧平”,而今是他在位的第四年,即“长盛四年”。

        他稍稍抬了抬手。

        两位太监随即将锦塌两旁的床帘挽了起来,扣在两旁的玉钩上,又一位太监将一个新刷洗的痰盂摆在床沿外,继而又有两个太监抬了个比床沿高出四五寸的架子来,就架在痰盂的右旁,架子上立刻披上了几条干净的绣锦方帕,正是皇上顺手可拿之处。

        这一连串的动作井然有序,没有丝毫的错误,显然他们做这些事已经许久了。

        皇上又摆了摆手,屏退了他人。

        这偌大的房间里只剩下他和别长青,他的眼睛开始有些湿润,不由得显出一股莫大的悲哀。

        皇上看了看离自己丈许远的别金钊,道:“你终于来了。”

        他的声音竟没有半分的威严,反而有些哀戚,像是终于见到了想念许久的老朋友一般。

        的确,他们曾是举国上下都称赞颂道的好朋友,这在国家社稷中尤为少见。

        可当年别金钊的父亲镇远将军被封“留侯”后,他们举族迁往位于东南的留别城,而别金钊也因此和当时的太子慧平殿下没了来往。

        想到此事的皇上叹息了一声,又看着别金钊。

        “是,皇上。”别金钊先是躬一躬身子,再慢慢地跪下地去,行了一礼,眼眶有些湿润,却始终不敢抬头看皇上一眼。

        皇上忽然无奈地笑了两声,叹了一口气,道:“你还是在怪我。”

        当年始皇帝在位之时,硬要将别金钊的父亲镇远将军一家南派,而当年身为太子的他却不能够为自己的好兄弟却没有为他们一家说情,是以多年来,一直以为别金钊还在怪自己。

        “微臣不敢。”别金钊心下惊哀,“我”字不仅是对他最大的怪罪,还是对他最大的思念。

        他抬起眼来,热泪盈眶。

        皇上心下一惊,长呼了一口气,道:“你起身坐罢。”

        别金钊谢过皇上,坐在皇上的早已安排好的椅子上,怀里的女婴忽然咧了咧小嘴,似乎在笑。

        这幕郝然被皇上看在了眼里,不禁微微笑了出来,道:“她便是你的长孙女罢”

        “是,皇上。”别金钊面上恭敬回答,心下却略有忐忑。

        “她与二皇孙都是仲秋之日生的。”

        “谢皇上记惦,她一个平民女子不敢与二皇孙相较。”

        皇上再瞧了一眼女婴,道:“将她抱来让我抱一抱罢。”

        别金钊恭敬地起了身子,将女婴抱至皇上的面前,皇上小心翼翼地接过去,抱在怀里轻轻摇着,她倒是不哭闹,仍在熟睡中。

        皇上喜了半晌,看了看别金钊,道:“金钊,我的时日无多了。”

        “皇上”

        皇上打断别金钊的话,道:“你不必宽慰我,我不过是许久不见你,唤你过来送我最后一程罢了。”

        别金钊无语凝噎。

        “老将军已走多年了。”皇上的眼神仍然注意着怀里这张可爱的脸蛋,语气平平,却似乎隐藏着巨大的悲哀,“唉,我的父皇也走四年了。”他忽然盯着别金钊,“那留别城当真是将你留住了,当年是我阻止不了父皇。”

        别金钊连忙道:“皇上,这不怪您。”

        “能在死之前见你一面,也值了。”皇上面上凄然可见,却不愿别金钊说上一句宽慰他的话,转而又看着怀中的女婴,问道:“她的母亲是姜家三女”

        “是。”

        “虽是盗匪之家,但姜家的老家主倒也是一个骁勇的人。这姜家降了我大盛还是你的功劳,你的儿子能娶他家的女儿也是他们的造化。”皇上顿了一顿,转而道:“听说这小女娃子昨日周岁抓阄抓的是毛笔”

        “是,谢皇上替孙女安排诸事。”

        “你下去唤常侍卫来罢。”

        别金钊道了声“是”,心下微微一紧,躬身退了出去。

        皇上看了看怀中的女婴轻轻笑了一笑,又叹了叹气,伸手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挂坠拿出来。

        那是一对梅花玉坠,呈半月状,两个玉坠各有一面雕着梅花,不同的是另一面,一个雕着“卿留”字,一个雕着“承扬”字,分别唤作“月留坠”和“月扬坠”。

        皇上将那“月留坠”挂在女婴脖子上,并将玉坠藏入她的衣裳里,女婴忽然醒将过来,滴溜溜的眼睛望着皇上,也不怕生,皇上一逗她,她便蹬着小腿,奶声奶气地笑起来。

        而此时,别金钊和阮侍卫已进来了。

        皇上停了面上的逗笑,正色威严,又是那位万人敬仰的皇帝了。

        继而他吩咐了阮侍卫将笔墨懿旨拿来,拟了一道旨。

        拟旨毕,命别金钊替女婴接了旨。

        别金钊心中奇怪,只有将圣旨接了。

        “朕时日无多了,也只能够替你做这些了。”皇上的语气终于有了威严,不容置否。

        别金钊也无别的什么话可说,只是在其身边陪伴了些许时日,方打道回了南方,只说是皇上赐长孙女名为“卿留”,再不多说些什么,甚至那道圣旨都不曾出现在大家眼中。

  https://www.biqugebar.net/13_13350/536167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