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妃爱难逃柳安然龙枊翔 > 第1135章 准备

第1135章 准备


皇帝说的没错,到了第二天,东娘便到了太子府。

        此刻太子已经知晓了东娘不会走,但却没有明白东娘的来意。

        “我此番来,主要就是为了告诉你,我们要准备战争了。”东娘的话说的很简短。

        太子的神情立刻郑重了起来,看来昨天父皇的话却是,其实是在提醒他,他的感觉也是对的。

        “现在就要准备吗?”太子问。

        东娘摇了摇头,说:“不需要大规模的准备,目前我打算先从小的国家开始,那些大的国家,等秋收了以后再说。”

        太子有些不解,便问:“都说以一儆百,为什么不先从大的国家开始呢?”

        东娘笑了笑,说道:“你知道打起仗来,谁最害怕吗?并不是皇帝,也不是那些大臣,而是平民百姓,一旦发动战争,那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只有逃跑,如果都逃跑了,那田里的庄稼谁来收?小的国家,他们的粮食影响不到我们,如果现在,开始跟大一些的国家打仗,损失一季的粮食,太子你不心疼吗?”

        听东娘把话说完,太子看她的眼神,又多了一丝敬佩。

        太子心想,父皇千方百计的把他俩留下,确实是对的。

        东娘望着眼前的果盘,并没有想吃的意思,只是拿了一个枇杷,在手里玩来玩去,接着问太子:“学武堂的那帮孩子怎么样了?”

        灭秦的那一场战争,学堂的孩子们一个也没有参加,起初,太子没有想到那场战争的声势会那么浩大,以至于在秦国灭掉以后,太子着实后悔了一段时间,觉得让这帮孩子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历练机会。

        所以在以后教育起他们来,那些师傅更加刻苦。

        除了空如也的那个宝贝徒弟,也确实有一部分是拔尖的。

        太子把学武堂的情况向东娘都说了一遍。

        东娘点了点头,说:“看来真的收到效果了,这几天你就安排下去,找一些机灵的孩子,到各个国家去,只要是周边的一个也不许落下,让他们打听一些消息,以后总用得着。”

        太子答应了,说:“这件事情,我马上着人去办。”

        东娘却说:“时间虽然紧急,但是一定要交代好他们,该说的一点都不能落下。”

        太子又郑重的点了点头。

        太子想问,为何这么着急的发动战争?以前从东娘嘴里,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一层意思呀?

        看出了太子眼里的疑惑,东娘解释道:“我既然已经答应了皇帝,就要做一个遵守承诺的人,况且我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随后,东娘又说:“你肯定在疑惑,皇帝是用什么条件把我留下来的,对不对?是那一个水泉,你听说过吗?”

        太子没有想到东娘会问起泉水的这个事情,关于这个泉水,他小时候也只是听说过而已,并没有真的见到过。

        于是,太子如实回答道:“东娘,关于这个泉水,我也只是在小时候听一个僧人,对着父皇说过,并没有亲眼见过,说是这个种泉水能满足人们的愿望,是一个神泉,你要找那个神泉吗?”

        东娘点了点头。

        太子明白了,原来,父皇是用这个神泉作为条件,才把东娘留下的。

        东娘心想,但愿太子所言属实,对于皇帝口中的这个泉水,东娘也有一定的怀疑,所以,她才想在太子这里打探一下,看有没有听说过,既然太子这么说,东娘的心也就放下了一半。

        以后,天下真的要不太平了。

        第一仗,宣国。

        宣国处于徐国的东南面,面积小,人口少。

        宣国的地理面积不到原先徐国的三分之一,徐国将秦国灭了以后,宣国和徐国比起来,地理面积就更小了。

        在接到徐国的战书以后,宣国立刻就沸腾了起来。

        整个朝堂并无一点喜悦之情,而是,像热锅上的蚂蚁乱成一片。

        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宣国也是有宰相的。

        老宰相颤颤巍巍的说道:“徐国虽大,但是他这师出无名,为何平白无故的就要打我们?”

        这时候就有一个人站了出来,说:“是不是因为平日里我们没有给徐国上贡,徐国,这是在向我们要东西呀?”

        的确,多少年来,宣国虽小,但从来没有向徐国上贡。

        但多少年来,两国也是相安无事的呀。

        “看来这是来者不善,多少年来我们都没有给徐国上过贡,估计这次他们也不是为了贡品而来。”又有一个官员说道。

        “你们都先退下吧,朕有些累了,明天再商议这件事情。”宣国的皇帝突然开口说道。

        于是文武大臣都纷纷告退,大殿里只剩下了皇帝和太子二人。

        “和我到御书房来吧,我有话对你说。”皇帝的声音有些有气无力。

        太子听了,便随皇帝一起走向了御书房。

        皇帝看向太子,问道:“你怎么认为?”

        太子想了一会儿,说:“回禀父皇,儿臣认为,他们这次,就是想灭了我们。”

        皇帝看了太子一眼,示意太子继续说下去。

        只听太子继续说道:“自从徐国将秦国灭了以后,大家都知道,这个新上任的皇帝和原先的皇帝不同,他都能将秦国灭了,这个爪牙,早晚会伸向我们,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所以,进不进贡对他们来说都一样。”

        皇帝想赞许一下太子的分析能力,没想到,给太子的却是一个苦笑。

        他何尝不知,自己的国家对于徐国来说,存不存在,只是看他们的心情罢了。

        没准哪天徐国的皇帝一个不高兴,就会把他的国家给灭了。

        现在皇帝也是处于一个两难的状态,求和,自己没有资本,打仗,自己打不过人家,找大臣们商量一下吧,也只能增加自己的郁闷。

        这个时候太子说:“不如,三天以后我们就迎战吧!”

        “怎么迎?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以卵击石,宣国着是保不住了。”

        太子没有想到皇帝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回答,确实,他们没有足够的兵力来和徐国抗衡,这是一个明摆着的事实,而且对方有着最厉害的武器,那就是火药。

        多少年来,这里的百姓一直安居乐业,自给自足,所以对于战争,他们是没有多少印象的,但那些士兵们就不同了,当年听说,东娘带领着徐国的将士,只要见到秦国的士兵就一律斩杀的时候,虽然只是听说,他们的脸色都已变得苍白,个个都心惊胆战,生怕有一天,这种厄运会降临到自己的国家。

        而现在,听说带领军队的又是那个女人。

        “父皇,那我们怎么办?”太子忧心重重的问。

        还有两天的时间,徐国的大军就要打过来了,现在,他们就整齐的停在边境上。

        此时的皇帝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

        这宣国注定是要毁在他的手里了,他注定死后没有颜面去见地下的列祖列宗。

        既然已经对不起列祖列宗,他就不能再对不起黎民百姓。

        当天晚上,皇帝又见了守城的将军。

        皇帝亲自把一封信交到了将军的手中,并且自嘱咐他,明天一早,要将手里的信交给徐国的将领。

        夜半时分,三辆马车就悄悄的走出了宫门口,驶向远方。

        在马车里面坐着的,正是皇帝,皇后,还有太子。

        皇帝心想,当年秦国的皇帝是由于皇子们和大臣们都跑了,才选择自尽的,而自己将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笑柄。

        天亮以后,这个消息就会传出去,皇帝带着皇后和太子逃跑了。

        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就要听天由命了。

        人的一辈子只有一次,他不想做那个自焚皇帝有错吗?

        选择一个谁都不认识他们的地方,带着夫人和孩子,过一种平凡人的日子,又何尝不可?

        从此以后,这个世上再也没有宣国,再也没有宣国皇帝这个人了。

        第二天早晨天还没有亮,宣国的这位将军就启程了。

        当他走到边境的时候,东方刚亮起第一丝曙光。

        “我是宣国的守城将军,我们皇帝有一封信,需要我亲自呈给徐国的主帅。”这位将军不卑不亢的说道。

        就算到最后,他也要保持军人的尊严。

        东娘见了他以后,当着他的面拆开了那封信。

        看完信后,东娘问:“将军,你可知道你们皇帝给我写的这封信的内容?”

        这位将军摇了摇头,他心想,最坏的也就是要向徐国多多上贡吧,如果是那样,可就真苦了宣国的百姓,这么小的一个国家,哪有那么多的金银珠宝要奉献出来。

        东娘缓步走到了这个将军的面前,亲自把这封信交给了他。

        看完信的内容以后,这个将军跪在了地上。

        他没有想到皇帝居然是这样的决定。

        东娘轻轻地说道:“两国交战,乃是兵家常事,每个帝王都有自己的做法,我会按照他说的去做,你回去吧。”

        这位守城将军面无表情的走了出去。

        一路上他在心里想,也许,这就是最好的办法了。

  https://www.biqugebar.net/12903_12903607/2173327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