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道友记 > 第二百五十九章 路资

第二百五十九章 路资


摆摊卖杂货的小哥听徐风这样一问,知道自己没有看错,眼前几位正是小地方来的,顿时心生鄙夷,但面上依然恭敬,笑道“这位公子外地来的吧。”

        “衡水人士。”徐风说的。

        “衡水?那个衡水。”

        徐风一愣,“大夏王朝叫衡水的地方很多吗?”

        “任你五湖四海,来到王城了,当然都是大夏人,不讲究什么横水,还是竖水。”小哥笑道。

        随手一指路上往来众人,继续说道:“公子有所不知,其实这满街通衢之人,十有八九都是参加青衣试的。”

        “这么多!”李客叹道。

        “往年这么多的人,肯定都挤在郢都文渊巷,今年聚到天火峪,那是因为这次青衣试的“天地龙虎榜”要在这里点评公布。”

        “原来如此。”蒋辽恍然,“匠门真是会选地方。”

        买卖小哥连连点头,深以为然,很有郢都人士的天然优越感,好像王朝郢都,好像这美景天火峪,是自己家开的一样。

        天地龙虎榜是历次青衣试之前,对天下各路青年才俊排名情况的一个预估。

        这个榜单由匠门颁布,徽州匠门不同于一般的修行门派,它的重要业务更在于俗世中的经营。

        传闻郢都八大巷中,六十九座举世闻名的酒楼,有一半以上都是匠门的产业。

        盐、铁、茶、丝,天下四大贸易,匠门均涉足颇深。更有传闻,匠门与财力声震大陆的万象城关系密切,但这个说法,从来没有得到过确切的证实。

        所以这些经营事物,都是隐在暗处。表面看来一团和气的酒楼老板,真实身份有可能就是匠门某堂的一名执事。

        数以万计的产业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没有人能理会清楚,这些产业的实际控制人是谁,是匠门那一枝,那一堂。

        但有两项事物显露于外,一项就是匠门百器榜,对天下法器进行鉴定,品评出名次;另一项就是这个天地龙虎榜。

        “公子,二十文。”小哥笑着提醒道。

        徐风看着满街熙熙攘攘的人群,神思幽远,他本来以为能够参加青衣试的均是各州郡的青年才俊,都是拔尖的英才,所有人数应该不多,没想到,这放眼望去乌央乌央的一大片,全是来参加青衣试的,一时楞在那里。

        李客心思最为敏捷,以为自己老大被这么多竞争对手镇住了,回首看时,徐风脸上却浮现微微笑容,夹杂着激动和兴奋之色,就像看见稻田喜获丰收,磨好镰刀准备大干一场的农民。

        “别看我,付钱。”徐风说道。

        李客心中一喜,能在如此场面下仍然信息十足,看来老大在青衣试上多魁是有可能的。

        李客极不情愿的从腰里一文一文的摸出十五个大钱,又在买卖小哥期待的眼神里装回去五文。

        “十文,爱要不要!”

        “行,行行,便宜人买便宜货。今天算完倒霉。”买卖小哥一脸无奈的接过铜子,嘴上一点也不饶人。

        ……

        那个八卦香囊是红绿相间的,上面绣着三朵祥云,分别代表日月星三清至宝。

        一根细藤做的黑色长绳,从八卦的一角巧妙穿过,徐风一手把剑扛在肩上,一手掂这那根细藤,不停的甩着转圈。

        人实在太多,个别兜售灵丹灵药的摊前,几乎是挤扛不动,徐风手中那根红绿相间的八卦香囊,在他肩头左右,飞来飞去,不论人在多,就是碰不到别的人或者事物。

        “老大,你说这天火峪的龙虎榜,我们看是不看。”

        “李客,我郑重告诉你,到了郢都地界,不,从此刻开始,你不能再叫我老大。郢都乃是万城之主,天下五方杂处,我们将来要拜朝堂,参加青衣试的,叫老大不会,太土。”

        “那叫什么,就叫公子好了。”

        “好的公子。那公子我们倒地要不要观看这龙虎榜。”

        徐风手中的香囊在空中蓦然一停,说道:“当然要,白捡的热闹,怎么不看。”

        蒋辽和李客对视一眼,心中兴奋,他们也想见识见识那些天下英才。

        青衣试分为三种选择——宫、府、堂,也就是太虚宫,天策府和忠义堂。

        一般人的眼中,能进太虚宫当然不去天策府,能如天策府就不会选择忠义堂。

        因为太虚宫最难,只有修行者才有报名的资格,并且最低境界要求是天启,那些刚刚开悟,初窥大道的修行者连报名资格都没有。

        天策府重文,忠义堂重武,一文一武是朝廷和军部人才的摇篮。

        但人各有志,像一心要道军中的蒋辽,就是直奔忠义堂而来。

        徽州城里那些千世大族,文墨子弟,当然会选择天策府,好到朝中谋一个前程。

        一块硕大的木牌,如一面墙似的立在道旁,木牌颜色漆黑,在满山红叶的道旁格外醒目。斗大的字迹写明了观看龙虎榜的路线,地点,即使隔着很远,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数日按着木牌上的指示,很快来到一条山道之前。

        红叶掩映下,一条整齐的石道穿过枫林,曲折而上。从远处能够看到路上人并不多,不知为何路口却聚集了这么多人。

        大夏帝国疆域极其辽阔,天下英才聚集此处,那些少年们个个神采飞扬,信心十足,好像已经夺了青衣试魁首一样。

        来自南北各处的少年们,服饰各异,连说话的强调都各不相同,各种方言杂语充斥期间,热闹的像菜市场一般。

        有的操着软弱的徽州话,一边说一边比划,怕对方听不懂,那些南海来的子弟,好像还穿着单衣,手里握着书卷,冻得瑟瑟发抖,依然难掩脸上的幸福之色。

        “挑姑娘看曲啊,怎么这么多人。”李客不满说道,一边打头往里面挤。

        人实在是太多了,徐风神念一动,就发现人群里十有三四都是修行之辈,有几个境界似乎比自己还要高。这等鱼龙混杂之地,也不敢贸然硬闯。

        正踌躇之间,李客招呼大家,站在路口对面的一块高地上,远远的先观察里面的情况。

        此时才看到,原来路口站着两位紫衣的官吏,一脸威武的把守路口,黑压压的人群全部涌向那处,而那个通往天火峪的山道口,只有一丈多宽。

        两位官吏的两边同样竖着两块木牌,上面写着“庸才勿扰,贤能请进。”

        这简单直白的风格把一切说的很明白,想观看龙虎榜,竟然要先通过测试。

        一个文士模样的人满脸自信的走到两位官吏面前。居左的那位干瘦官吏怪眼一翻,得意洋洋的说道:“梅兰竹菊四君子。”

        那文士挠头半天,猛然看见文士官服胸口那副画,一脸欣喜连忙说道:“琴棋书画好娘子。”

        那干瘦官吏,有模有样的深处两根手指,轻捋短须,神思片刻,说道:“公子,妙,妙啊!请进。”

        那文士撅着屁股躬身一礼,迅速向瘦高官吏手里塞了点东西,然后大摇大摆的走上了山道。

        “奇葩,真他妈奇葩。”徐风心中大骇,差点笑出声来。传闻郢都诗书礼仪,万邦来朝,看眼前这官员,这书生,竟然是如此水平。

        文士刚走,一个满脸油腻,锦袍被肚子快要撑爆的胖子走到另外那名矮壮官吏面前。

        “壮士,请出拳!”那位官吏双手一抱,凌然说道。

        那胖子早被挤得汗流浃背,出气都有点困难,晃晃悠悠好像随时都要倒下。

        只见他提起肥嘟嘟的拳头,先在脑袋旁边绕了一圈,然后大喝一声,着!砸在那名矮壮官吏的胸口。

        那命官吏夸张的蹬蹬后退两步,满脸通红,骇人说道:“壮实,好拳法!”

        那名胖子颠着肥大的肚子,慌忙逃出拥挤的人群,向山道上走去,从官吏身边经过的时候,顺手有意无意的在那名官吏的袖口塞了一下。

        徐风张大了嘴巴,看着浮夸的表演,心里无数疑问奔涌而出。他暗中用神识在那矮壮官吏身上扫过,断定此人至少是金石初境,而刚才那虚汗直流的胖子,根本就是一个普通人。

        那名官吏好像发现了徐风暗中查验,满脸不屑的向着徐风所在的方向扫了一眼,好像在说:“那里来的乡巴佬,不懂规矩。”

        这种眼神,让徐风突然想起焚星楼守门的两位师兄。一想到这两位,徐风马上醒悟过来。

        郢都原来是这个规矩,连观看龙虎榜都要拿银子贿赂,以往可没有这个规矩啊。

        四人你看我,我看你,站在众人之前,不知道该进还是退。

        此时,一个游方郎中模样的老人,来到众人近前,手里举着一个丈把长的布幡,上面是简单粗暴的写着,“算命看病”四个绣金大字。

        “这位小哥,莫非不知行情。”那名老者满面皱纹,但一双小眼里确实狡黠的精光,显得洞明世事,见惯风雨。

        “这个……”徐风不知从何说起,叹了一声,干脆直接说道:“多少银子能进?”

        “不多,每位十两。”那老人一笑,伸出枯瘦的手掌,在徐风面前翻了翻。

        徐风以眼神示意众人,蒋辽点点头,意思是,值!李客却先是把头摇的拨浪鼓一样,微微一愣,又轻轻点头,显得很是痛苦。

        “便宜点,交个朋友。”徐风现学现卖。

  https://www.biqugebar.net/11_11143/1976917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