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汉末三国之强汉皇权 > 第233章 董卓崛起

第233章 董卓崛起


吕布成功夺权,带着麾下军队投了董卓。

        董卓大喜!

        “哎呀!卓今得将军,如旱苗得甘露啊!”

        降将,就要有身为降将的觉悟,不表示忠心,如何让人信任?

        吕布很有自知之明,“吕布漂零半生,只恨未逢明主,公若不弃,布愿拜为义父。”

        董卓很高兴,这吕布不愧是自己看上的人,很识时务,懂进退,当即高兴认下义子,“哈哈……我得奉先真天赐英杰也!吾儿快起!吾儿快起!”

        “义父在上,儿从此以后,跟定义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相助义父,共图大业。”

        皆大欢喜。

        两人成功完成利益交换。吕布成功融入董卓集团,董卓顺利吞并丁原遗产。

        若说不开心,那只有袁氏了。

        袁绍手中仅仅是兄弟袁术的虎贲军和自己的司隶校尉军。

        强弱已判。

        袁绍机关算计,为他人做了嫁衣。

        #

        今日,不同的时间、同样的地点,董卓再次宴请众人商讨废立之事,谁也没想到,朝廷竟被一西凉武夫把控。

        在商讨废立之前,董卓也问过李儒,河间王究竟是何意?

        李儒答曰:“河间王不表态,就是最好的回答。”

        “此言何意?”

        “主公,以我对那位的了解,洛阳所有事情他绝对全部知晓,之所以按兵不动,就是他默认我们目前所作所为。”

        董卓闻言不语,若真如李儒所说,洛阳被自己控制,也在那位掌控之中,那位所图谋的是什么?

        想不明白,董卓就不想了,先把眼前事做好。

        “诸位!今皇上暗弱,不可以奉宗庙。我将依伊尹、霍光故事,废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帝。有不从者斩!”

        与前几日不同,掌握大部分兵权的董卓,此刻硬气起来了,再也不似之前那般客气。

        这时,吕布持戟率领着甲士走进来,将所有文武大臣围了起来。之后,吕布持戟站在了董卓身边。

        凶神恶煞!

        众文武大臣慑于董卓的淫威,都敢怒不敢言。

        董卓乱政,或心怀汉室的公卿、或想着鹬蚌相争的野心家,都不止一次地写信给河间王,希望他能够率兵进入洛阳,解救大家于水火之中。

        相比于董卓,大家更愿意接受坐下来与河间王谈。

        可是,所有书信全部犹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大家摸不透、猜不着,这位存在感最强,但又显得最弱,无论洛阳如何争斗,他都不关心,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袁氏不止一次后悔提议命外兵进洛阳勤王,可当初河间王虎视眈眈,给的压力太大,现在骑虎难下,请神容易送神难。

        见众人不语,董卓心下大定,就在这时,袁绍开口了:“当今,朝廷初定,召尔等入京,以为扶佐天子,安定庶民。而你,却几次三番妄议废嫡长而立庶,岂不是蓄意谋反吗?”

        他不甘心啊!

        他谋划数年的局,就这么被眼前这个胖子摘了果子,若不与之斗争,袁氏声望就没了!

        董卓早看袁绍不顺眼了,当初利用他给十常侍压力,引得何进与他们两败俱伤,若不是自己及时赶到,这洛阳就成了他袁家的天下了!

        现在,洛阳的兵权大部分都在自己手中,只剩下袁氏兄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董卓趁着今日,就要对袁绍发难,“天下事在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

        <div  class="contentadv">        “哼!天下之事在皇帝,在诸位忠臣。你?只不过是一篡逆之辈,又待怎样?”

        比起斗嘴皮子,董卓这样的西凉武夫怎么可能是袁绍的对手?

        袁绍一句话便让自己站在大义的制高点上,将董卓比作乱臣贼子,说得他好像是个铁骨铮铮的大汉忠臣一样。

        见言语上斗不过袁绍,董卓也不再客气,愤怒地站了起来,拔出自己的宝剑,怒视着袁绍,咬牙切齿道:“尔要试试我宝剑是否锋利吗?”

        袁绍见双方已撕破脸皮,也不客气道:“我剑也未偿不利!”

        双方剑拔弩张,还是李儒站出来劝阻道:“哎!事还未定,不可妄杀呀!”

        李儒不担心袁绍,他担心的是汝南袁氏的影响力,毕竟门生故吏遍布大汉,袁绍又是预定的汝南袁氏接班人,此时若杀了袁绍,很不有利于日后掌控朝廷。

        众大臣见状,也悻然作态,劝阻二位冷静。

        袁绍放下宝剑,向众文武大臣拱手告别,然后怒视着董卓,“哼!”

        说完便甩袖离去。

        #

        袁绍手提宝剑,辞别百官而出,悬节东门,奔冀州去了。

        他走得倒是潇洒,但苦了袁隗给他擦屁股。

        董卓自然要找太傅袁隗的麻烦,“汝侄无礼,吾看汝面,姑恕之。废立之事若何?”

        袁隗现在还有的选吗?

        “太尉所见是也。”

        现在他只能暗自庆幸袁绍跑得快,希望他能聚集义军讨伐董卓,将朝廷的控制权再次收回到袁氏手中。

        看着董卓如狼似虎的样子,袁隗这么大年纪了吗,第一次觉得河间王仪表堂堂,让人如沐春风。

        董卓看向其他大臣:“敢有阻大议者,以军法从事!”

        群臣震恐,皆云一听尊命。

        见众人如此配合,董卓少有地哈哈大笑:“九月朔日,在嘉德殿,行废立大礼,文武百官务必到场。散了!”

        第一次,他感受到大权在握的美妙滋味,所有士人都臣服在他的脚下。

        董卓飘了,飘了就容易犯错,而且是致命的错误。

        董卓被忽悠后官方正式委派了一大批的士族官员,他想着与关东士族和解!

        可他不想想,若非他运气好,能有今日?

        人家关东士族集团人家当初是瞄准皇位的!是瞄准大汉的统治权的!

        怎么可能和你这半路杀出来的死胖子达成和解!

        可事情就是这么离谱,在一系列的说和与忽悠下,董卓对关东士族的态度变得友好起来,先是追授平反了当年的陈蕃、窦武那帮党锢之祸的反革命集团,恢复了陈蕃等人的爵位,开始任用他们的子孙入仕,相反他自己的人却相对比较克制,并没有安排在什么显耀的职位上。

        随后外放了一大批士族集团去关东任职,董卓想讨好袁家,将袁术扶植为袁家下一代的族长跟着他混,让跟他拔刀的袁绍在外面温水煮青蛙的自生自灭。

        比如袁绍,当初跟袁绍一块在何进府干幕僚的棋子周毖、伍琼等开始撺掇董卓。

        周毖曰:“袁绍忿忿而去,若购之急,势必为变。且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倘收豪杰以聚徒众,英雄因之而起,山东非公有也。不如赦之,拜为一郡守,则绍喜于免罪,必无患矣。”

        伍琼曰:“袁绍好谋无断,不足为虑;诚不若加之一郡守,以收民心。”

        可有件事让袁氏觉得很恶心,渤海太守被刘寒趁着皇帝还活着的时候举荐给了公孙瓒,若想任命袁绍为渤海太守,公孙瓒愿意吗?

        且不提公孙瓒是不是刘寒的人,就袁绍现在这样子,去渤海郡干嘛?送菜吗?

        冀州,中山国、河间国、渤海郡三地,其实已经被董卓默认为河间王的地盘,那些人他不敢动,他不怕洛阳的人在他背后搞小动作,他真怕河间王大军直插洛阳找自己讨个说法。

        想来想去,袁绍成为平原郡太守,封邟乡侯。

  https://www.biqugebar.net/10843_10843311/12478494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bar.net。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bar.net